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井口防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5335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油井口防喷装置属于采油设备领域,是由阀体和阀球构成,所述的阀体为贯通的圆筒形,阀球为圆饼形且其轴向两侧均设有固定杆,在阀体内壁上部设有阀座,阀球置于阀体内部,并在阀球两侧的固定杆上分别插接在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油井口防喷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有效的防止了杆断后计量间油水倒喷情况的发生,避免了倒喷时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保证了生产安全,增加了采油过程中安全系数,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保证了工作者人身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采油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油井口防喷装置
技术介绍
油田在生产作业中,常会出现机采井光杆断掉,导致全井杆下降。井口盘根处于不密封的状态,油水因为压力变化从计量间倒流到井口,以至于油水从盘根处喷出,如果发现不及时不但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的一种采油井口防喷装置。本技术的采油井口防喷装置,是由阀体和阀球构成,所述的阀体为贯通的圆筒形,阀球为圆饼形且其轴向两侧均设有固定杆,在阀体内壁上部设有阀座,阀球置于阀体内部,并在阀球两侧的固定杆上分别插接了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阀体下部圆周外边缘设有卡沿、内部设有卡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阀体的圆周上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圆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阀体的上部外周设有密封圈,阀球圆周上设有密封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与阀体的卡合处为圆弧形。本技术采用单向阀的原理,将其安装在出油管线上,当抽油机井正常生产时由于生产压力大于管压时该装置处于打开状态,采出的液体正常输送大计量间;当发生杆断和停产时,由于计量间回压大于井口压力,油水倒流将该装置阀球顶回原位坐在阀座上,由于密封圈作用使其密封,这样防止油水从盘根盒喷出。本技术的采油井口防喷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有效的防止了杆断后计量间油水倒喷情况的发生,避免了倒喷时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保证了生产安全,增加了采油过程中安全系数,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保证了工作者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采油井口防喷装置,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采油井口防喷装置,是由阀体I和阀球2构成,所述的阀体I为贯通的圆筒形,阀体I的圆周上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圆孔9 ;阀体I下部圆周外边缘设有卡沿6、内部设有卡台7。阀球2为圆饼形且其轴向两侧均设有固定杆3,在阀体I内壁上部设有阀座8,阀球2置于阀体I内部,并在阀球2两侧的固定杆3分别插接了第一挡片4和第二挡片5。第一挡片4和第二挡片5与阀体I的卡合处为圆弧形。正常生产时,阀球处于开启状态;当发生杆断时,阀球2由于压差的作用,坐于阀座8上,关闭阀门。阀体I的上部外周设有密封圈10,阀球2圆周上设有密封环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采油井口防喷装置,是由阀体(1)和阀球(2)构成,其特征在于阀体(1)为贯通的圆筒形,阀球(2)为圆饼形且其轴向两侧均设有固定杆(3),在阀体(1)内壁上部设有阀座(8),阀球(2)置于阀体(1)内部,并在阀球(2)两侧的固定杆(3)上分别插接了第一挡片(4)和第二挡片(5)。

【技术特征摘要】
1.采油井口防喷装置,是由阀体(I)和阀球(2)构成,其特征在于阀体(I)为贯通的圆筒形,阀球(2 )为圆饼形且其轴向两侧均设有固定杆(3 ),在阀体(I)内壁上部设有阀座(8),阀球(2)置于阀体(I)内部,并在阀球(2)两侧的固定杆(3)上分别插接了第一挡片(4) 和第二挡片(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井口防喷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I)下部圆周外边缘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敬泉洪丽莉洪丽娟郭锐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开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