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包括针槽左、右侧板,所述针槽左、右侧板之间安装有用于放置穿刺针的针槽板,所述针槽板上方设置有用于勾取针槽板内的穿刺针的取针机构,对取针机构进行翻转的钩针翻转机构以及在翻转过程中防止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滑落、翻转到位后使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掉入下一工位的防滑出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针筒和穿刺针实现自动化装配提供了一种重要机构;由自动化装配代替人工操作后,针筒和穿刺针基本上不会受到污染,保证了产品的洁净度;也不需要消耗巨大能源和生产空间,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还提高了装配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装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 构,属于医疗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注射、输液等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更加广泛的应 用于各种临床病例中。注射器、输液器作为注射、输液治疗的工具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有较大 的影响,不洁的医疗器械不仅会使药物的药效减弱,更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极大的损害病 人的健康。因此保证医疗器械的洁净度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注射器为例,注射器通常由针筒、注射杆和穿刺针三部分构成。目前在注射器的 整个制造过程中,针筒和穿刺针之间的装配是靠人工完成的。人工操作的最大缺点是容易 染上病菌,造成产品卫生要求不合格。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往往要对生产工人进行严格的消 毒处理,同时要在巨大的无菌净化车间内进行操作,需消耗巨大能源和生产空间。同时手工 操作生产效率低,尤其像注射胰岛素的注射器,其穿刺针极小,人工装配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为针筒和穿刺针实现自动化装配提供一种医 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槽左、右侧板,所述针槽左、右侧 板之间安装有用于放置穿刺针的针槽板,所述针槽板上方设置有用于勾取针槽板内的穿刺 针的取针机构,对取针机构进行翻转的钩针翻转机构以及在翻转过程中防止钩针翻转机构 内的穿刺针滑落、翻转到位后使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掉入下一工位的防滑出料机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取针机构包括左、右立柱,所述左、右立 柱均通过转轴分别连接有左、右支撑,所述左、右支撑的上端固定有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上 安装有提升气缸,所述提升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有钩针板座,所述钩针板座上安装有多个 用于从所述针槽板内勾取穿刺针的钩针板,所述钩针板上制有钩针槽。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钩针翻转机构包括铰接在工作平台上的 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气缸的活塞杆端安装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安装在所述左、右支撑 上位于所述转轴与所述气缸座之间的部位。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防滑出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左、右 支撑上的挡块,所述两挡块之间固定有护针座,所述护针座位于所述钩针板座和所述针槽 板之间,所述护针座上固定有在所述钩针翻转机构翻转的过程中用于挡住所述钩针板上的 钩针槽口的护针挡块,所述护针挡块的数量与所述钩针板的数量相等;所述护针座一端的 侧面安装有挡板气缸,所述挡板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有能沿所述护针座左右滑动的挡板 座,所述护针座的另一侧面安装有用于在所述钩针翻转机构翻转的过程中挡住所述钩针板 上的钩针槽端部、并能沿所述护针座左右滑动的挡针板,所述挡针板与所述挡板座固定,所述挡针板上制有多个在所述挡针板左右滑动过程中能与所述护针挡块之间的空隙连通的凹槽。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针槽左、右侧板之间还固定有纵向设置 的针槽挡板,所述针槽挡板上端的侧面安装有用于将所述针槽板上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区域 的针槽卡板。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还包括针槽升降机构,所述针槽升 降机构包括两端平面紧贴所述针槽左、右侧板上下滑动的所述针槽板和两端分别固定在所 述针槽左、右侧板上的升降托板,所述针槽板下表面通过螺杆座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 述升降托板螺纹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托板上固定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 轴承内设有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针槽板的下表面。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气缸座上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 承内设有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二导向轴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钩针板座上。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提升气缸的活塞杆端通过浮动接头与所 述钩针板座固定。