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启明专利>正文

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352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包括针槽左、右侧板,所述针槽左、右侧板之间安装有用于放置穿刺针的针槽板,所述针槽板上方设置有用于勾取针槽板内的穿刺针的取针机构,对取针机构进行翻转的钩针翻转机构以及在翻转过程中防止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滑落、翻转到位后使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掉入下一工位的防滑出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针筒和穿刺针实现自动化装配提供了一种重要机构;由自动化装配代替人工操作后,针筒和穿刺针基本上不会受到污染,保证了产品的洁净度;也不需要消耗巨大能源和生产空间,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还提高了装配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装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 构,属于医疗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注射、输液等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更加广泛的应 用于各种临床病例中。注射器、输液器作为注射、输液治疗的工具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有较大 的影响,不洁的医疗器械不仅会使药物的药效减弱,更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极大的损害病 人的健康。因此保证医疗器械的洁净度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注射器为例,注射器通常由针筒、注射杆和穿刺针三部分构成。目前在注射器的 整个制造过程中,针筒和穿刺针之间的装配是靠人工完成的。人工操作的最大缺点是容易 染上病菌,造成产品卫生要求不合格。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往往要对生产工人进行严格的消 毒处理,同时要在巨大的无菌净化车间内进行操作,需消耗巨大能源和生产空间。同时手工 操作生产效率低,尤其像注射胰岛素的注射器,其穿刺针极小,人工装配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为针筒和穿刺针实现自动化装配提供一种医 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槽左、右侧板(20、20’),所述针槽左、右侧板(20、20’)之间安装有用于放置穿刺针的针槽板(21),所述针槽板(21)上方设置有用于勾取针槽板(21)内的穿刺针的取针机构,对取针机构进行翻转的钩针翻转机构以及在翻转过程中防止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滑落、翻转到位后使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掉入下一工位的防滑出料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槽左、右侧板(20、20’),所述针槽左、右侧板(20、20’)之间安装有用于放置穿刺针的针槽板(21),所述针槽板(21)上方设置有用于勾取针槽板(21)内的穿刺针的取针机构,对取针机构进行翻转的钩针翻转机构以及在翻转过程中防止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滑落、翻转到位后使钩针翻转机构内的穿刺针掉入下一工位的防滑出料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针机构包括左、右立柱(2、2’),所述左、右立柱(2、2’)均通过转轴(3)分别连接有左、右支撑(4、4’),所述左、右支撑(4、4 ’)的上端固定有气缸座(6 ),所述气缸座(6 )上安装有提升气缸(9 ),所述提升气缸(9 )的活塞杆端固定有钩针板座(12 ),所述钩针板座(12 )上安装有多个用于从所述针槽板(21)内勾取穿刺针的钩针板(14),所述钩针板(14)上制有钩针槽(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针翻转机构包括铰接在工作平台上的翻转气缸(30),所述翻转气缸(30)的活塞杆端安装有关节轴承(29),所述关节轴承(29)安装在所述左、右支撑(4、4’)上位于所述转轴(3)与所述气缸座(6)之间的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器械组装机的上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出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左、右支撑(4、4’)上的挡块(15),所述两挡块(15)之间固定有护针座(16),所述护针座(16)位于所述钩针板座(12)和所述针槽板(21)之间,所述护针座(16)上固定有在所述钩针翻转机构翻转的过程中用于挡住所述钩针板(14)上的钩针槽口的护针挡块(17),所述护针挡块(17)的数量与所述钩针板(14)的数量相等;所述护针座(16)一端的侧面安装有挡板气缸(23),所述挡板气缸(23)的活塞杆端固定有能沿所述护针座(16)左右滑动的挡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梁启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