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充电机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766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机及其软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一台充电机或多台充电机的全自动软件控制法。其包括单机控制(1)和多机控制(2);所述多机控制(2)含有单机控制(1)。其主要用于给电动叉车、电动汽车、电动搬运车、电动托盘车、电动观光车、高尔夫球车、电动清浅设备及UPS不间断电源等用蓄电池充电。具有节能环保、操作简单,无人看守,充电全程自动化、降低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机安全使用,性能可靠,操作简单,多机管理的软件控制方法。属于计算机管理

技术介绍
电能是人类不可缺失的能源,但是电能在传输过程中,大量能量损耗在传输导线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一直是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存在着传输功率小,效率低,存在着大量辐射等缺点,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不断进取,逐步取代现有的导线传输。早在20世纪初期,在欧洲和美国的轿车驱动系统上,曾使用过电力驱动系统,当时的电动车已取代了昔日的马车和自行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电动汽车所具有的舒适、干 净、无噪声,污染很小等优点曾一度使人们认为这将是交通工具的一个巨大革新。但由于当时电池充电等关键技术的困扰,以及燃油车的发展,100年来电动车的开发一直受到限制。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当今世界环境、能源两大难题的日益突出,电力驱动车辆又成为汽车工业研究、开发和使用的热点。世界各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了大规模的开发电动汽车的高潮。但电动汽车的市场一直受到一些关键技术的困扰。近几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等不可再生的能源日益紧缺,以及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清洁环保的电力能源逐渐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电能大规模地进入许多领域,电动叉车、电动汽车、电动搬运车、电动托盘车、电动观光车、高尔夫球车、电动清浅设备及UPS不间断电源成为绿色环保产品进入各种消费市场,蓄电池充电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充电时间长达8-12小,蓄电池不能安装在车直接充电,需要取下更换蓄电池,浪费电能、人工通过电线把充电机和蓄电池连接在一起,然后人工直接操作一台充电机,充电过程中需要随时监控现场,导致充电场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充电时间,节省环保,智能软件管理,一人多机控制的方法,为企业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特公开了。所述软件控制方法包括单机控制I和多机控制2 ;所述多机控制2含有单机控制I ;其中,单机控制I包括复合脉冲模块101、温度自动补偿模块102、自动均充模块103、短路保护模块104、过热保护模块105、反接保护模块106、输入低压及过压保护模块107、设置模块108、故障报警模块109、测试模块110、控制面板模块111 ;所述复合脉冲模块101包括矩形脉冲1011、反向单脉冲1012、间隙脉冲1013 ;矩形脉冲作为充电电能的主要来源;反向单脉冲主要解决浓差极化及检测蓄电池内阻的变化;间隙脉冲主要解决电阻极化等。因此,多种脉冲组合的充电电流能达到最佳的去极化的效果,充电的效率大大提高,蓄电池充电的发热大大减少(即温升很低),不但使大电流充电成为可能,而且节省了充电时间和能源,也有效地延长了蓄电池的工作寿命。所述温度自动补偿模块102通过热敏电子精确采集外界和机内温度,智能调节充电电压,使电池不会欠充和过充,最大程度的减轻硫化现象,同时精确的控制调节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差,达到均衡充电。所述设置模块108包括显示区1081、按键1082、调节钮1083、无级最大输出电流模块 1084 ;所述按键1082包括电池类型键10821、均充键10822、启动/停止键10823 ;所述调节钮1083用于旋转调节电流大小;所述电池类型键10821分为开口型和密闭型;连续按下电池类型键10821时,开口型和密闭型来回循环切换; 所述故障报警模块109在出现任何故障时,指示灯亮起并长鸣;所述测试模块110实时测量的充电电压、电流、累积时间、容量信息通过显示区1081显示出来,容量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30%、60%、90%、100% ;所述设置模块108内容全部展现于所述控制面板模块111上;多机控制2包括总控机房201、CAN接口 301、充电机401 ;CAN接口 301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所述充电机401至少有I个或I个以上;所述CAN接口 301数量应大于充电机401的数量;所述总控机房201通过CAN接口对一台或多台充电机401发出指令,所述充电机401按照指令启动工作;所述充电机401工作时从电池组中采集到的信息反馈于总控机房201,确保充电全程顺利充电结束。