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720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内设有进气通道、放气通道和过气通道,该过气通道上设有与进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放气通道相连通的放气口,该进气通道与该放气通道相互平行设置,该过气通道与进气通道和放气通道相互垂直;上述本体内设有控制上述放气口导通或截止的自动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由于本体内设有控制放气口导通或截止的自动控制装置,通过此自动控制装置可自动控制放气口的导通或截止,实现了全自动控制,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放气,大大降低石油开采的人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一种放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井口处套管的放气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开采过程中一般采用套管来输送原油,该套管包括互相嵌套且同轴设置的内 管和外管,内管的中空部分用于输送原油,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用于采油区的高压气体 通过,在采油过程中,为了增加采油率,以防开采到水,必须保证内管原油的油压与外管和 内管间的气体压力保持在特定范围。由此,在油田注采井口处,采油人员需定期对内管的压 力进行放气以保证套管内压力保持在一个特定范围内;这样,在实践中,采油工作人员一般 会在井口处套管上安装一可对内管进行放气以实现泄压作用的放气装置。现有的油井套管放气装置,一般包括本体,该本体内设有进气通道、放气通道和过 气通道,该过气通道上设有与进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放气通道相连通的放气口,该 进气通道与该放气通道相互平行设置,该进气通道上安装有用于监测该进气通道内压力的 压力表,该本体上设有用于导通或截止该放气口,且控制部件伸出本体外的放气控制装置, 该放气控制装置包括阀芯和阀杆,该阀芯设于本体内并与放气口相匹配,该阀杆以可向本 体外方向移动的方式活动设于本体内,且该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均与阀杆所在的纵向相垂 直,该本体内设有沿该阀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腔室,该阀杆处于该安装腔室内,且该阀 杆的第一端与该阀芯固定连接,该阀杆的第二端端部伸出该安装腔室至本体外,该阀杆的 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该安装腔室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此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该阀杆的 第二端端部上设有操作手轮。使用时,将上述结构的油井套管放气装置安装在油井井口处 的套管上,使本体的进气通道与套管的内管相连通,并以阀芯封堵出气口为初始状态;在采 油过程中,若压力表所显示的数值超过内管所限定的压力时,采油人员需转动操作手轮,操 作手轮带动阀杆转动,利用阀杆的外螺纹与安装腔室的内螺纹的配合,阀杆可沿安装腔室 向本体外移动,阀杆的移动可带动阀芯与放气口相脱离,放气口导通,这样即可实现对内管 内的气压进行泄压。上述结构的放气装置,由于放气控制装置为手动式,则在油井井口处需专门配制 一操作人员来实时监看压力表并对内管进行放气泄压,这样无疑增加了石油开采的人工成 本。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油井套管放气装置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遂于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其可自动控制放气口的导通或 截止,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放气操作,大大降低石油开采的人工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内设 有进气通道、放气通道和过气通道,该过气通道上设有与进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放 气通道相连通的放气口,该进气通道与该放气通道相互平行设置,该过气通道与进气通道和放气通道相互垂直;上述本体内设有控制上述放气口导通或截止的自动控制装置。上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弹簧和阀塞,上述本体内设有供弹簧安装的安装腔室,上 述安装腔室与上述过气通道相互平行设置,且上述安装腔室与上述过气通道和上述放气通 道相连通,上述阀塞以可向上述安装腔室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上述放气口处,并与该放气 口相匹配,上述弹簧张紧于上述阀塞与上述安装腔室面向上述阀塞的一内壁之间。还包括有可调节上述弹簧张紧力的手动调节装置。上述手动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调节接头和调节螺帽,上述调节接头安装于上述 本体外,上述调节杆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调节接头内,且上述调节接头上设有沿上 述调节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腔室,上述安装腔室与上述调节杆所在的轴向相平行,上 述条形腔室与上述安装腔室相连通,上述调节杆的第一端伸出上述条形腔室至上述调节接 头外,上述调节杆的第二端伸出上述条形腔室外至上述安装腔室内,上述调节杆的外侧壁 上凸设有与上述条形腔室的内侧壁密封配合的限位台,上述弹簧套设于上述调节杆外,且 上述弹簧的第一端与上述阀塞固定连接,上述弹簧的第二端端面抵靠在上述限位台上,上 述调节螺帽以可沿上述调节接头移动的方式套接在上述调节接头外,上述调节螺帽上凹设 有供上述调节接头的部分部位伸入安装的凹槽,且上述调节杆的第一端处于此凹槽内,上 述调节杆的第一端端面与上述凹槽的槽底相接触,上述凹槽的内槽壁上设有内螺纹,上述 调节接头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此内螺纹相螺合的外螺纹。