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3519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主导发光层由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和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电子主导发光层由橙色有机发光材料和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由于所述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且为不同波段的发光材料,能够提高器件在可见光区的光谱覆盖度,从而获得较高的色恢复系数,即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降低了器件工作电压的同时,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亮度和光谱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一种自发光器件,当电荷被注入到空穴注入电极(阳极)和电子注入电极(阴极)之间的有机膜时,电子和空穴结合并随后湮灭,因而产生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低电压、高亮度、宽视角等特性,因 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在全彩显示、固态照明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一直以来,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团队从材料合成和器件优化方面着手,努力提高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综合性能以期满足产业化的需要,三价铱配合物因为具有发光效率高和发光颜色可调等优点而被学术界和产业界视为理想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例如,200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Forrest等人采用将蓝光材料、绿光材料和红光材料分别掺杂在不同的发光层中设计出了具有多发光层结构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显示较为理想的白光发射,但是,不平衡的载流子注入导致器件的效率和亮度较低、工作电压较高,此外,复杂的器件结构还导致器件的制作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8年日本山形大学的Kido等人通过设计双发光层器件结构将蓝绿色光与橙红色光进行复合成功获得白光发射器件。该器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然而双峰发射的特征导致器件的光谱在白光区的覆盖度不够,使得得到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色恢复系数较低,并且,随着发光亮度的提高,器件的发射光谱有很大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降低了器件的工作电压和制作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亮度和光谱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衬底;在所述衬底上有阳极层;在所述阳极层上有空穴主导发光层,所述空穴主导发光层由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和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红色有机发光材料为二(2-苯基喹啉)_(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酸)合铱,所述绿色有机发光材料为三(2-苯基吡啶)合铱;在所述空穴主导发光层上有电子主导发光层,所述电子主导发光层由橙色有机发光材料和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橙色有机发光材料为双-(2-苯基吡啶)-(3-(2-吡啶基)_香豆素)合铱,所述蓝色有机发光材料为双(4,6- 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在所述电子主导发光层上有阴极。优选的,所述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占所述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 0% 4. 0% ;所述橙色有机发光材料占所述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O. 89Γ3. 0%。优选的,所述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占所述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5. 09Γ10. 0% ;所述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占所述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0. 09Γ20. 0%。优选的,所述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为4,4’-双(N-咔唑)_1,I’-联苯、1,3-二咔唑-9-基苯、9,9’-(5-(三苯基硅烷基)-1,3-苯基)二-9H-咔唑、1,3,5-三(9-咔唑基)苯、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或1,4-双(三苯基硅烷基)联苯。优选的,所述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为9,9’-(2,6-吡啶二基二 -3,1-亚苯)双-9H-咔唑、1,4-双(三苯基硅烷基)苯、2,2’ -双(4-(9-咔唑基)苯基)联苯、三[2,4,6-三甲基-3-(3-吡啶基)苯基]硼烷、1,3,5-三[(3-吡啶)_3_苯基]苯、1,3_双[3,5-二(3-吡啶基)苯基]苯或9-(4-特丁基苯基)-3,6-双(三苯基硅基)-9H-咔唑。优选的,所述空穴主导发光层的厚度为f 4纳米;所述电子主导发光层的厚度为5 15纳米。优选的,所述阳极层与空穴主导发光层之间还包括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由4,4’ -环己基二 [N,N- 二(4-甲基苯基)苯胺]形成。优选的,所述电子主导发光层与阴极之间还包括空穴阻挡层;所述空穴阻挡层由三[2,4,6-三甲基-3-(3-吡啶基)苯基]硼烷、1,3,5_三[(3-吡啶)-3-苯基]苯或1,3-双[3,5-二(3-吡啶基)苯基]苯形成。优选的,所述空穴阻挡层与阴极之间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由氟化锂形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阳极层;在所述阳极层上形成空穴主导发光层,所述空穴主导发光层由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和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红色有机发光材料为二(2-苯基喹啉)-(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酸)合铱,所述绿色有机发光材料为三(2-苯基吡啶)合铱;在所述空穴主导发光层上形成电子主导发光层,所述电子主导发光层由橙色有机 发光材料和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橙色有机发光材料为双-(2-苯基吡啶)-(3-(2-吡啶基)_香豆素)合铱,所述蓝色有机发光材料为双(4,6- 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在所述电子主导发光层上形成阴极,得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主导发光层由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和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红色有机发光材料为二(2-苯基喹啉)-(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酸)合铱,所述绿色有机发光材料为三(2-苯基吡啶)合铱;电子主导发光层由橙色有机发光材料和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橙色有机发光材料为双-(2-苯基吡啶)-(3- (2-吡啶基)-香豆素)合铱,所述蓝色有机发光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_N,C2)吡啶甲酰合铱;由于所述红色发光材料、绿色发光材料、橙色发光材料和蓝色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且为不同波段的发光材料,所以分别掺杂进入空穴主导发光层和电子主导发光层,能够提高器件在可见光区的光谱覆盖度,从而获得较高的色恢复系数;另外,将红色发光材料二(2-苯基喹啉)_(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酸)合铱掺杂在空穴主导发光层,有利于在高亮度情况下获得足够的红光比例,从而提高了器件的光谱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 (Γ3.1伏,最大亮度为47486 51396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49. 73 54. 25cd/A,最大功率效率为51. 27 54. 951m/W。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亮度特性曲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功率效率-电流效率特性曲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亮度特性曲线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功率效率-电流效率特性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衬底;在所述衬底上有阳极层;在所述阳极层上有空穴主导发光层,所述空穴主导发光层由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和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空穴型有机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衬底;在所述衬底上有阳极层;在所述阳极层上有空穴主导发光层,所述空穴主导发光层由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和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红色有机发光材料为二(2?苯基喹啉)?(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酸)合铱,所述绿色有机发光材料为三(2?苯基吡啶)合铱;在所述空穴主导发光层上有电子主导发光层,所述电子主导发光层由橙色有机发光材料和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橙色有机发光材料为双?(2?苯基吡啶)?(3?(2?吡啶基)?香豆素)合铱,所述蓝色有机发光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在所述电子主导发光层上有阴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衬底;在所述衬底上有阳极层;在所述阳极层上有空穴主导发光层,所述空穴主导发光层由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和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红色有机发光材料为二(2-苯基喹啉)-(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酸)合铱,所述绿色有机发光材料为三(2-苯基吡啶)合铱;在所述空穴主导发光层上有电子主导发光层,所述电子主导发光层由橙色有机发光材料和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橙色有机发光材料为双-(2-苯基卩比唳)-(3-(2-卩比唳基)-香 素)合铱,所述蓝色有机发光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在所述电子主导发光层上有阴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占所述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 09Γ4. 0% ;所述橙色有机发光材料占所述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O. 89Γ3. 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占所述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5. 09Γ10. 0% ;所述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占所述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0. 09Γ20. 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为4,4’-双(N-咔唑)-1,I’-联苯、1,3-二咔唑-9-基苯、9,9’-(5-(三苯基硅烷基)-1,3-苯基)二-9H-咔唑、1,3,5_三(9-咔唑基)苯、4,4’,4-三(咔唑_9_基)三苯胺或1,4-双(三苯基硅烷基)联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为9,9’-(2,6-吡啶二基二-3,1-亚苯)双-9H-咔唑、1,4-双(三苯基硅烷基)苯、2,2’-双(4-(9-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张洪杰邓瑞平冯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