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板组合式粉体输送锁风装置。由粉煤仓固定在煤仓支架上,插板阀设在粉煤仓下料管下部,螺旋铰刀称用软性钢丝绳吊挂在煤仓支架上,螺旋铰刀称之下设有与第一翻板阀下端连接的第二翻版阀,第二翻版阀固定在中间膨胀仓上,中间膨胀仓装有料位传感器,中间膨胀仓下端通过气锁旋转阀连接,气锁旋转阀与文丘里喷射器进料端相连,罗茨风机与文丘里喷射器连接构成。克服了现有设备及大型粉体输送装置所存在的密封装置不严,易返风,易漏灰导致易脉动、断吹、断火、已损毁设备、环境污染严重等缺陷。通过翻板式组合输煤控制方式,保持良好的机械密封性能,从而实现粉体输送系统有效锁风并极大地提高了输送设备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水泥、化工、环保粉体物料输送设备,尤其是各类窑炉粉煤燃烧喷吹及粉煤灰回收系统锁风装置。技术背景目前,我国冶金、水泥、化工行业粉煤燃烧喷吹及粉煤灰回收系统大多采用气力输送泵、M型F-K (水平或垂直输送)泵,该种输送方式具有输送效率高、受环境影响小、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应于低风速、大风量的工况,但缺点是设备能耗较高、对粘性物料、微细颗粒物料、有湿度要求物料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中小型窑炉多通道燃烧器粉煤输送系统影响尤为严重。一是多通道燃烧器喷煤环状出口截面积较小,风阻较大;二是锁风机构简单,锁风效果差,易返风形成气阻,导致粉煤输送不畅,由于气体产生的附加力矩不平衡,造成粉体计量称传感器不能正常接触,使得计量不准;三是管路与燃烧器内截面积不同输煤风速不一致,管路中反复出现粉煤沉积,出现高频率脉动火焰,甚至将管路完全阻塞,导致断火停吹;四是由于返风使大量细粒级粉煤溢出,车间环境极条件其恶劣;五是由于粉煤的溢出,加速了输煤设备密封装置及轴承的频繁顺坏。基于上述原因,现有中小型粉煤燃烧喷吹及粉煤灰回收系统无法保证粉煤喷吹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粉体输送锁风设施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中小窑炉粉煤燃烧喷吹及粉煤灰回收系统锁风装置。翻板组合式粉体输送锁风装置装置是由粉煤仓I固定在煤仓支架15上,粉煤仓I下部固定有下料管,插板阀2设在粉煤仓下料管下部,粉煤仓下料管下端通过螺纹装有第一软连接3,第一软连接3的下端连接下料管,螺旋铰刀称4用软性钢丝绳吊挂在煤仓支架15上,螺旋铰刀称4之下设有下料管,下料管中部装有第二软连接5,下料管通过法兰装在第一翻板阀6上,第一翻板阀6的下端通过下料管与翻版阀7连接,翻版阀7通过法兰固定在中间膨胀仓10上,中间膨胀仓10的上限料位处装有料位传感器I 11-1,中间膨胀仓10的下限料位处装有料位传感器II 11-2,中间膨胀仓10的下端通过法兰与气锁旋转阀12连接,气锁旋转阀12通过法兰与文丘里喷射器13进料端相连,罗茨风机14与文丘里喷射器13连接,排气管I 9-1由中间膨胀仓10上端通过第一排气阀8-1与翻板阀7上腔的一侧连接,翻板阀7上腔的另一侧经排气管II 9-2和第二排气阀8-2与翻板阀6上腔的一侧连接,排气管III 9-3经第三排气阀8-3与翻板阀6上腔的另一侧连接构成。有益效果本技术克服了现有设备及大型粉体输送装置所存在的密封装置不严,易返风,易漏灰导致易脉动、断吹、断火、已损毁设备、环境污染严重等缺陷。