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针槽挡板与所述针槽左、右侧板之间存 在夹角,所述夹角大小为1° 一2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为针筒和穿刺针实现自动化 装配提供了一种重要机构;由自动化装配代替人工操作后,针筒和穿刺针基本上不会受到 污染,保证了产品的洁净度;也不需要消耗巨大能源和生产空间,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而 且还提高了装配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挡针板的凹槽与护针挡块之间的空隙连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护针挡块挡住钩针板上的钩针槽口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钩针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6所示,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包括针槽左、右侧板20、20’,针槽 左、右侧板20、20’通过底座I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所述针槽左、右侧板20、20’之间安装有 用于放置穿刺针的针槽板21,所述针槽板21上方设置有用于勾取针槽板21内的穿刺针的 取针机构,和对取针机构进行翻转的钩针翻转机构以及在翻转过程中防止钩针翻转机构内 的穿刺针滑落、翻转到位后使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掉入下一工位夹具上的防滑出料机 构。其中的取针机构包括左、右立柱2、2’,所述左、右立柱2、2’均通过转轴3分别连接有左、右支撑4、4’,所述左、右支撑4、4’的上端固定有气缸座6,所述气缸座6上安装有提 升气缸9,所述提升气缸9的活塞杆端固定有钩针板座12,所述钩针板座12上安装有多个 用于从所述针槽板21内勾取穿刺针的钩针板14,所述钩针板14上制有钩针槽28,穿刺针 位于所述钩针槽28内。其中的钩针翻转机构包括铰接在工作平台上的翻转气缸30,所述翻转气缸30的 活塞杆端安装有关节轴承29,所述关节轴承29安装在所述左、右支撑4、4’上,其安装的位 置位于所述转轴3与所述气缸座6之间的部位。其中的防滑出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左、右支撑4、4’上的挡块15,所述两挡块15 之间固定有护针座16,所述护针座16位于所述钩针板座12和所述针槽板21之间,所述护 针座16上固定有护针挡块17,护针挡块17的作用是在钩针翻转机构翻转的过程中用于挡 住所述钩针板14上的钩针槽口,防止钩针槽内的穿刺针掉落。所述护针挡块17的数量与 所述钩针板14的数量相等,即一个钩针槽28对应一块护针挡块17。所述护针座16 —端的 侧面安装有挡板气缸23,所述挡板气缸23的活塞杆端固定有能沿所述护针座16左右滑动 的挡板座11,所述护针座16的另一侧面安装有挡针板18,挡针板18的作用是在钩针翻转 机构翻转的过程中用于挡住所述钩针板14上的钩针槽端部。所述挡针板18与所述挡板座 11固定,因此挡针板18在挡板气缸23的驱动下能沿护针座16左右滑动。所述挡针板18 上制有多个凹槽33,在挡针板18左右滑动过程中当其中一个凹槽33与所述护针挡块17之 间的空隙连通时,则所有的凹槽33均与护针挡块17之间的空隙——对应连通,这样钩针槽 内的穿刺针就会掉入下一工位的夹具上。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针槽左、右侧板20、20’之间还固定有纵 向设置的针槽挡板5,所述针槽挡板5上端的侧面安装有用于将所述针槽板21上的空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槽左、右侧板(20、20’),所述针槽左、右侧板(20、20’)之间安装有用于放置穿刺针的针槽板(21),所述针槽板(21)上方设置有用于勾取针槽板(21)内的穿刺针的取针机构,对取针机构进行翻转的钩针翻转机构以及在翻转过程中防止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滑落、翻转到位后使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掉入下一工位的防滑出料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槽左、右侧板(20、20’),所述针槽左、右侧板(20、20’)之间安装有用于放置穿刺针的针槽板(21),所述针槽板(21)上方设置有用于勾取针槽板(21)内的穿刺针的取针机构,对取针机构进行翻转的钩针翻转机构以及在翻转过程中防止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滑落、翻转到位后使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掉入下一工位的防滑出料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针机构包括左、右立柱(2、2’),所述左、右立柱(2、2’)均通过转轴(3)分别连接有左、右支撑(4、4’),所述左、右支撑(4、4 ’)的上端固定有气缸座(6 ),所述气缸座(6 )上安装有提升气缸(9 ),所述提升气缸(9 )的活塞杆端固定有钩针板座(12 ),所述钩针板座(12 )上安装有多个用于从所述针槽板(21)内勾取穿刺针的钩针板(14),所述钩针板(14)上制有钩针槽(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针翻转机构包括铰接在工作平台上的翻转气缸(30),所述翻转气缸(30)的活塞杆端安装有关节轴承(29),所述关节轴承(29)安装在所述左、右支撑(4、4’)上位于所述转轴(3)与所述气缸座(6)之间的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出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左、右支撑(4、4’)上的挡块(15),所述两挡块(15)之间固定有护针座(16),所述护针座(16)位于所述钩针板座(12)和所述针槽板(21)之间,所述护针座(16)上固定有在所述钩针翻转机构翻转的过程中用于挡住所述钩针板(14)上的钩针槽口的护针挡块(17),所述护针挡块(17)的数量与所述钩针板(14)的数量相等;所述护针座(16)一端的侧面安装有挡板气缸(23),所述挡板气缸(23)的活塞杆端固定有能沿所述护针座(16)左右滑动的挡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梁启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