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高压芯片内部的低压电源产生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涉及模拟集成电路,特别是一种用于高压芯片内部的低压电源产生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器件的不断发展,高压芯片在诸如MEMS、汽车电子、等离子显示驱动、以及其他一些电子机械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压芯片的设计上,必然要选择具有高压器件的高压工艺,然而,由于高压器件具有尺寸大、电力能力小、工作速度慢、特性一致性差等缺点,在实际的高压芯片设计中,通常使用低压器件来构成芯片内部的运算和逻辑等基本单元。高压工艺本身既包含有高压器件,又包含有低压器件。高压器件主要起高压隔离作用,而低压器件则被用来完成信号的放大、运算、控制等核心功能。这种方法既保证了高压芯片的工作性能,又提高了芯片的集成度,降低了成本,已经成为高压芯片设计中的一种典型方式。在高压芯片设计中使用低压器件,常常需要一个低压电源为其低压器件供电,这个低压电源通常采用低漏失稳压器(Low-Dropout Regulator, LD0)来实现,LDO具有低噪声、高精度、应用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特别是在对噪声敏感的系统上。 参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压芯片内部的低压电源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VIN、输出端VREG3、第一电源电压VREF2、第二电源电压VSS、高低电平产生支路、两条电平转换支路和功率输出支路;其中:所述高低电平产生支路包括第一电阻R3、第二电阻R4、第三电阻R5、电压比较器CMP1、延迟单元DEL和第一5V低压NMOS晶体管M2;其中,第一电阻R3的上端与输入端VIN相连,下端与第二电阻R4的上端相连;第二电阻R4的下端与第三电阻R5的上端相连,第三电阻R5的下端与第二电源电压VSS相连;第一电阻R3、第二电阻R4、第三电阻R5串连且连接在输入端VIN和第二电源电压VSS之间构成分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压芯片内部的低压电源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VIN、输出端VREG3、第一电源电压VREF2、第二电源电压VSS、高低电平产生支路、两条电平转换支路和功率输出支路;其中 所述高低电平产生支路包括第一电阻R3、第二电阻R4、第三电阻R5、电压比较器CMP1、延迟单元DEL和第一 5V低压NMOS晶体管M2 ;其中,第一电阻R3的上端与输入端VIN相连,下端与第二电阻R4的上端相连;第二电阻R4的下端与第三电阻R5的上端相连,第三电阻R5的下端与第二电源电压VSS相连;第一电阻R3、第二电阻R4、第三电阻R5串连且连接在输入端VIN和第二电源电压VSS之间构成分压支路,在R3与R4的连接线上取一节点A,作为所述分压支路的电压输出端,节点A与CMPl的负端输入相连,CMPl的正端输入与第一电源电压VREF2相连,电压比较器CMPl的输出端与延迟单元DEL的输入端相连,延迟单元DEL的输出端为电平转换支路提供高低电平信号;在延迟单元DEL的输出端另引一条线与第一5V低压NMOS晶体管M2的栅极相连,M2的漏极连接到R4和R5的连线上,M2的源极连接到R5与VCC的连线上。所述两条电平转换支路包括第四电阻R6、第五电阻R7、第一 40V高压NMOS晶体管M3、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演明,贾亚飞,全思,温立民,文常保,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