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属直管内实施钎焊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85413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金属直管内实施钎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在主流管(1)的侧壁上沿同一直线开设多个带内翻边(111)的孔(11);将分流管(2)插入孔位(11)处,在两者间的空隙内填上钎料和钎剂;再将一圆环形感应圈(3)伸进主流管(1)内并套住其孔位(11)的内翻边(111),令感应圈(3)内瞬间流通足够强度的高频电流,使钎料熔化,断电并冷却,即可将主流管(1)与分流管(2)密封焊接起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钎焊方法所使用的专用设备。所述钎焊方法和专用设备使得主流管与分流管间的焊接变得非常简单方便,且焊接质量高,焊缝密封性好,由此制成的散热器或集热管抗腐性能好、可靠、不渗漏、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母材之间的焊接方法及其专用设备,尤其涉及借助高频感应加热在金属直管内实施钎焊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复合散热器以铜管铝复合为主,铜铝复合散热器的主管为紫铜管,分流管为铜管,外覆铝合金翅片,这种铜铝复合散热器的散热铜管在用作冷水和热水管时都会发生腐蚀现象,用作热水管时腐蚀尤为严重。在水流速慢的部位,铜管会发生点腐蚀,在水流速快的地方则发生崩溃腐蚀。而如果主管和分流管均采用不锈钢管虽然可解决腐蚀的问题,但现有技术不锈钢管主流管与分流管之间的焊接通常采用氩弧焊,而且不能复合散热性能好的铝合金翅片,只能制造全不锈钢的散热器,由此使得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不佳,且氩弧焊接工艺比较困难,而且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经常造成接口处因密封不好而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焊接过程简单方便、焊接质量可靠,并且密封性好的在金属直管内实施钎焊的方法,使分流管复合铝翅片并插入主流管后能贴合主流管焊接。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钎焊方法所使用的专用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在金属直管内实施钎焊的方法,用于将多根分流管钎焊连接至一直线主流管上,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好主流管和分流管;2)在主流管的侧壁上沿平行于中心轴线的同一直线开设多个孔,并使该孔具有内翻边,内翻边的端缘可与分流管连接端处的外壁紧配合,且内翻边的弯折处与分流管外壁之间留有空隙用于填放钎料;3)将多个分流管的连接端一一压入主流管的多个孔位处,并使各分流管垂直于主流管;4)将主流管带孔位的一侧朝上,在分流管连接端外壁与主流管孔位内翻边之间的空隙内填放钎料和钎剂;5)将一圆环形感应圈伸进主流管内并上移套住主流管第一孔位的内翻边;6)令感应圈内瞬间流通足够强度的高频电流,使主流管与分流管的连接处产生涡流发热从而将钎料熔化并渗入主流管孔位内翻边与分流管连接端之间的缝隙内;断电并冷却,完成主流管与第一分流管的密封焊接;7)将感应圈下移并令其再前进一段距离,重新将感应圈上移套在主流管的下一个孔位的内翻边外,并重复步骤6);8)又重复上述步骤7)即可将多根分流管密封焊接至主流管上。当分流管的孔径比主流管上开孔的孔径大时,在步骤3)将分流管插入主流管的孔位处之前,还须先将分流管的连接端作往内缩口处理,使分流管缩口端的外壁与主流管孔位内翻边的端缘紧配合,且该内翻边的弯折处与分流管缩口端外壁之间留有空隙用以放置钎料和钎剂。为了保证焊接接触面积,所述主流管孔位内翻边的弯折处与分流管连接端外壁之间的预留空隙是0.03-0.05毫米。所述感应圈固定在一递送杆上,而该递送杆通过一传动装置控制其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所述步骤2)中,按同一间距d在主流管上开孔;所述步骤5)中,将感应圈伸入主流管内对准主流管的第一孔位,传动装置和递送杆控制感应圈上移h距离;钎焊完成后,传动装置和递送杆控制感应圈下移h距离并前进d距离后,再控制感应圈上移h距离,准备下一孔位的焊接。本专利技术的在金属直管内实施钎焊的方法所使用的专用设备,用于将多根分流管钎焊至直线主流管上开设的多个直线排列的孔位处,所述孔位具有内翻边;该专用设备包括递送杆、固定连接于递送杆前端的圆环形感应圈、与感应圈电连接的高频电源、控制递送杆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的传动装置以及控制电路;所述传动装置又包括分别控制递送杆沿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的水平传动机构和垂直传动机构,所述圆环形感应圈可伸进主流管内,且其内径大于孔位内翻边的外径;钎焊时,所述水平传动装置控制递送杆将感应圈伸入主流管内并移至某孔位正下方,垂直传动机构控制感应圈上移套在该孔位的内翻边外,高频电源令感应圈内瞬间流通足够强度的高频电流,使主流管与分流管的连接处产生涡流发热从而将钎料熔化并渗入主流管孔位内翻边与分流管连接端之间的缝隙内,断电并冷却,该孔位的钎焊完成;垂直传动机构控制感应圈下移,水平传动机构控制感应圈前移至下一孔位,如此重复即可完成多个孔位的钎焊。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包括带外螺纹的传动丝杠、控制传动丝杠转动的控制电机、与传动丝杠平行的水平导向轴、以及一侧可沿水平导向轴滑动,另一侧带有内螺纹与传动丝杠旋配的支架;所述垂直传动机构包括支撑于支架下方控制支架升降的气缸;所述递送杆固定于支架的上方。