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3458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系统,灭弧室是左、右对称的两外壳拼接结构,灭弧室的左、右外壳的上部均开有垂直向下的第一凹槽,动触头U形增磁块的开口朝向正下方且动触头U形增磁块的两侧壁向下伸在两个第一凹槽中;灭弧室的左、右外壳的下部均开有垂直向上的第二凹槽,静触头U形增磁块的开口朝向正上方且静触头U形增磁块两侧壁向上伸在两个凹槽中;动触头向上斥开所在的极限位置位于动触头U形增磁块两侧壁之间且动触头最高点靠近但不接触于动触头U形增磁块的顶壁;动、静触头的U形增磁块可以分别增加动、静触头区域的自励磁场,减少动触头的烧损;也可以固定左、右灭弧室外壳,保证栅片的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压电气
,是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技术介绍
灭弧系统是塑壳断路器的主要部件,用于可靠快速地熄灭电弧,以减少触点的烧损以及提高断路器的分断性能。现有塑壳断路器的灭弧室一般有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就是敞开式灭弧室,在灭弧室外壳内,两片左右绝缘板以及若干灭弧栅片铆接在一起,在栅片的左右两边设置凸台,在绝缘板上设置方形通槽,每一片栅片穿过其对应的方形通槽后铆接,这种灭弧室的缺陷是在铆接安装过程中,容易造成栅片变形或者与绝缘板固定不牢,使断路器在分断过程中栅片不能有效地切割电弧,导致开断失败。第二种结构是半封闭式 灭弧室,该灭弧室有两个壳体拼装而成,且内部结构较复杂,对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并且内部没有动触头区域的增磁块,即动触头区域没有强自励磁场,造成电弧较长时间侵蚀动触头,使触点烧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在动触头运动区域内增加自励磁场,保证电弧从动触头上快速转移,减少断路器的分断时间;同时,还方便栅片的安装,使栅片安装牢固不易变形。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灭弧室、静触头、动触头以及若干个灭弧栅片,灭弧室是左、右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2)、静触头(4)、动触头(6)以及若干个灭弧栅片(5),灭弧室(2)是左、右对称的两外壳拼接结构,其特征是:灭弧室(2)的左、右外壳的上部均开有垂直向下的第一凹槽(21),U形结构的动触头U形增磁块(1)的开口朝向正下方且动触头U形增磁块(1)的两侧壁向下伸在两个第一凹槽(21)中;灭弧室(2)的左、右外壳的下部均开有垂直向上的第二凹槽(22),U形结构的静触头U形增磁块(3)的开口朝向正上方且静触头U形增磁块(3)两侧壁向上伸在两个凹槽(22)中;静触头(4)的静触点位于静触头U形增磁块(3)两侧壁之间的对称中心处,动触头(6)向上斥开所在的极限位置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2)、静触头(4)、动触头(6)以及若干个灭弧棚片(5),灭弧室(2)是左、右对称的两外壳拼接结构,其特征是灭弧室(2)的左、右外壳的上部均开有垂直向下的第一凹槽(21),U形结构的动触头U形增磁块(I)的开口朝向正下方且动触头U形增磁块(I)的两侧壁向下伸在两个第一凹槽(21)中;灭弧室(2)的左、右外壳的下部均开有垂直向上的第二凹槽(22),U形结构的静触头U形增磁块(3)的开口朝向正上方且静触头U形增磁块(3)两侧壁向上伸在两个凹槽(22)中;静触头(4)的静触点位于静触头U形增磁块(3)两侧壁之间的对称中心处,动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咸严丽君李冰燕何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辉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