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分级机及具备该旋转式分级机的分级装置、粉碎装置及烧煤锅炉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3827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较高地维持分级性能,并且难以产生由生物物质等引起的堵塞的旋转式分级机。其特征在于,在旋转分级翅(13)的上部具有沿该旋转分级翅(13)的圆周方向隔有间隔地朝向固定部件(27)侧突出的梳齿状突出部(36),在该梳齿状突出部(36)的上端部与固定部件(27)的下表面之间设有第一间隙(42),形成在突出部(36a)和与该突出部(36a)邻接的突出部(36b)之间的第二间隙(43)与第一间隙(42)连通,利用旋转分级翅(13)的旋转,形成通过第一间隙(42)及第二间隙(43)并从梳齿状突出部(36)的径向外侧朝向内侧的气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例如生物物质单体或煤与生物物质的混合物等粉碎物分级为规定 的大小的旋转式分级机,尤其涉及能够防止粉碎物的通过、由粉碎物引起的堵塞,能提高分 级性能并进行稳定的运转的旋转式分级机。
技术介绍
生物物质因为燃料中N量少且挥发量大,因此通过与煤等化石燃料的混合燃烧或 一并燃烧,能进行低NOx、低未燃量燃烧,近年来,作为利用化石燃料燃烧锅炉的CO 2减排对 策之一,着眼于将木质生物物质作为副燃料使用的燃烧技术。现有的木质生物物质混合燃烧技术的实例尤其在欧洲或北美普遍,具有在将木质 生物物质混合投入已经设置的煤粉碎机并粉碎后,与细粉煤一起从燃烧器投入锅炉火炉内 的方法。另外,在日本国内,使用与煤相同的粉碎燃烧系统,在搬运煤的传送带上供给木质 生物物质,与煤一起混合、粉碎的方式因为成本最低,因此比较普遍。作为此时的木质生物物质,使用预先进行微粉碎并颗粒化,或者粉碎为50_左右 并切片化的木质生物物质。作为其他混合燃烧的例子,还具有单独粉碎木质生物物质并供 给、混合到细粉煤搬运线,并在火炉内混合燃烧的技术。近年来,代替木质类切片,研究了水分少、能量密度高的颗粒、煤球作为发电用燃 料的适用性。其理由在于,燃料制造费用与破坏活树相比,花费原料制造成本,但除了能较 低地抑制运输费,贮存性还优异。图22是现有的辊式立式粉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该辊式立式粉碎装置主要包括 驱动部、加压部、粉碎部及分级部。上述驱动部为从设置在辊式粉碎装置的外侧的粉碎部驱动马达I将旋转力传递 到减速机2,并将该减速机2的旋转力传递到设置在减速机2的上部的旋转台3上的组合。上述加压部通过利用设置在辊式粉碎装置的外侧的液压缸4并通过杆5将设置在 辊式粉碎装置的内部的加压机架6向下方拉,能够将粉碎负荷施加在设置在加压机架6的 下部的托架7上。上述粉碎部利用上述加压臂6及托架7支撑在旋转台3上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 置的多个粉碎辊8。粉碎辊8利用旋转台3的旋转而旋转,利用旋转台3与粉碎辊8的咬入 部粉碎从原料供给管9投入的被粉碎物10。上述分级部具备具有固定分级翅11的旋风式固定式分级器12与具有旋转分级翅 13的旋转式分级机14,在上述固定分级翅11的下端部安装有回收锥体15。如图所示,在上 述固定式分级器12的内侧配置有旋转式分级机14,具备双重的分级机构。上述旋转分级翅 13通过配置在上述原料供给管9的外周的空心状旋转轴23被分级马达24旋转驱动。从上述原料供给管9投入的例如煤等被粉碎物10落下到旋转的旋转台3的中央 部,利用伴随旋转台3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在旋转台3上描绘漩涡状的轨迹而移动到旋转台3的外周侧,通过被咬入旋转台3与在其上转动的粉碎辊8之间而被粉碎。被粉碎的被粉碎物10进一步向外周移动,与从设在旋转台3的外周的颈部16导入轧制箱( 17内的高温的一次空气等搬运用气体18合流,粉碎物一边被干燥一边向上方被吹起。从颈部16到固定式分级器12的下端的区间被称为一次分级部,被吹起的粉碎物 19受到利用重力的分级,粗粒子落下并返回粉碎部。到达分级部的细粉碎物19利用固定式分级器12与旋转式分级机14被分级为规定粒度以下的细粒子20与超过规定粒度的粗粒子21 (二次分级)。