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线路板的定位构造,包括有一载板、及多个弹性夹具,其中,预备要定位的线路板置于载板的表面,载板在该线路板的两相对侧处各设有至少一安装孔,分别用以安装每一弹性夹具于其中,所述弹性夹具有一本体部,该本体部面向线路板的一端有一压抵部,在其产生弹性作用时,该压抵部抵摰线路板的侧缘使形成类似夹持的作用,而令线路板获得定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路板的定位构造
本技术有关一种定位构造,用以固定线路板。
技术介绍
为配合手持行动装置的轻、薄设计,其内载的线路板大小及厚度将受到局限,使在 与电子零组件的加工接合产生一定的困难,而导致良率无法提升。线路板与电子零组件的 电性接合是通过锡炉完成,为加速生产,线路板被预先固定在一载板上,再配合自动化输送 作业通过高温的锡炉印刷锡膏,在移动的过程中,若线路板的固定不佳使位置发生偏移,势 必影响到锡膏刷印的可靠度。为此,传统定位线路板的方法是通过胶带将线路板粘固在载 板上,由于固定的效果不佳,易受外力或加工时震动的干扰。后有中国台湾M339880号专利提出一较佳改善方案,通过在载板的一侧以定位栓 固定线路板,其相对侧则设计一具有弹性的固定结构,以拉持的方式将线路板定位在载板 上;其虽然较前述的先前技术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但是,该线路板必须配合定位栓的位置 穿孔,不但增加工序,而且对位要准确也造成实施的难度,特别是线路板还要预留孔位占据 的面积,对已是小尺寸的线路板而言更是无谓的负担;再者,当载板通过锡炉时,以拉力定 位易使线路板在高温的环境下产生变形,其同样会影响到锡膏刷印的准确性,导致与电子 零组件的接合产生错误,令终端产品的良率降低,而显然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颖的线路板定位构造,通过一安 装有多个弹性夹具的载板,以夹持的方式定位线路板在该载板上,使运送该线路板到加工 制程中不易受到外力的影响或干扰而移位;特别是在经过锡炉刷印锡膏时,不会因为定位 的设计而使线路板在高温的环境下产生变形,以确实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技术的一种线路板的定位构造,包括一载板,所述线路板置于载板的表面,且载板在该线路板的两相对侧处各设有至 少一安装孔;多个弹性夹具,分别被安装于每一安装孔中,所述弹性夹具有一本体部,该本体部 面向该线路板的一端有一压抵部,在其产生弹性作用时,该压抵部抵住线路板的侧缘,形成 类似夹持的作用,而令线路板获得定位。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体部的另一端组配有一提供弹性夹具产生移动及夹持的弹 性作用的弹簧。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开设有一定位槽,定位槽用以容纳弹簧 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则外露并抵于安装孔的孔壁。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部在异于压抵部位置的另两相对侧,自其顶面及底 面各朝载板方向,以交错方式延设有多个滑块,滑块分别贴抵于载板的顶面及底面使本体 部在载板上获得支撑。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孔配合滑块的位置更向载板方向扩延有避位孔。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部的顶面更设有一朝线路板方向延伸、且凸出于压抵部的压制板,在压抵部抵制线路板时,该压制板压抵在线路板的顶面。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载板在异于安装孔位置的其它侧,更设有多个朝上方凸起的挡板,该挡板在没有设置弹性夹具的其它载板位置固定线路板。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载板的下方设有一顶销座,该顶销座上配合于每一个设有安装孔的位置处设一有顶销,顶销的端部具有一斜导面。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可产生有益的效果包括一、不必在线路板上钻孔而浪费线路板线路布局的使用面积,更可以因此而减化加工制程。二、以类似夹持的方式定位线路板,在经过高温锡炉加工时不易使线路板产生变形。三、线路板定位的效果稳定,不易受外力的影响和干扰,可以帮助加工作业的良率提升。