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601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20:33
一种旋转电机,其能高效地对旋转电机的定子铁心等进行冷却。旋转电机具有转子(20)、定子铁心(30)及围住定子铁心(30)的定子框(40)。转子(20)具有:呈圆环状并能旋转的圆环构件(21a);固定在圆环构件21a的外周面上的多个底座(22);固定在各底座(22)上的永磁体(23);以及通风路用板材,该通风路用板材是形成有与周向间隙的外周面相对的板面的板材,在跨过周向上相邻的底座(22)的同时,从半径方向外侧覆盖周向间隙,并形成沿轴向贯穿的转子通风路(70),在下游侧形成有通风用通孔(7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安装有永磁体的转子的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旋转电机具有转子、从半径方向外侧围住上述转子的定子铁心以及对上述定子铁 心进行收容的定子框。转子绕规定的轴(旋转中心轴)旋转。在转子中,例如存在安装有永磁体的转子。 这种转子在圆环状构件的外周上固定有底座,并将永磁体固定在该底座上。在转子及定子 上形成有用于对它们进行冷却的通风路(例如专利文献I)。定子具有定子铁心及定子绕组等。在定子铁心上形成有用于对定子铁心进行冷却 的通风路。通过使冷却用空气在上述通风路中流动,就可对定子铁心进行冷却。在上述通 风路中,空气沿旋转中心轴所延伸的方向这一个方向流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 - 142735号公报在通风路中,具有沿轴向流动的轴向流路和沿半径方向流动的半径方向流路。轴 向流路除了形成在定子铁心上之外,还包括在转子与定子铁心之间形成的空隙。在上述空隙中流动的空气有沿轴向流动的空气和沿半径方向流动的空气。由于半 径方向流路的流路截面积比空隙的流路截面积大,因此,在轴向的上游侧,流入半径方向流 路的空气增多。因此,有时在轴向流路的各个轴向位置上,空气流量是不同的。若流路分布不同, 则可分为能有效进行冷却的部位和效率低的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高效地对定子铁心等进行冷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具有转子,该转子绕规定的轴自由旋转;定 子铁心,该定子铁心从半径方向外侧围住上述转子;以及定子框,该定子框构成为从半径方 向外侧围住上述定子铁心,其特征是,上述转子具有圆环构件,该圆环构件呈以从半径方 向外侧围住上述轴的方式配置的圆环状,并能同轴地绕上述轴旋转;多个底座,这些底座均 沿轴向延伸,并以彼此形成周向间隙的方式固定在上述圆环构件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外周面 上;多个永磁体,这些永磁体分别固定在上述各底座的半径方向外侧;以及通风路用板材, 该通风路用板材是形成有与上述周向间隙的上述外周面相对的板面的板材,在跨过周向上 相邻的上述底座的同时,从半径方向外侧覆盖上述周向间隙,并形成沿轴向贯穿的通风路, 在上述板面上至少形成有一个通孔,对于上述通孔相对于上述板面的表面积的开口面积, 在上述通风路中流动的空气的下游侧的开口面积比空气的上游侧的开口面积大。根据本专利技术,能高效地对定子铁心等进行冷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示意局部主剖视图,其表示旋转中心的 上侧半个部分。图2是局部表示图1的II — II向视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III部的放大侧视图。图4是局部表示图1的IV — IV向视的俯视图。图5是局部表示图1的V — V向视的侧视图。图6是局部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示意局部俯视图,其是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相对应的图。图7是局部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示意局部俯视图,其是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相对应的图。图8是局部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示意局部俯视图,其是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相对应的图。(符号说明)I旋转中心轴10轴构件20 转子21a圆环构件21b支承构件22 底座22a 座面22b固定槽23永磁体28通风路用板材30定子铁心31钢板组33 钢板34内侧槽35外侧槽37定子绕组38 管道板(duct plate)40定子框61轴向通风路61a 空隙62半径方向通风路70转子通风路71通风用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图1 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示意 局部主剖视图,其表示旋转中心的上侧半个部分。图2是局部表示图1的II 一 II向视的 侧视图。图3是图2的III部的放大侧视图。图4是局部表不图1的IV — IV向视的俯视图。图5是局部表不图1的V — V向 视的侧视图。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结构进行说明。旋转电机具有绕旋转中心轴I旋转的转子20、供该转子20安装的轴构件10、定子 铁心30及对这些构件进行收容的定子框40 (图1)。轴构件10被未图示的轴承支承成能旋转,并同轴地绕旋转中心轴I旋转。转子20整体呈圆环状,并围住轴构件10。