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泵体,包括气缸、对应安装在气缸上下两侧的上轴承和下轴承、设置在气缸内的安装在压缩机转轴下端的偏心滚子;在上轴承上设置有回油通孔,在气缸上设置有贯穿气缸的回油通道,在下轴承上设置有排油出口;回油通孔、回油通道及排油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法兰位置较低的阀座凹槽内开设一个回油通孔,在气缸上设置回油通道,在下法兰的上端面设置排油出口,回油通孔、回油通道和排油出口在泵体内形成了一套回油管路,使积在阀座凹槽内的冷冻油可以及时回流到壳体下端的油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回油管路将冷冻油引回压缩机油池,可以达到降低压缩机排油量的效果,提高压缩机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泵体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上使用的压缩泵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在空调等家用电器上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通常包括外壳、定子、转子、 转轴、泵体、气液分离器、吸气管及排气管,泵体经连接管与气液分离器连通。压缩机中的泵 体起压缩作用,用于吸入和压缩制冷剂并将制冷剂输出,为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压缩机的泵 体包括气缸、偏心滚子、上轴承、下轴承、活塞。气缸安装在转子下方,位于外壳内下部,在气 缸的上端设置上法兰、下端设置下法兰,偏心滚子设置于气缸内,同时偏心滚子固定安装在 转轴下端,在转轴带动下与转子一起旋转,偏心滚子旋转时带动滑块在泵体内直线往复运 动,从而对制冷剂进行压缩。为了降低排气引发的气流噪声,在泵体的上端和下端安装有消 音罩。工作时转子在定子内部旋转,通过转轴带动泵体内的偏心滚子做偏心旋转,在偏心滚 子的偏心旋转作用下,制冷剂被吸入泵体的压缩空间中压缩,直至被压缩至压力超过临界 压力,才经过排气管输出至冷冻循环系统中。在压缩机的外壳底部有一定量的冷冻油用以润滑压缩机内的各运动部件,压缩机 内的冷冻油对压缩机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在机械压缩过程中,冷冻油起着润滑、冷却、密 封等作用,冷冻油的缺失会导致压缩机磨损增大,局部温度过高,压缩机使用寿命降低,设 置卡缸、电机烧毁等故障。空调机运行时,带油的高压气体经过消音罩凹凸部分的撞击,会 分离出部分冷冻油,冷冻油沿着消音罩的内壁流至上法兰的阀座凹槽;同时,泵体进行压缩 时,偏心滚子会将压缩腔中的部分冷冻油从上法兰的排气口推出,这也会造成冷冻油累积 于上法兰的阀座凹槽中。这两部分冷冻油汇集在位于上法兰的阀座凹槽内的排气口周围, 由于上法兰排气口温度通常高于油池温度20°C以上,阀座凹槽内的积油会重新挥发或被高 速排气气流再次带走,使泵体的排油量增加,导致压缩机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压缩机排油量,提高系统换热效果的旋转 式压缩机的泵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泵体,包括气缸、对应安装在气缸上下两侧的上轴承和 下轴承、设置在气缸内的安装在压缩机转轴下端的偏心滚子;在上轴承上设置有回油通孔, 在气缸上设置有贯穿气缸的回油通道,在下轴承上设置有排油出口 ;回油通孔、回油通道及 排油出口相连通。本技术的回油通孔、回油通道及排油出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齐。本技术的回油通孔设置于所述上轴承的阀座凹部内。本技术的回油通孔设置于气缸螺钉孔设置范围之外侧。本技术的排油出口为设置于所述下轴承上表面上的从所述下轴承外边缘向内加工的沉槽,所述沉槽的开口位于下轴承的外缘上,沉槽的一端部位于所述回油通道下方。由以上可知,本技术通过在上法兰位置较低的阀座凹槽内开设一个回油通 孔,在气缸上设置回油通道,在下法兰的上端面设置排油出口,回油通孔、回油通道和排油 出口在泵体内形成了一套回油管路,使积在阀座凹槽内的冷冻油可以及时回流到壳体下端 的油池,本技术通过回油管路将冷冻油引回压缩机油池,可以达到降低压缩机排油量 的效果,提高压缩机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法兰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的压缩泵体包括气缸1、上法兰2、下法兰3、 偏心滚子4、上消音罩5、下消音罩6。泵体安装在压缩机外壳内下部,位于转子下方。上法 兰2和下法兰3紧密安装在气缸I的上下两侧,气缸1、上法兰2、下法兰3同轴设置,上端 设置于转子内的转轴100贯穿上法兰2、气缸I和下法兰3。在气缸I内设置有偏心滚子4, 偏心滚子4固定安装在转轴100上,在转轴100的带动下与转子一起旋转。在上法兰2上 表面安装有上消音罩5,在下法兰3的底部安装有下消音罩6,消音罩用于减小高压排气时 产生的气流噪音。在上法兰2的上表面设有阀座凹槽a,在阀座凹槽a内开设有排气孔b,在阀座凹 槽a内排气孔b旁侧加工有回油通孔C。在气缸I上加工有贯穿气缸I的回油通道d,回油 通道d与回油通孔c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齐,可使回油通道d通过回油通孔c与阀座凹槽a 连通。在下法兰3的上表面加工有排油出口 e,排油出口 e位于气缸I的回油通道d下方、 在竖直方向上与回油通道d对齐,冷冻油可从阀座凹槽a流至排油出口 e处。本实施例的 排油出口 e为从下法兰3外边缘向内加工的半开放式沉槽,该沉槽一端的开口位于下法兰 3的外缘上,冷冻油可从法兰边缘的开口流出,沉槽的另一端部位于回油通道d下方。由于 阀座凹槽a相对于轴承2上表面处于低处,冷冻油会聚集于阀座凹槽a内,然后经过回油通 孔c和气缸I上的回油通道d流出阀座凹槽a,再经由排油出口 e从下法兰3排出,回流至 外壳底部的油池中,冷冻油回流后,可以避免在上法兰2上积油,也不会出现冷冻油被高速 高温气流重新带走的情况,由此直接降低泵体的排油量,提高系统换热效果,提升压缩机性 倉泛。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回油通孔c设置于气缸螺钉孔设置范围之外侧(图2、图3中 虚线A之外),如此设置可以不影响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同时也避免泵体内出现泄露。为了 更好地使积在阀座凹槽a内的冷冻油回流,回油通孔c优选设置在阀座凹槽a的最低处。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如所述回油通孔与回油通道的进口相接, 所述回油通道的出口与排油出口相接,而回油通道是位于气缸内的一条斜道或者弯曲道, 并不是如实施例中所述的三者相对齐的情况。因此,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 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泵体,包括气缸、对应安装在气缸上下两侧的上轴承和下轴承、设置在气缸内的安装在压缩机转轴下端的偏心滚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轴承上设置有回油通孔,在所述气缸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气缸的回油通道,在所述下轴承上设置有排油出口;所述回油通孔、回油通道及排油出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泵体,包括气缸、对应安装在气缸上下两侧的上轴承和下轴承、设置在气缸内的安装在压缩机转轴下端的偏心滚子;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轴承上设置有回油通孔,在所述气缸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气缸的回油通道,在所述下轴承上设置有排油出口 ;所述回油通孔、回油通道及排油出口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孔、回油通道及排油出口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少坤,陈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