四、线路板定位的作业方式易于配合自动化,使效率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定位构造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完成定位线路板的构造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的弹性夹具完成线路板的定位的侧视剖面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弹性夹具解除线路板的定位的侧视剖面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通过一顶销座帮助自动解除弹性夹具夹持线路板的动作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线路板I ;载板2 ;安装孔20 ;避位孔200 ;弹性夹具3 ;本体部30 ;一端 300 ;另一端301 ;压抵部31 ;弹簧32 ;一端 320 ;另一端321 ;定位槽33 ;滑块34;压制板35 ;挡板4;顶销座5 ;顶销50 ;斜导面5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的定位构造用以定位线路板I的位置,包括有 一载板2、及多个弹性夹具3。所述线路板I置于载板2的表面,且载板2在该线路板I的 两相对侧处各设有至少一安装孔20,分别用以安装每一弹性夹具3于其中;所述弹性夹具3 具有一本体部30,该本体部30面向线路板I的一端300有一压抵部31,在其产生弹性作用 时,该压抵部31抵住线路板I的侧缘使形成类似夹持的作用,而令线路板I获得定位。本 体部30的另一端301组配有一弹簧32,提供弹性夹具3产生移动及夹持的弹性作用,较佳 的组配方式是,在本体部30的另一端301开设有一定位槽33,定位槽33用以容纳弹簧32 的一端320,弹簧32的另一端321则外露并抵于安装孔20的孔壁。为了防止脱落,本体部30在异于压抵部31位置的另两相对侧,自其顶面及底面各 朝载板2方向,以交错方式延设有多个滑块34,滑块分别贴抵于载板2的顶面及底面使本体 部30在载板2上获得支撑,另外,为了方便安装弹性夹具3,该安装孔20配合滑块34的位 置更向载板2方向扩延有适当的避位孔200。为了帮助定位线路板I,在本体部30的顶面更设有一朝线路板I方向延伸、且凸出 于压抵部31的压制板35,如图2所示,在压抵部31抵制线路板I时,该压制板35压抵在线 路板I的顶面,可以防止线路板I在受到外力干扰时朝上方跳脱。另外,载板2在异于安装 孔20位置的其它侧,更设有多个朝上方凸起的挡板4,该挡板4可以辅助在没有设置弹性夹 具3的其它载板2位置固定线路板1,使定位的效果更佳。图3所示,是通过弹性夹具3将线路板I完成定位在载板2上的使用状态,借由弹 簧32的弹性作用,压抵部31可以提供适度的压制力抵住线路板I的两侧,形成类似夹持的 方式将线路板I定位在载板2上;要取出、或安装线路板I时,只要如同图4所示拨开两侧 弹性夹具3的夹持即可。图5所揭露,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例;为满足加工制程的自动化作业,在载 板2的下方预设有一顶销座5,该顶销座5上配合于每一个设有安装孔20的位置处设一有 顶销50,顶销50的端部具有一斜导面500,当要解除线路板I的定位状态时,只要将载板2 往下移位,或者将顶销座5向上顶升,通过顶销50的斜导面500与夹具3的本体部30接触, 使本体部30延着斜导面改变位置,便可使线路板I脱离弹性夹具3的夹持而取出。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 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路板的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载板,所述线路板置于载板的表面,且载板在该线路板的两相对侧处各设有至少一安装孔;多个弹性夹具,分别被安装于每一安装孔中,所述弹性夹具有一本体部,该本体部面向该线路板的一端有一压抵部,在其产生弹性作用时,该压抵部抵住线路板的侧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的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载板,所述线路板置于载板的表面,且载板在该线路板的两相对侧处各设有至少一安装孔;多个弹性夹具,分别被安装于每一安装孔中,所述弹性夹具有一本体部,该本体部面向该线路板的一端有一压抵部,在其产生弹性作用时,该压抵部抵住线路板的侧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的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本体部的另一端组配有一供弹性夹具产生移动及夹持的弹性作用的弹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的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开设有一定位槽,定位槽用以容纳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则外露并抵于安装孔的孔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的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本体部在异于压抵部位置的另两相对侧,自其顶面及底面各朝载板方向,以交错方式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兴,
申请(专利权)人:宝珑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