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流体调节器系统的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990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21:29
用于流体调节器系统的示例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阀和第二阀,第一阀具有接收加载流体的入口和流体连通至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的出口,第二阀具有流体连通至所述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的入口和流体连通至排放口的出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一种流体调节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复位装置的导频操作的流体调节器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技术介绍
流体阀和调节器通常贯穿分布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来控制不同流体(例如,液体、气体等)的流速和/或压强。特别是,流体调节器典型地用来减小流体的压强并将压强调整到基本恒定的值。具体地,流体调节器具有典型地在较高压强下接收流体的入口,并在出口提供较低的压强。该入口压强通过限制通过孔口的流动来减小到较低的出口压强,以配合变动的下游需求。例如,与设备(例如锅炉等)的一部分相关的气体调节器可从气体分配源接收具有较高并稍微变化的压强的气体,并可将气体调整到具有适于设备安全高效的使用的较低的、基本恒定的压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流体调节器系统的复位装置,其提供自动复位或平衡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流体调节器系统的示例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阀和第二阀,第一阀具有接收加载流体的入口和流体连通至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的出口,第二阀具有流体连通至所述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的入口和流体连通至排放口的出口。其中,在正常操作中,所述第一阀允许所述加载流体流入所述流体调节器的所述加载腔,所述第二阀阻止所述加载流体在所述加载腔和所述排放口之间流动,以及在故障状态下,所述第一阀阻止所述加载流体流入所述流体调节器的所述加载腔,所述第二阀允许所述加载腔内的加载流体流入所述排放口。其中,所述流体调节器系统包括供给调节器和加载调节器,所述供给调节器接收上游流体并将供给流体提供到所述流体调节器的供给腔,以及所述加载调节器将所述加载流体经由所述第一阀提供到所述流体调节器的所述加载腔。其中,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中的每个阀包括螺线管阀。其中,还包括控制器,其引起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在各自的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控制流体流经各个第一阀和第二阀。其中,所述第一阀包括隔离阀,所述第二阀包括卸压阀。其中,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中的每个阀感应供给流体的压强和所述加载流体的压强,以在各自的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流体调节器系统的复位装置包括从导频调节器接收加载流体的加载入口和与所述加载入口流体连通的加载出口。所述加载出口将所述加载入口流体耦接至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排放口将所述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耦接到源。其中,还包括限定所述加载入口和所述加载出口的第一流体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基于至少由上游流体和下游流体所提供的第一压强差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控制流体在所述加载入口和所述加载出ロ之间流动。其中,还包括流体地耦接到所述排放口和所述加载出口的第二流体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基于至少由上游流体和下游流体提供的第二压强差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控制流体在所述加载出口和所述排放ロ之间流动。其中,还包括保持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中的每个控制装置包括螺线管阀。其中,还包括控制器,其引起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在它们各自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上游流体的压强大于第一临界值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以允许流体在所述加载入口和所述加载出ロ之间流动,并使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移动到闭合位置,以阻止流体在所述加载出口和所述排放ロ之间流动。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复位装置的壳体上的机械开关,其使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在它们各自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复位装置的壳体包括对应于所述上游流体的压强的第一视觉指示器、对应于所述下游流体的压强的第二视觉指示器、对应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位置的第三视觉指示器以及对应于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的位置的第四视觉指示器。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包括隔离阀,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包括卸压阀。其中,基于由供给流体的压强和所述加载流体的压强所提供的压强差,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在它们各自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复位装置,其用于流体调节器系统,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构件,其用于在所述流体调节器系统的第一状态中控制加载流体在导频调节器和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之间的流体流动;以及第二控制构件,其用于在所述流体调节器系统的不同于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中控制在所述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和排放ロ之间的流体流动。其中,还包括第一移动构件,其移动所述第一控制构件以控制流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流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上,允许所述加载流体流动到所述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在所述第二位置上,阻止所述加载流体流动到所述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其中,还包括第二移动构件,其移动所述第二控制构件以控制流体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流动,在所述第三位置上,阻止所述加载腔内的加载流体流经所述排放ロ,在所述第四位置上,允许所述加载腔内的加载流体流经所述排放ロ。