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充电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3702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充电实现方法,用以实现在智能移动终端的USB模块工作于主模式下时,仍然能够对智能移动终端充电。该智能移动终端,设置有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芯片的充电管脚后经一滤波电路接地;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二管脚连接至一分压电路的中间节点,所述中间节点连接至一通用输入输出GPIO管脚;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三管脚和第四管脚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得到了迅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功能也得到增强,已经不再局限于作为从属设备与主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还具有特殊应用,例如,智能移动终端还可以作为上网卡使用等。在这些特殊应用场景中,智能移动终端的USB模块是作为主设备使用的。具体地,智能移动终端的USB模块有两种工作模式主(Host)模式和从 (Peripheral)模式。当智能移动终端的USB模块工作在从模式下时,USB模块具体以下两个功能一个功能是USB模块将智能移动终端作为从设备与连接的主设备(例如个人电脑等)进行数据通信,另一个功能是USB模块通过检测各管脚的电平状态确定充电器的插或拔,以及辨别充电器的类型,实现对智能移动终端充电。当智能移动终端的USB模块工作在主模式下时,将智能移动终端作为主设备对外供电,不再检测充电器的插和拔,也不会触发启动充电功能,无法实现对智能移动终端的充电功能了。以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硬件采用高通平台的智能移动终端为例,在USB模块工作在从模式下时,USB OT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设置有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芯片的充电管脚后经一滤波电路接地;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二管脚连接至一分压电路的中间节点,所述中间节点连接至一通用输入输出GPIO管脚;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三管脚和第四管脚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移动终端,设置有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接口 ; 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芯片的充电管脚后经一滤波电路接地;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二管脚连接至一分压电路的中间节点,所述中间节点连接至一通用输入输出GPIO管脚;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三管脚和第四管脚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二管脚连接至二极管的负极,且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经第一电阻接地,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经第二电阻连接至电压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采用肖特基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采用压敏电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一管脚连接至所述电压管理芯片的充电管脚后经第三电阻接地,且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并接一电容。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脚还连接至所述USB接口中用于充电电压输入的管脚。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充电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智能移动终端的串行总线USB模块工作于主模式时,定时检测所述GPIO管脚的电平状态,其中,所述充电接口中有充电器插入时,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二管脚与第三管脚连通后接地,所述GPIO管脚为低电平;所述充电接口中没有充电器插入时,所述GPIO管脚为高电平;若根据所述GPIO管脚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充电接口中插入充电器且当前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未处于充电状态时,启动为所述智能移动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凤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