控制电机控制传动丝杠正转或反转,传动丝杠通过螺纹即可带动支架及固定于其上的递送杆沿传动丝杠和水平导向轴向前或向后平移;而所述气缸上升或下降即可带动支架及固定于其上的递送杆向上或向下平移。所述支架包括一平台、设于平台下方左右两侧的导向块和升降导向柱;左侧或右侧导向块上开有螺纹孔与传动丝杠旋配,另一侧的导向块上开有滑孔供水平导向轴穿过,两侧导向块上均开设有竖直导孔,固定于平台下方两侧的升降导向柱插入两侧竖直导孔内并可沿竖直导孔上下平移,所述气缸固定支撑于平台下方中部。由此即可通过传动装置控制支架及固定于其上的递送杆的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所述高频电源通过感应变压器与感应圈电连接,由感应变压器控制输出至感应圈的电流电压值,所述递送杆固定于该感应变压器上。该专用设备还包括一机架,待焊接的主流管及分流管置于机架的台面上,所述传动丝杠和水平导向轴的一端安装在机架的一侧,所述递送杆前端的感应圈的高度与主流管中心线的高度相当,方便焊接。为了达到较佳的钎焊效果,所述感应圈的内径比孔位内翻边的外径大4-6毫米。同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在金属直管内实施钎焊的方法和专用设备可方便快捷地将多根分流管焊接至主流管上,只需输入焊接的有关参数,整个焊接过程自动由设备完成,大大减小了人工操作和劳动量,降低了焊接成本,而且焊接质量好,接口处不渗漏;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钎焊方法和专用设备施焊制成的采暖散热器及太阳能金属集热板性能可靠,没有漏水的现象,散热和吸热性能优异,且依靠材料本身可以达到防腐的目的,延长散热器或集热板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主流管1上开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端部缩口的分流管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分流管2焊接于主流管1上的孔位11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金属直管内实施钎焊的方法所使用的专用设备的主视图;图5为所述专用设备的侧视图;图6为图4中部位I处的放大图;图7为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和专用设备制成的采暖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采暖散热器分流管2和散热翅片9的剖面图; 图9为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和专用设备制成的太阳能集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集热板的分流管2和集热翅片20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采暖散热器及太阳能集热板的主流管与分流管的焊接为例,结合各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如图7和图8所示,用本专利技术的钎焊方法和专用设备焊制成的采暖散热器主要由位于上、下方平行的两根主流管1、连接于该两根主流管1之间令其贯通的多根分流管2、以及覆盖在所述分流管2外表面的散热翅片9组成。所述主流管1和分流管2均采用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耐腐蚀性的不锈钢材料,其中主流管1可采用至少一侧面为平面的方管或半方半圆管,本实施例中采用30×30、40×40、50×50或60×60(毫米)或以上的方管,分流管2可采用管径为φ12~φ40或以上的圆管,分流管2焊接在主流管1的其中一侧面上,其与两主流管1上下接口的中心距离为300-3000毫米,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金属直管内实施钎焊的方法,用于将多根分流管(2)钎焊连接至一直线主流管(1)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好主流管(1)和分流管(2);2)在主流管(1)的侧壁上沿平行于中心轴线的同一直线开设多个孔(11 ),并使该孔(11)具有内翻边(111),内翻边(111)的端缘(112)可与分流管(2)连接端处的外壁紧配合,且内翻边(111)的弯折处(113)与分流管(2)外壁之间留有空隙用于填放钎料(10);3)将多个分流管(2)的连接端一 一压入主流管(1)的多个孔位(11)处,并使各分流管(2)垂直于主流管(1);4)将主流管(1)带孔位(11)的一侧朝上,在分流管(2)连接端外壁与主流管(1)孔位内翻边(111)之间的空隙内填放钎料和钎剂(10);5)将一 圆环形感应圈(3)伸进主流管(1)内并上移套住主流管(1)第一孔位(11)的内翻边(111);6)令感应圈(3)内瞬间流通足够强度的高频电流,使主流管(1)与分流管(2)的连接处产生涡流发热从而将钎料(10)熔化并渗入主流管(1)孔 位内翻边(111)与分流管(2)连接端之间的缝隙内;断电并冷却,完成主流管(1)与第一分流管(2)的密封焊接;7)将感应圈(3)下移并令其再前进一段距离,重新将感应圈(3)上移套在主流管(1)的下一个孔位(11)的内翻边(111)外 ,并重复步骤6);8)又重复上述步骤7)即可将多根分流管(2)密封焊接至主流管(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汉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联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