定子铁心30为圆环状,在转子20的半 径方向外侧隔着规定的半径方向间隔(空隙61a)而从半径方向外侧围住转子20。以下对转子20及定子铁心30各自的结构等进行说明。首先,对转子20进行说明。转子20具有圆环构件2la、多个支承构件2lb、多个底座22、多个永磁体23及多个 通风路用板材28。支承构件21b在轴构件10的四个轴向位置上分别固定有多个,并能与轴构件10 一起旋转。固定在各轴向位置上的支承构件21b从各自的轴向位置呈放射状地延伸至圆环 构件21a的内周面,并对圆环构件21a进行支承。圆环构件21a是受到支承构件21b支承而能自由旋转,并从半径方向外侧围住轴 构件10的圆环状构件。在圆环构件21a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图2、图3的左右方向)排列有多个底座22。 上述底座22排列成彼此形成周向间隙。上述周向间隙形成后述转子通风路70 (图2、图3)。各底座22是形成轴向较长的长方形的板状构件,其在半径方向外侧形成有座面 22a。永磁体23通过粘接而安装在各座面22a上。在各底座22的面向周向的部位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固定槽22b。在固定槽22b 中嵌入通风路用板构件。通风路用板材28是大致长方形的板材,其长边侧被嵌入固定槽22b。此时,通风路 用板材28的各长边侧以将周向上相邻的底座连接的方式从半径方向外侧覆盖周向间隙。 即,通风路用板材28的长方形的板面配置成与周向间隙的外周面相对。藉此,周向间隙由圆环构件21a的外周面、相邻的底座22及通风路用板材28围 起。由上述构件围起的周向间隙形成有能使空气沿轴向流通的转子通风路70。在通风路用板材28的靠下游侧(图1及图4的左侧)处形成有轴向较长的大致 长方形的通风用通孔71。利用上述通风用通孔71,就能使在转子通风路70中流动的空气 流出空隙61a。接着,对定子铁心30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定子铁心30是以从半径方向外侧围住转子20的方式构成而整体呈圆 环状的构件。定子铁心30的内周面以与转子20的外周面(半径方向外侧)隔着规定的半径方向间隔(空隙61a)的方式配置。上述空隙61a是后述的轴向通风路61中的一个。上述定子铁心30具有六个钢板组31、五个管道板38。虽未详细图示,但钢板组31在轴向上层叠有多个钢板33。钢板33呈在中央形成有孔的圆板状。转子20被配置成贯穿上述孔。此外,在各钢板33的半径方向内侧形成有内侧槽34,在外侧形成有外侧槽35(图5)。在周向上互相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内侧槽34。在对钢板33进行层叠来构成钢板组31时,形成于各钢板33上的内侧槽34在轴向上连通。而且,在各钢板组31沿轴向排列时,各内周槽在轴向上连通。在连通的内侧槽34中,卷绕定子绕组37。在周向上互相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外侧槽35。在对钢板33进行层叠来构成钢板组31时,形成于各钢板33上的外侧槽35在轴向上连通。而且,在各钢板组31沿轴向排列时,各外周槽在轴向上连通。连通的外侧槽35形成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机,具有:转子,该转子绕规定的轴自由旋转;定子铁心,该定子铁心从半径方向外侧围住所述转子;以及定子框,该定子框构成为从半径方向外侧围住所述定子铁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具有:圆环构件,该圆环构件呈以从半径方向外侧围住所述轴的方式配置的圆环状,并能同轴地绕所述轴旋转;多个底座,这些底座均沿轴向延伸,并以彼此形成周向间隙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圆环构件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外周面上;多个永磁体,这些永磁体分别固定在各所述底座的半径方向外侧;以及通风路用板材,该通风路用板材是形成有与所述周向间隙的所述外周面相对的板面的板材,在跨过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底座的同时,从半径方向外侧覆盖所述周向间隙,并形成沿轴向贯穿的通风路,在所述板面上至少形成有一个通孔,对于所述通孔相对于所述板面的表面积的开口面积,在所述通风路中流动的空气的下游侧的开口面积比空气的上游侧的开口面积大。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6 JP 2011-2089511.一种旋转电机,具有转子,该转子绕规定的轴自由旋转;定子铁心,该定子铁心从半径方向外侧围住所述转子;以及定子框,该定子框构成为从半径方向外侧围住所述定子铁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具有圆环构件,该圆环构件呈以从半径方向外侧围住所述轴的方式配置的圆环状,并能同轴地绕所述轴旋转;多个底座,这些底座均沿轴向延伸,并以彼此形成周向间隙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圆环构件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外周面上;多个永磁体,这些永磁体分别固定在各所述底座的半径方向外侧;以及通风路用板材,该通风路用板材是形成有与所述周向间隙的所述外周面相对的板面的板材,在跨过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底座的同时,从半径方向外侧覆盖所述周向间隙,并形成沿轴向贯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川贵阳石川将也槌本英伸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