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小型热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428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小型热保护器,具有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静触片、动触点、感温双金属片;所述静触片固定设置在外壳内腔的下部;所述感温双金属片设置在静触片的上方;所述动触点焊接在感温双金属片的前端,动触点与静触片相接触;所述外壳内部还具有底座和上压板;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外壳内腔的后下方;所述静触片通过注塑固定在底座内部;所述上压板对应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感温双金属片的后端焊接固定在上压板的下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对现有的双金属片式热保护器的结构优化整改实现的,静触片直接注塑在底座内部,金属片和上压板焊接连接,并放入底座的凹陷区内压紧靠实固定,此结构简易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微小型热保护器
技术介绍
近年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微电子相关技术领 域中更是日新月异,由此电子产品已深入每个家庭及各行各业中,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热保护器被应用在电动机、取暖器、镇流器、电动工具等电器元件的过流、过热保护上,但现有的双金属片热保护器及其他热保护器体积大、使用寿命短;由于其体积大,不方便安装于狭小部位或镶嵌安装在产品上;定位不准确,对温度、电流的热效益反应不敏感,对产品过热保护不够安全、可靠。现技术热保护器行业中也有部分微型热保护器,如专利号为ZL02264721.X的微型热保护器,其双金属片与支撑件通过焊接连接,支撑件和静触片放入固定座的凹型槽内,就直接将上述组件套入外壳内,使用环氧树脂密封成型。此热保护器的内部结构部件都是活动,极其不稳定,如在套壳装配过程中发生偏斜,就会影响其温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的微小型热保护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小型热保护器,具有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静触片、动触点、感温双金属片;所述静触片固定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小型热保护器,具有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静触片(2)、动触点(3)、感温双金属片(4);所述静触片(2)固定设置在外壳(1)内腔的底部;所述感温双金属片(4)设置在静触片(2)的上方;所述动触点(3)焊接在感温双金属片(4)的前端,动触点(3)与静触片(2)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还具有底座(5)和上压板(6);所述底座(5)固定设置在外壳(1)内腔的后下方;所述静触片(2)通过注塑固定在底座(5)内部;所述上压板(6)对应设置在底座(5)上方;所述感温双金属片(4)的后端焊接固定在上压板(6)的下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小型热保护器,具有外壳(I),设置在外壳(I)内部的静触片(2)、动触点(3)、感温双金属片(4);所述静触片(2)固定设置在外壳(I)内腔的底部;所述感温双金属片(4)设置在静触片(2)的上方;所述动触点(3)焊接在感温双金属片(4)的前端,动触点(3)与静触片(2)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内部还具有底座(5)和上压板(6);所述底座(5)固定设置在外壳(I)内腔的后下方;所述静触片(2)通过注塑固定在底座(5)内部;所述上压板(6)对应设置在底座(5)上方;所述感温双金属片(4)的后端焊接固定在上压板(6)的下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光友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常宏同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