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污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37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污管。该吸污管包括中轴管和吸嘴,所述中轴管一端设置有与中轴管垂直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两侧设置有相向开孔的两个排污孔,中轴管该端端面密封且端面上设置有固定螺帽,中轴管另一端端面密封且设置有与中轴管同轴的定位轴,所述吸嘴为至少4只,且所述至少为4只吸嘴分别依次等间距的分布于中轴管的四个侧面。吸嘴围绕中轴管的轴线按“上-右-下-左”的次序呈等间距旋转型排列,在吸污管的四周都有吸嘴与滤网紧密接触,在定位轴旋转时,中轴管不会发生摆动,确保了吸污的稳定性,即保证了吸嘴的吸污效果,达到彻底吸污。采用尼龙刷式吸嘴,避免了吸嘴损坏滤网的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用于过滤器的吸污管
技术介绍
自清洗过滤器是一种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精密设备。自清洗过滤器中的必要装置之一就是吸污管。污水经过粗滤网和细滤网两级过滤后,水中的污物沉积在细滤网的内侧,然后通过吸污管排出过滤器外。吸污管主要包括驱动马达、吸嘴和中轴管,驱动马达带动中轴管和吸嘴转动,细滤网内侧的污物被吸嘴吸附到中轴管中,再通过中轴管排出过滤器外。现有的吸污管上的吸嘴排列方式一般采用“上-下”型平面式排列,如图1、图2所示,在定位轴旋转时,中轴管会发生摆动,导致吸嘴与被清洗的细滤网内表面的距离忽近忽远,进而导致吸污不彻底,甚至发生吸嘴碰伤、损坏细滤网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吸污管吸污不彻底的问题,提供一种吸污管,该吸污管能有效的吸附污物,还能避免吸嘴损坏滤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吸污管,包括中轴管和与中轴管连接的吸嘴,所述中轴管一端设置有与中轴管垂直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两侧设置有相向开孔的两个排污孔,中轴管该端端面密封且端面上设置有固定螺帽,中轴管另一端端面密封且设置有与中轴管同轴的定位轴,所述吸嘴为至少4只,且所述至少为4只吸嘴分别依次等间距的分布于中轴管的四个侧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吸嘴的端面设有刷毛。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吸污管的吸嘴围绕中轴管的轴线按“上-右-下-左”的次序呈等间距旋转型排列,在吸污管的四周都有吸嘴与滤网紧密接触,在定位轴旋转时,中轴管不会发生摆动,确保了吸污的稳定性,即保证了吸嘴的吸污效果,达到彻底吸污。而且吸嘴采用尼龙刷式吸嘴,吸嘴上尼龙刷与被清洗的滤网内表面是软性紧密接触,避免了吸嘴损坏滤网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吸污管的主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吸污管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污管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污管的右视图。图中标记1_中轴管,2_吸嘴,3_驱动马达,4-固定螺帽,5-定位轴,6_尼龙刷毛,301-排污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3、图4,本实施例列举的吸污管包括中轴管I和八只吸嘴2,所述八只吸嘴2分别依次等间距的分布于所述中轴管I的四个侧面,所述等间距同时包括横向等间距和纵向等间距,即,吸嘴2围绕中轴管I的轴线按“上-右-下-左”的次序呈等间距旋转型排列,吸嘴2与中轴管I通过螺纹连接,吸嘴2的中心孔与中轴管I的中心通孔相连通;较优的,所述吸嘴2的端面设有尼龙刷毛6。中轴管I的左端设置有驱动马达3,所述驱动马达3为液压马达,驱动马达3与中轴管I垂直设置,所述驱动马达3的两侧相向地开设置有两个排污孔301,中轴管I左端端面密封且端面上设置有固定螺帽4,中轴管的右端端面密封且设置有与中轴管I同轴的定位轴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吸嘴2的数量至少为四只,但与四不成正整数倍关系,例如可以为五只,六只,只要吸嘴2围绕中轴管I的轴线按“上-右-下-左”的次序呈等间距旋转型排列即可。吸污管应用于自清洗网式过滤器上,清除滤网内侧的污物。污物通过吸嘴2吸入中轴管I内,分别从两个排污孔301排出,依靠水力对液压马达的反作用力,推动液压马达沿着定位轴5的轴线进行旋转运动,完成对滤网内侧的旋转扫描式清洗。旋转扫描式清洗时,通过外力(如熟知的水力或电动)推动固定螺母4进行直线运动。由于吸嘴2是围绕中轴管I的轴线按“上-右-下-左”的次序呈等间距旋转型排列,吸嘴2在中轴管I的四周与滤网紧密接触,在定位轴5旋转时,中轴管I不会发生摆动,即确保了吸污的稳定性,保证了吸嘴的吸污效果,达到彻底吸污。吸嘴2的端面设有刷毛,且所述刷毛为尼龙刷毛6,尼龙刷毛6与被清洗的滤网内表面是软性紧密接触,避免了吸嘴2损坏滤网的情况发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污管,包括中轴管和与中轴管连接的吸嘴,所述中轴管一端设置有与中轴管垂直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两侧设置有相向开孔的两个排污孔,中轴管该端端面密封且端面上设置有固定螺帽,中轴管另一端端面密封且设置有与中轴管同轴的定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为至少4只,且所述至少4只吸嘴分别依次等间距的分布于中轴管的四个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污管,包括中轴管和与中轴管连接的吸嘴,所述中轴管一端设置有与中轴管垂直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两侧设置有相向开孔的两个排污孔,中轴管该端端面密封且端面上设置有固定螺帽,中轴管另一端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琼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