通过翻板式组合输煤控制方式,保持良好的机械密封性能,从而实现粉体输送系统有效锁风并极大地提高了输送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1翻板组合式粉体输送锁风装置结构图。I粉煤仓,2插板阀,3第一软连接,4螺旋铰刀称,5第二软连接,6第一翻板阀,7第二翻板阀,8-1第一排气阀,8-2第二排气阀,8-3第三排气阀,9-1排气管I,9_2排气管II,9-3排气管III,10中间膨胀仓,11-1料位传感器I,11_2料位传感器II,12气锁旋转阀,13文丘里喷射器,14罗茨风机,15煤仓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翻板组合式粉体输送锁风装置装置是由粉煤仓I固定在煤仓支架15上,粉煤仓I下部固定有下料管,插板阀2设在粉煤仓下料管下部,粉煤仓下料管下端通过螺纹装有第一软连接3,第一软连接3的下端连接下料管,螺旋铰刀称4通过称重传感器用软性钢丝绳吊挂在煤仓支架15上,螺旋铰刀称4之下设有下料管,下料管中部装有第二软连接5,下料管通过法兰装在第一翻板阀6上,第一翻板阀6的下端通过下料管与翻版阀7连接,翻版阀7通过法兰固定在中间膨胀仓10上,中间膨胀仓10的上限料位处装有料位传感器I 11-1,中间膨胀仓10的下限料位处装有料位传感器II 11-2,中间膨胀仓10的下端通过法兰与气锁旋转阀12连接,气锁旋转阀12通过法兰与文丘里喷射器13进料端相连,罗茨风机14与文丘里喷射器13连接,排气管I 9-1由中间膨胀仓10上端通过第一排气阀8-1与翻板阀7上腔的一侧连接,翻板阀7上腔的另一侧经排气管II 9-2和第二排气阀8-2与翻板阀6上腔的一侧连接,排气管III 9-3经第三排气阀8-3与翻板阀6上腔的另一侧连接构成。翻板组合式粉体输送锁风装置,是由粉煤仓I固定在煤仓支架15上;插板阀2设置在粉煤仓下料管上;第一软连接3和第二软连接5置于螺旋铰刀称4上下两段下料管之间;螺旋铰刀称4通过称重传感器用软性钢丝绳吊挂在煤仓支架15上;以保证螺旋铰刀称4无硬性支撑,以防其干扰计量称的准确性,通过调整螺旋铰刀称电机转速控制输煤量。第一翻板阀6上部连接于软连接5,下端通过下料管与第二翻板阀7连接;第一翻版阀6、第二翻板阀7通过自动控制交替翻转下料,并始终有一个翻版阀处于关闭状态,以确保锁风性能。第二翻板阀7通过法兰,固定在中间膨胀仓10上;排气管I 9-1由中间膨胀仓10上端通过第一排气阀8-1引至第二翻板阀7上端,膨胀气体通过第二翻板阀7上腔从上方另一侧进入排气管II 9-2至第一翻板阀6上端,再通过第一翻板阀6上端另一侧引入排气管III9-3将膨胀气体排空。以利排除下煤时仓阀内多余气体保证下煤通畅。第一排气阀8-1、第二排气阀8-2、第三排气阀8-3分别安装于排气管I 9-1、排气管II 9-2、排气管III 9-3中间,用以控制排气量平衡;料位传感器11-1、料位传感器11-2分别安装于中间膨胀仓10煤层上下限料位处,以控制煤层厚度,当粉煤加至上线时翻版阀停止下煤,当粉煤放至下线时立即下煤,保证不断煤、不返风;中间膨胀仓10下端与气锁旋转阀12法兰连接,气锁旋转阀12实行分仓机械下料,通过严格控制气锁旋转阀阀片间隙和分仓式给料实现锁风;气锁旋转阀通过法兰与文丘里喷射器13进料端相连,气锁旋转阀13采用变频控制稳定输煤,粉煤进入与文丘里喷射器13后,由罗茨风机14所喷入具有相应压力输煤风产生负压直接带入后端嗔煤管路。实施例1翻板组合式粉体输送锁风装置,是由粉煤仓I固定在煤仓支架15上;插板阀2设置在粉煤仓下料管上;第一软连接3和第二软连接5连接于螺旋铰刀称4上下两段下料管与之间;螺旋铰刀称4通过称重传感器用软性钢丝绳吊挂在煤仓支架15上;以保证螺旋铰刀称4无硬性支撑,以防其干扰计量称的准确性。