粗粒子21沿上述回收锥体15的内表面落下并再次受到粉碎,另一方面,细粒子20经过供给管22被气流搬运到例如烧煤锅炉(未图示)等供给前端。图23是该现有的辊式粉碎装置所具备的分级装置的局部放大概略结构图。如该图所示,在固定分级翅11的内侧配置有旋转分级翅13,该旋转分级翅13被夹在下侧环支撑件25与上侧环支撑件26之间,并被固定、支撑在两环支撑件25、26上。下侧环支撑件25及上侧环支撑件26隔着间隔连结在上述旋转轴23 (参照图22)的外周侧,这些旋转分级翅13、下侧环支撑件25及上侧环支撑件26与旋转轴23 —起一体地旋转。上述旋转分级翅13的平面形状呈长方形,该旋转分级翅13的宽度方向朝向旋转式分级机14 (参照图22)的旋转中心方向,并沿上述环支撑件25、26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多个。在上述上侧环支撑件26与其上的顶板27之间形成有狭窄的间隙(狭隘部28)。该狭隘部28是为了即使旋转式分级机14旋转也不与顶板27接触而设置的间隙。当狭隘部 28的高度高、即上侧环支撑件26与顶板27的间隙大时,粗粒子有可能通过而混入分级的细粒子20,因此无法使狭隘部28更高,相对于具有巨大的外径的上侧环支撑件26 (旋转分级翅13),上侧环支撑件26与顶板27的间隙(狭隘部28)设定为数微米之类严格的尺寸。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2009 / 0294333Α1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8-192066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3-1267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以往,由于生物物质即使粗也能燃烧,因此不需要利用旋转式分级机进行的精密的分级,但在与煤的混合粉碎中,由于需要煤也在锅炉内燃烧,因此生物物质也需要为与煤相应的粒度、即生物物质也由于煤而需要精密分级。为了这样进行精密分级,如上所述,顶板27 与上侧环支撑件26的间隙是重要的。 其理由在于,粗粒子21从该间隙通过,并混入分级的细粉煤20。该通过现象在上侧环支撑件26与顶板27之间,在上侧环支撑件26的上表面附近产生向上侧环支撑件26的旋转方向的流动,但向旋转式分级机14的旋转中心方向的流道是控制的,是由粗粒子21顺着向其旋转中心方向的流动从上侧环支撑件26与顶板27之间通过而引起的现象。另外,比煤比重轻的生物物质容易从粉碎部向上方被吹起,并且为纤维状,因此向 顶板27与上侧环支撑件26之间的狭隘部28折回并堵塞,存在封闭该狭隘部28,旋转式分 级机14的旋转停止之类的课题。由该生物物质引起的堵塞的问题是必须在提高生物物质 相对于煤的混杂比率之后才能解决的问题。以往,为了生物物质不堵塞顶板27与上侧环支撑件26之间的狭隘部28,只有扩大 狭隘部28。但是,当扩大狭隘部28时,煤粗粒子的通过显著地增加,无法精密分级,从粉碎 装置取出的粒子组的粒度分布不均匀,其结果,锅炉设备的燃烧性变差,NOx或UBC等增加, 存在发电效率下降之类的问题。另外,以往为了提高这种粉碎装置的分级效果,如图22或图23所示,提出了将呈 圆筒状的下降流形成部件30从顶板27的下表面垂下到固定分级翅11与旋转分级翅13之 间的结构的方案。这样,当使下降流形成部件30在固定分级翅11与旋转分级翅13之间垂下时,如 图23所示,利用从颈部16喷出的搬运用气体18从下方吹起的粉碎物(粒子组)19利用惯 性上升到顶板27附近,通过固定分级翅11与下降流形成部件30碰撞。碰撞后利用自重等成为下降流,粗粒子21以外的粒子组31在下降流形成部件30 的下端附近利用供给管22 (参照图22)侧的负压变化为朝向旋转分级翅13侧的流。但是, 下降流中的粗粒子21由于重力与向下的惯性大,因此从朝向旋转分级翅13侧的流中分离, 并沿回收锥体15落下(参照图22)。其结果,由于几乎不含有粗粒子21的粒子组31到达旋转分级翅13,因此能够提高 分级效果。然而,在利用该结构的粉碎装置混合煤与生物物质并进行粉碎(混杂)的场合,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泽孝马场彰近藤佑树竹野丰野村伸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巴布考克日立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