上述调节接头位于上述调节螺帽与上述本体之间的部位处设有套装在上述调节 接头外的,并与上述外螺纹相螺合的锁紧螺母。上述本体上安装有一取样阀接头,上述取样阀接头上安装有取样阀。上述取样阀包括阀体和阀杆,上述阀杆可移动地竖立于该阀体内,上述阀体内设 有进、出液通道和沿上述阀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过液通道,上述阀杆处于上述过液通道内, 上述阀杆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上述过液通道的内侧壁设有与此外螺纹相螺合的外螺 纹,上述进液通道与上述阀杆纵向所在的轴线相平行,上述出液通道与上述阀杆纵向所在 的轴线相垂直,上述过液通道上开设有与上述进液通道相连通的进液口和与上述出液通道 相连通的出液口,上述阀杆的第一端设有用于导通或截止上述进液口的阀芯,上述阀杆的 第二端伸出阀体外,且该端端部设有手轮。上述本体上设有与上述取样阀接头连接的连接部,上述连接部内开设有与上述进 气通道相连通的连接通道,上述取样阀接头的一端螺装于上述连接通道内,上述取样阀接 头的另一端螺装于上述进液通道内,且上述取样阀接头内开设有分别与上述进液通道和上 述连接通道相连通的取样过道,上述取样过道与上述阀杆纵向所在的轴线相平行。上述阀杆的第二端与上述阀体之间通过填料密封进行密封。上述进液通道上设有可测量上述进液通道内压力的压力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由于本体内设有控 制放气口导通或截止的自动控制装置,通过此自动控制装置可自动控制放气口的导通或截 止,实现了全自动控制,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放气,大大降低石油开采的人工成本;由于 自动控制装置上设有可调节弹簧张紧力的手动调节装置,这样通过此手动调节装置可对弹 簧张紧力进行调节,使自动控制装置可承受进气通道内的不同压力,从而可扩大放气装置 的使用范围;又由于本体上设有取样阀,使本技术的放气装置具有取样功能,从而使采油人员无需在油井井口处另安装一取样阀,节约了开采成本,功能较多样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剖示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局部剖示图;图3为图1中A-A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本体1,该本体I内设有 进气通道11、放气通道12和过气通道13,该过气通道13上设有与进气通道11相连通的进 气口和与放气通道相连通的放气口,该进气通道11与该放气通道12相互平行设置,该过气 通道13与进气通道11和放气通道12相互垂直,该本体I内设有控制放气口导通或截止的 自动控制装置。所述的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弹簧21、阀塞22和可调节弹簧21张紧力的手动调节装 置,本体I内设有供弹簧21安装的安装腔室14,安装腔室14与过气通道11相互平行设置, 且安装腔室14与过气通道13和放气通道12相连通,阀塞22以可向安装腔室14方向移动 的方式设于放气口处,并与该放气口相匹配,该阀塞22为球形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内设有进气通道、放气通道和过气通道,该过气通道上设有与进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放气通道相连通的放气口,该进气通道与该放气通道相互平行设置,该过气通道与进气通道和放气通道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内设有控制上述放气口导通或截止的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内设有进气通道、放气通道和过气通道, 该过气通道上设有与进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放气通道相连通的放气口,该进气通道与该放气通道相互平行设置,该过气通道与进气通道和放气通道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 上述本体内设有控制上述放气口导通或截止的自动控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弹簧和阀塞,上述本体内设有供弹簧安装的安装腔室,上述安装腔室与上述过气通道相互平行设置,且上述安装腔室与上述过气通道和上述放气通道相连通,上述阀塞以可向上述安装腔室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上述放气口处,并与该放气口相匹配,上述弹簧张紧于上述阀塞与上述安装腔室面向上述阀塞的一内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可调节上述弹簧张紧力的手动调节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井套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手动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调节接头和调节螺帽,上述调节接头安装于上述本体外,上述调节杆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调节接头内,且上述调节接头上设有沿上述调节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腔室,上述安装腔室与上述调节杆所在的轴向相平行,上述条形腔室与上述安装腔室相连通,上述调节杆的第一端伸出上述条形腔室至上述调节接头外,上述调节杆的第二端伸出上述条形腔室外至上述安装腔室内,上述调节杆的外侧壁上凸设有与上述条形腔室的内侧壁密封配合的限位台,上述弹簧套设于上述调节杆外,且上述弹簧的第一端与上述阀塞固定连接,上述弹簧的第二端端面抵靠在上述限位台上,上述调节螺帽以可沿上述调节接头移动的方式套接在上述调节接头外,上述调节螺帽上凹设有供上述调节接头的部分部位伸入安装的凹槽,且上述调节杆的第一端处于此凹槽内,上述调节杆的第一端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达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