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复位装置简化了流体调节器系统的手动复位操作,由此相比已知的流体调节器系统显著地減少了复位流体调节器系统所需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这里描述的具有复位装置的示例性流体调节器组件。图2A是图1的示例性复位装置的前视图。图2B是图1和图2A的示例性复位装置的概略视图。图3是图1、2A和2B的示例性复位装置的示例性流动导向器的结构图。图4是使用图1、2A、2B和3的示例性复位装置来实施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可用来实施这里描述的示例性方法和装置的示例性处理器系统的结构图。图6A示出了这里描述的另一示例性复位装置,其用于流体调节器系统。图6B是图6A的示例性复位装置的概略视图。图7示出了具有这里描述的复位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流体调节器系统。图8A示出了具有这里描述的另一复位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流体调节器系统。图SB示出了图8A的示例性流体调节器系统和复位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图8C示出了图8A和图8B的处于第一模式的复位装置。图8D示出了图8A和图8B的处于第二模式的复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通常,这里描述的示例性流体调节器系统在启动或复位操作中使用复位装置和方法来平衡或复位流体调节器系统。特别地,为了平衡弹性打开、导频操作的流体调节器系统,加载流体通常在启动流体调节器系统的导频系统之前从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排出。已知的流体调节器系统通常需要操作者在现场手动排放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这种已知的过程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与已知的流体调节器系统相比,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复位装置和方法提供自动复位或平衡操作。为了将复位操作自动化,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复位装置可使用电子控制的流动控制装置和/或机械的流动控制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这里描述的装置和方法使得复位操作能够相对流体调节器系统来远程地引导。可替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这里描述的复位装置和方法显著地简化了流体调节器系统的手动复位操作,由此相比已知的流体调节器系统显著地减少了复位流体调节器系统所需的时间。—般地,这里描述的示例性流体调节器系统使用导频系统来加载流体调节器。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导频系统包括用来向流体调节器的供给腔提供供给流体的第一或供给调节器和用来向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提供加载流体的第二或导频调节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位装置,其用于流体调节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第一阀,其具有流体连通至加载流体的入口和流体连通至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的出口;以及第二阀,其具有流体连通至所述流体调节器的所述加载腔的入口和流体连通至排放口的出口,其中,在正常操作中,所述第一阀允许所述加载流体流入所述流体调节器的所述加载腔,所述第二阀阻止所述加载流体在所述加载腔和所述排放口之间流动,以及在故障状态下,所述第一阀阻止所述加载流体流入所述流体调节器的所述加载腔,所述第二阀允许所述加载腔内的加载流体流入所述排放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7 US 13/275,0551.一种复位装置,其用于流体调节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 第一阀,其具有流体连通至加载流体的入口和流体连通至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的出口 ;以及 第二阀,其具有流体连通至所述流体调节器的所述加载腔的入口和流体连通至排放口的出口, 其中,在正常操作中,所述第一阀允许所述加载流体流入所述流体调节器的所述加载腔,所述第二阀阻止所述加载流体在所述加载腔和所述排放口之间流动,以及在故障状态下,所述第一阀阻止所述加载流体流入所述流体调节器的所述加载腔,所述第二阀允许所述加载腔内的加载流体流入所述排放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调节器系统包括供给调节器和加载调节器,所述供给调节器接收上游流体并将供给流体提供到所述流体调节器的供给腔,以及所述加载调节器将所述加载流体经由所述第一阀提供到所述流体调节器的所述加载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中的每个阀包括螺线管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其引起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在各自的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控制流体流经各个第一阀和第二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包括隔离阀,所述第二阀包括卸压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中的每个阀感应供给流体的压强和所述加载流体的压强,以在各自的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7.一种复位装置,其用于流体调节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 加载入口,其从导频调节器接收加载流体; 加载出口,其流体连通至所述加载入口,在所述流体调节器系统的正常操作中,所述加载出口将所述加载入口流体地耦接到流体调节器的加载腔;以及 排放口,其在所述流体调节器系统的故障状态中,将所述流体调节器的所述加载腔流体地耦接到大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定所述加载入口和所述加载出口的第一流体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体控制装置基于至少由上游流体和下游流体所提供的第一压强差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控制流体在所述加载入口和所述加载出口之间流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体地耦接到所述排放口和所述加载出口的第二流体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流体控制装置基于至少由上游流体和下游流体提供的第二压强差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控制流体在所述加载出口和所述排放口之间流动。10.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L·小格里芬D·G·罗珀D·J·舍夫勒H·J·麦金尼J·D·珠尼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过程管理调节技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