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文梅专利>正文

一种吸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204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痰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主腔管、导管、负压气囊、负腔管、注射器接头、集液腔、测孔,其特征在于主腔管顶端通过导管连接有负压气囊,主腔管上设置有集液腔,主腔管左侧设置有负腔管,负腔管顶端设置有注射器接头,主腔管和负腔管下面设置有测孔。使用时通过注射器将化痰溶剂注入负腔管,有助于化痰,按压负压气囊加大主腔管吸液速度,主腔管上设置有集液腔,可以储存吸出的痰液,主腔管和负腔管下面设置有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缩短了吸痰时间,有效缓解了病人痛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吸痰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使用的吸痰器,多为单腔吸痰管,遇到痰液粘稠难吸时,要用空针先吸取生理盐水或化痰溶剂注入管腔,再吸痰液,需要时间比较长,容易加重病人痛苦,有一些吸痰装置位置固定或为电动式的,比较笨重,移动不便,容易延误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痰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包括主腔管、导管、负压气囊、负腔管、注射器接头、集液腔、测孔,其特征在于主腔管顶端通过导管连接有负压气囊,主腔管上设置有集液腔,主腔管左侧设置有负腔管,负腔管顶端设置有注射器接头,主腔管和负腔管下面设置有测孔。使用方法使用时通过注射器将化痰溶剂注入负腔管,有助于化痰,按压负压气囊加大主腔管吸液速度,主腔管上设置有集液腔,可以储存吸出的痰液,主腔管和负腔管下面设置有测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缩短了吸痰时间,有效缓解了病人痛苦。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腔管1、导管2、负压气囊3、负腔管4、注射器接头5、集液腔6、测孔7。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结构包括主腔管1、导管2、负压气囊3、负腔管4、注射器接头5、集液腔6、测孔7,其特征在于主腔管I顶端通过导管2连接有负压气囊3,主腔管I上设置有集液腔6,主腔管I左侧设置有负腔管4,负腔管4顶端设置有注射器接头5,主腔管I和负腔管4下面设置有测孔 7。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痰装置,包括主腔管(1)、导管(2)、负压气囊(3)、负腔管(4)、注射器接头(5)、集液腔(6)、测孔(7),其特征在于主腔管(1)顶端通过导管(2)连接有负压气囊(3),主腔管(1)上设置有集液腔(6),主腔管(1)左侧设置有负腔管(4),负腔管(4)顶端设置有注射器接头(5),主腔管(1)和负腔管(4)下面设置有测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吸痰装置,包括主腔管(I)、导管(2)、负压气囊(3)、负腔管(4)、注射器接头 (5)、集液腔¢)、测孔(7),其特征在于主腔管(I)顶端通过导管(2)连接有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梅
申请(专利权)人:胡文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