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医用臭氧水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254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式医用臭氧水生成装置,包括槽体(5)、循环泵(11)、臭氧水输出泵(1)和臭氧发生器(9);循环泵(11)的入口通过管道与设于槽体(5)下部的循环水出口(10)连通,其出口通过另一管道与设于槽体(5)上部的进水口(7)连通组成一水循环系统,在进水口(7)处设有提供臭氧气体进入水循环系统的臭氧发生器(9);在槽体(5)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臭氧水输出泵(1)将溶于水后的臭氧水输出进行疾病治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臭氧溶解高效,通过传感器能够实现自动补液和温控输出,自动化程度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将臭氧气体循环利用充分溶解在水中生成一定浓度的臭氧水进行治疗疾病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臭氧技术已广泛用于食品、环保、工业污染治理、供水、医疗等多种领域,尤其是在医疗领域通过高浓度臭氧水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皮肤病、肠胃病等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但是,现在用于临床医疗的臭氧水大都是臭氧气体与水一起排出的混合液,臭氧没有充分溶解在水中,达不到治疗的臭氧水浓度,影响治疗的效果,并且高浓度的臭氧气体过多在治疗时扩散会引起人体的不适,甚至给病人造成其他的身体疾病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臭氧水浓度的不足和残余臭氧气体对人体的损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水和臭氧气体的循环流动而提高臭氧的溶解浓度的疾病治疗装置,并且能够实现自动补液、尾气排放和温控输出,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循环式医用臭氧水生成装置,包括槽体5、循环泵11、臭氧水输出泵I和臭氧发生器9 ;所述循环泵11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设于槽体5下部的循环水出口 10连通,其输出口通过另一管道与设于槽体5上部的进水口 7连通组成一水循环系统,在进水口 7处设有提供臭氧气体进入水循环系统的臭氧发生器9 ;在槽体5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臭氧水输出泵I将臭氧气体溶于水后的臭氧水输出进行疾病治疗。所述槽体5的进水口 7处设有一射流器8,所述臭氧发生器9与射流器8连通。所述循环泵11的输入口还连通有补水阀12。在槽体5内壁上设有与补水阀12电连接的液位上限传感器4和液位下限传感器2。在所述槽体5的顶部设有尾气排放口 6。在所述槽体5的底部设有与臭氧水输出泵I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3。在槽体内的臭氧水和补水阀的供水通过循环泵的加压作用到射流器与臭氧发生器发出的臭氧气体混合后进入槽体,并通过循环泵的反复循环驱动,增加了臭氧气体溶解的机会,可以达到较高浓度的臭氧水,在臭氧水的浓度达到饱和后,无法继续溶解到水中的多余的臭氧气体可以通过槽体顶部的尾气排放口排出进行回收再利用。设置在槽体内壁的液位上限传感器和液位下限传感器可以控制补水阀对槽体内的水进行补充。由于臭氧的溶解度对温度要求很高,在槽体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槽体内臭氧水的温度,保证臭氧水在相对稳定的温度条件下排出,确保臭氧的溶解度达到使用标准。由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水循环系统提高臭氧的溶解和利用,并能够排出多余尾气,具有高效、安全、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_臭氧水输出泵,2-液位下限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液位上限传感器,5-槽体,6-尾气排放口,7-进水口,8-射流器,9-臭氧发生器,10-循环水出口,11-循环泵,12-补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循环式医用臭氧水生成装置包括槽体5、循环泵11、臭氧水输出泵1、补水阀12、射流器8和臭氧发生器9。循环泵11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设于槽体5下部的循环水出口 10连通,循环泵11的输出口通过另一管道与设于槽体5上部的进水口 7连通组成一水循环系统,槽体5的进水口 7连接有射流器8,臭氧发生器9与射流器8连通将臭氧气体射入水循环系统。在槽体5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臭氧水输出泵1,设于槽体5底部的温度传感器3控制臭氧水输出泵I将溶于水后的臭氧水在稳定的温度条件下输出进行疾病治疗。在槽体5的顶部设有尾气排放口 6。循环泵11的入口还连通有补水阀12连通外部水源对槽体内注水。在槽体5内壁上设有液位上限传感器4和液位下限传感器2与补水阀12电连接,实现对槽体内液位的监控并通过补水阀12进行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式医用臭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5)、循环泵(11)、臭氧水输出泵(1)和臭氧发生器(9);所述循环泵(11)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设于槽体(5)下部的循环水出口(10)连通,其输出口通过另一管道与设于槽体(5)上部的进水口(7)连通组成一水循环系统,在进水口(7)处设有提供臭氧气体进入水循环系统的臭氧发生器(9);在槽体(5)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臭氧水输出泵(1)将臭氧气体溶于水后的臭氧水输出进行疾病治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医用臭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5)、循环泵(11)、臭氧水输出泵(I)和臭氧发生器(9);所述循环泵(11)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设于槽体(5)下部的循环水出口(10)连通,其输出口通过另一管道与设于槽体(5)上部的进水口(7)连通组成一水循环系统,在进水口(7)处设有提供臭氧气体进入水循环系统的臭氧发生器(9);在槽体(5)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臭氧水输出泵(I)将臭氧气体溶于水后的臭氧水输出进行疾病治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医用臭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5)的进水口( 7 )处设有一射流器(8 ),所述臭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建云汤宏勇黄进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