所述充电机401与总控机房201开机并自检,确保充电机401通过CAN接口与总控机房201连接后,通信正常;所述与总控机房201检测蓄电池组与任一台充电机401的正负极是否接反,是否已经自动识别蓄电池组的类型,如果以上程序全部可以正常通信,即得蓄电池组充电过程是否异常、蓄电池组中每个单体的电压、硫化程度、充电机401内部温度、输入电压、充电时间、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充电容量信息;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确定充电模式;充电模式有初次充电、维护充电、正常充电、均衡充电;经过I 3小时的充电,在充电过程中,总控机房201实时监测如下参数信息温度变化、容量变化、时间变化、电压变化、极化程序的变化以及短路、过压、低压、过流、过热、电池连接情况;如果一切正常,将经过复合脉冲模块101中的正脉冲充电,当充电机温度大于75°C时,停止充电;负脉冲开始放电,温度降低至75°C以下,停止停电;正脉冲再次开始充电,来回循环,直至显示区1081显示电流小于3A,或电压表显示在设定电压时,即完成充电,充电机自动停止充电;1 3小时短时间内可以完成蓄电池充电,超短的充电时间,用户可以利用休息或吃饭的时间把车停到充电场即可充电,需要用车或者出去办事时,充电正好完成,不耽误用车,还有不用到充电场更换笨重的电池,甚至寿命不长的电池,方便于客户且维护客户的利益。如果充电过程中,总控机房201实时监测如下参数信息温度变化、容量变化、时间变化、电压变化、极化程序的变化以及短路、过压、低压、过流、过热、电池连接情况;如果处于非正常状态,充电机马上停止工作,指示灯亮起并长鸣。所述智能充电机401包括壳体501和控制面板模块111,所述控制面板模块111嵌于所述壳体501中上表面;控制面板模块111由显示器和按键组成;所述壳体501上还包括底脚601、手柄602、进风口 603、出风口 604、接线头605、接电口 606 ;所述手柄602位于壳体501的最上端;所述底脚601位于壳体501的最下端;所述进风口 603、出风口 604并列且紧挨位于充电机401的同一侧;所述接线头605和接电口606并列位于充电机401的同一侧;所述进风口 603和出风口 604位于接线头605和接电口 606的下面;所述接电口 606为多谐振电源,抗干扰性极强。进一步说明复合脉冲模块101 :防止新电池的硫化,去除老电池硫化,去除电磁浓差极化。·进一步说明温度自动补偿模块102 :绝对防止蓄电池过充、欠充,精确控制各单体电池电压,自动均衡充电,防止电池组失衡。进一步说明自动均充模块103 :电池组每一次充电都处于均充状态,保证蓄电池组整体寿命。进一步说明短路保护模块104 :当充电机输出发生意外短路时,充电机自动关闭输出。进一步说明过热保护模块105 :当充电机内部温度超过75°C,充电电流自动减少,散热风机自动提速加大散热,温度下降后,自动恢复机内设置并充电,或当充电机内部温度超过80°C,充电电流自动减少,超过85°C时,充电机保护性关机,温度下降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充电机及其软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控制方法包括单机控制(1)和多机控制(2);所述多机控制(2)含有单机控制(1);其中,单机控制(1)包括复合脉冲模块(101)、温度自动补偿模块(102)、自动均充模块(103)、短路保护模块(104)、过热保护模块(105)、反接保护模块(106)、输入低压及过压保护模块(107)、设置模块(108)、故障报警模块(109)、测试模块(110)、控制面板模块(111);所述复合脉冲模块(101)包括矩形脉冲(1011)、反向单脉冲(1012)、间隙脉冲(1013);所述设置模块(108)包括显示区(1081)、按键(1082)、调节钮(1083)、无级最大输出电流模块(1084);所述按键(1082)包括电池类型键(10821)、均充键(10822)、启动/停止键(10823);所述调节钮(1083)用于旋转调节电流大小;所述电池类型键(10821)分为开口型和密闭型;连续按下电池类型键(10821)时,开口型和密闭型来回循环切换;所述故障报警模块(109)在出现任何故障时,指示灯亮起并长鸣;所述测试模块(110)实时测量的充电电压、电流、累积时间、容量信息通过显示区(1081)显示出来,容量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30%、60%、90%、100%;所述设置模块(108)内容全部展现于所述控制面板模块(111)上;多机控制(2)包括总控机房(201)、CAN接口(301)、充电机(401);CAN接口(301)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所述充电机(401)至少有1个或1个以上;所述CAN接口(301)数量应大于充电机(401)的数量;所述总控机房(201)通过CAN接口对一台或多台充电机(401)发出指令,所述充电机(401)按照指令启动工作;所述充电机(401)工作时从电池组中采集到的信息反馈于总控 机房(201),确保充电全程顺利充电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火青赵慧刚许成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蒂电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