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马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761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9:40
一种风扇马达结构,包括扇框、转子、至少一磁性件及定子,该扇框具有一轴座及一容设轴座的容置空间,该转子设有一轮毂及多个环设轮毂外周侧的叶片,该磁性件设于所述叶片上,所述定子设置在扇框内侧与所述叶片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定子与磁性件的设计,借以达到提升风量及减少工时的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马达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风扇马达结构,尤指一种兼具有提升风量及节省工时的风 扇马达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产品的尺寸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而其厚度更是日益趋向薄型化,例如笔 记型电脑,所以为了满足薄型化电子产品的需求,风扇也必须朝向薄型化发展。公知一般薄型风扇主要包含一框体、一轴筒、一套设在该轴筒上的定子及一转子, 该转子与该轴筒相枢设,且该定子则容设在该转子内部;所以当在制造设计转子的轮毂时, 该轮毂的直径宽度必须大于该定子的直径宽度,才可让定子容设在该轮毂内,也因此关系 势必要牺牲掉该框体的进风口面积(亦即进风口面积缩小),进而导致进风口导入的风量 迟迟无法提升,相对的该框体的出风口排出风量同样亦无法提升。另者,现阶段公知薄型风扇为了提升风量所采取方式是提高风扇的转速来达到 的,虽可达到提升风量,但其效果不彰,且还会延伸出噪音的问题。再者,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仍无法解决让薄型风扇同时具备有更薄化及提升风量 的功效,因为改变设计将定子高度缩小,则必须减少定子的硅钢片数量,来降低薄型风扇薄 度,可是再怎么减少硅钢片数,该定子还是会有一定高度的受限的问题。然而,薄型风扇在 硅钢片数减少的情况下,导致风扇转速无法有效提高。以上所述,公知具有下列的缺点1.无法提升风量;2.薄度受限;3.增加工时。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公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 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具有提升风量及 减少工时的风扇马达结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达到薄型化的风扇马达结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减少振动及降低噪音效果的风扇马达结 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扇马达结构,包括一扇框、一转子、至少一 磁性件及一定子,其中该扇框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轴座,该轴座容设在该容置空间的中央 处;并该转子枢设在该轴座上,且其设有一轮毂及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环设在该轮毂外周侧 上,所述磁性件则设置于所述叶片上;而该定子则设置在扇框内侧与所述叶片之间,且相对 所述磁性件;通过本技术此结构的设计,得有效达到提升风量及减少噪音,进而更可达到薄型化及降低工时的效果。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扇马达结构,包括一扇框,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轴座,该轴座容设在该容置空间的中央处;一转子,与相对该轴座相枢设,且其设有一轮毂及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环设在该轮 毂的外周侧上;至少一磁性件,设于所述叶片上;及一定子,其设置在该扇框内侧与所述叶片之间,且相对所述磁性件。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该扇框设有一框体及一相对盖合该框体的盖体, 该盖体具有一连通该容置空间的第一入风侧,并该框体一侧设有一出风侧,该出风侧连通 该第一入风侧与容置空间。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该框体相对该盖体一侧设有一第二入风侧,该第 二入风侧连通该容置空间与出风侧及第一入风侧。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该定子设有一线圈组及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在 该框体内的底侧上,该线圈组绕设在该电路板上,且其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所述叶片设有一固定端及一从固定端向外延伸 的自由端,该固定端固接在相对的轮毂周侧上,该磁性件沿所述叶片的自由端连续环设构 成,且其轴向对应该线圈组相感应激磁。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所述叶片设有一固定端及一从固定端向外延伸 的自由端,该固定端固接在相对的轮毂周侧上,前述磁性件沿所述叶片的自由端非连续环 设构成,且其轴向对应该线圈组相感应激磁。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所述叶片设有一固定端、一从固定端向外延伸的 自由端,该固定端固接在相对的轮毂周侧上,该磁性件沿所述叶片的自由端与固定端之间 连续环设构成,且其轴向对应该线圈组相感应激磁。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所述叶片设有一固定端、一从固定端向外延伸的 自由端,该固定端固接在相对的轮毂周侧上,所述磁性件沿所述叶片的自由端与固定端之 间非连续环设构成,且其轴向对应该线圈组相感应激磁。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前述磁性件为一磁铁或一磁粉体。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所述磁性件一体射出成型在所述叶片上。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前述磁性件设在所述叶片的自由端上的连接方 式为黏/贴合、嵌合、卡合及夹合其中任一。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所述磁性件设在所述叶片的自由端与固定端之 间的连接方式为粘/贴合、嵌合、卡合及夹合其中任一。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该磁性件与所述叶片一体射出成型为多个磁性 叶片。本技术相较于公知具有下列的优点1.具有提升风量的效果;2.具有较佳薄型化的效果;3.具有降低振动及振动噪音;4.具有增强叶片强度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风扇马达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组合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组合剖面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风扇马达结构...1扇框· ·.10盖体· ·.101第一入风侧... 1011框体...102出风侧 . . 1021第二入风侧…1022轴座…103容置空间...105转子··.13轮毂· ·.131叶片...132固定端 . . 1321自由端 ..1322磁性件 · · 15定子· ·.16线圈组 ··161电路板…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本技术是一种风扇马达结构,请参阅图1、图2示,显示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及分解示意图;该风扇马达结构I包括一扇框10、一转子13、至少一磁性件 15及一定子16,其中该扇框10具有一容置空间105、一轴座103、一框体102及一盖体101, 该盖体101具有一连通该容置空间105的第一入风侧1011,并该框体102 —侧设有一出风 侧1021,该出风侧1021连通该第一入风侧1011与容置空间105,且该框体102相对盖合该 盖体101共同界定所述容置空间105,该容置空间105用以供容设所述转子13。另者前述轴座103容设在容置空间105的中央处,亦即该轴座103从该容置空间 105内的框体102底侧中央处轴向凸伸构成,且与相对转子13相枢设。再者前述转子13设有一轮毂131及多个叶片132,所述叶片132环设在该轮毂131 的外周侧上,且其设有一固定端1321及一从该固定端1321向外延伸的自由端1322,该固定 端1321固接在相对的轮毂131周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扇框,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轴座,该轴座容设在该容置空间的中央处;?一转子,与相对的该轴座相枢设,且其设有一轮毂及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环设在该轮毂的外周侧上;?至少一磁性件,设于所述叶片上;及?一定子,其设置在该扇框内侧与所述叶片之间,且相对所述磁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扇框,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轴座,该轴座容设在该容置空间的中央处; 一转子,与相对的该轴座相枢设,且其设有一轮毂及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环设在该轮毂的外周侧上; 至少一磁性件,设于所述叶片上 '及 一定子,其设置在该扇框内侧与所述叶片之间,且相对所述磁性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扇框设有一框体及一相对盖合该框体的盖体,该盖体具有一连通该容置空间的第一入风侧,并该框体一侧设有一出风侧,该出风侧连通该第一入风侧与容置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相对该盖体一侧设有一第二入风侧,该第二入风侧连通该容置空间与出风侧及第一入风侧。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子设有一线圈组及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在该框体内的底侧上,该线圈组绕设在该电路板上,且其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设有一固定端及一从固定端向外延伸的自由端,该固定端固接在相对的轮毂周侧上,该磁性件沿所述叶片的自由端连续环设构成,且其轴向对应该线圈组相感应激磁。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设有一固定端及一从固定端向外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柏灏张国桢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