通过调整螺旋铰刀称4电机转速控制输煤量。采用LS-150型螺旋铰刀计量称,将螺旋铰刀称4电机频率调整至10赫兹,螺旋铰刀为4转/分,翻板阀、气锁旋转阀、罗茨风机参数与输煤量相匹配,输煤量约为120公斤;第一翻板阀6上部连接于软连接5,下端通过下料管与第二翻板阀7连接;第一翻版阀6、第二翻板阀7通过自动控制交替翻转下料,并始终有一个翻版阀处于关闭状态,以确保锁风性能。第二翻板阀7通过法兰,固定在中间膨胀仓10上;排气管I 9-1由中间膨胀仓10上端通过第一排气阀8-1引至第二翻板阀7上端,膨胀气体通过第二翻板阀7上腔从上方另一侧进入排气管II 9-2至翻板阀6上端,再通过第一翻板阀6上端另一侧引入排气管III 9-3将膨胀气体排空。以利排除下煤时仓阀内多余气体保证下煤通畅。第一排气阀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板组合式粉体输送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粉煤仓(1)固定在煤仓支架(15)上,粉煤仓(1)下部固定有下料管,插板阀(2)设在粉煤仓下料管下部,粉煤仓下料管下端通过螺纹装有第一软连接(3),第一软连接(3)的下端连接下料管,螺旋铰刀称(4)通过称重传感器用软性钢丝绳吊挂在煤仓支架(15)上,螺旋铰刀称(4)之下设有下料管,下料管中部装有第二软连接(5),下料管通过法兰装在第一翻板阀(6)上,第一翻板阀(6)的下端通过下料管与翻版阀(7)连接,翻版阀(7)通过法兰固定在中间膨胀仓(10)上,中间膨胀仓(10)的上限料位处装有料位传感器Ⅰ(11?1),中间膨胀仓(10)的下限料位处装有料位传感器Ⅱ(11?2),中间膨胀仓(10)的下端通过法兰与气锁旋转阀(12)连接,气锁旋转阀(12)通过法兰与文丘里喷射器(13)进料端相连,罗茨风机(14)与文丘里喷射器(13)连接,排气管Ⅰ(9?1)由中间膨胀仓(10)上端通过第一排气阀(8?1)与翻板阀(7)上腔的一侧连接,翻板阀(7)上腔的另一侧经排气管Ⅱ(9?2)和第二排气阀(8?2)与翻板阀(6)上腔的一侧连接,排气管Ⅲ(9?3)经第三排气阀(8?3)与翻板阀(6)上腔的另一侧连接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板组合式粉体输送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粉煤仓(I)固定在煤仓支架 (15)上,粉煤仓(I)下部固定有下料管,插板阀(2)设在粉煤仓下料管下部,粉煤仓下料管下端通过螺纹装有第一软连接(3),第一软连接(3)的下端连接下料管,螺旋铰刀称(4)通过称重传感器用软性钢丝绳吊挂在煤仓支架(15)上,螺旋铰刀称(4)之下设有下料管,下料管中部装有第二软连接(5),下料管通过法兰装在第一翻板阀(6)上,第一翻板阀(6)的下端通过下料管与翻版阀(7)连接,翻版阀(7)通过法兰固定在中间膨胀仓(10)上,中间膨胀仓(10)的上限料位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允丛,袁凤艳,刘力勇,王学哲,池丕华,李海连,李韧,侯俊杰,刘丹丹,商雅文,马忠诚,张鸣昕,郑难忘,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昊融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