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断路器开断能力的触头灭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81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断路器开断能力的触头灭弧装置,两块相对设置的隔弧壁其内侧壁面上安装有两块相对设置的产气板;灭弧栅片组安装在两块隔弧壁之间,并位于两块产气板同一竖向侧;静触头设置在灭弧栅片组下方;动触头设置在两块产气板之间,且以定点竖向转动,使动触头前端穿过灭弧栅片组;动触头前端具有突出于动触点的圆弧形弧角,弧角的厚度自动触头前端向动触点递增,两块产气板在靠近灭弧栅片组一侧的间距小于远离灭弧栅片组一侧的间距。该装置通过增强动触头引弧能力,以及压缩电弧弧柱直径,使电弧拉长,适用于提高直流和交流断路器的开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断路器开断能力的触头灭弧装置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气
,特别是一种解决断路器开断问题的触头灭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光伏发电等需直流供电系统的迅速发展,DC1500V及以下的直流电器得到广泛运用,由此,直流断路器应运而生。断路器开断电流时,会产生电弧,由于直流电弧不像交流电弧存在过零点的现象,因此,直流断路器开断直流电流时,相比于交流断路器开断交流电流,会存在灭弧比较困难的问题。在GB/T34581-2017中9.3.9明确提出直流临界负载电流试验要求。直流临界负载电流是指产品在最大允许工作电压下,工作电流分别从4A以2倍递增(不应超过额定电流值),针对每一电流进行10次开断试验,取其平均燃弧时间最大值,再以最长燃弧时间,进行100次电寿命试验。在整个试验程序中,由于较长时间的燃弧,往往会造成触头烧损严重,试验无法顺利进行;同时产品实际使用中,长时间的燃弧会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引起火灾事故。对于直流临界负载电流开断时难以灭弧的问题,并不能通过以往的磁吹来解决,主要是由于电流值较小,所产生的磁吹力小,难以把电弧吹进灭弧栅片。目前几乎没有解决直流断路器临界负载电流开断时灭弧问题的完整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路器上的触头灭弧装置,特别是解决直流断路器开断时难以灭弧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断路器开断能力的触头灭弧装置,包括隔弧壁、产气板、动触头、静触头、灭弧栅片组;两块相对设置的所述隔弧壁其内侧壁面上安装有两块相对设置的所述产气板;所述灭弧栅片组安装在两块所述隔弧壁之间,并位于两块所述产气板同一竖向侧;所述静触头设置在所述灭弧栅片组下方;所述动触头设置在两块所述产气板之间,且以定点竖向转动,使所述动触头前端穿过所述灭弧栅片组;所述动触头前端具有突出于动触点的圆弧形弧角,所述弧角的厚度自所述动触头前端向所述动触点递增,两块所述产气板在靠近所述灭弧栅片组一侧的间距小于远离所述灭弧栅片组一侧的间距。弧角有利于电弧沿着弧角的圆弧形弧面运动,圆弧面的弧角能够降低电弧由动触点经过弧角向灭弧栅片组转移的阻力。弧角的厚度结构,能够对电弧进行维持,电弧顺利往弧角区域转移后,能够有效拉伸电弧长度,提升弧柱电压,增加灭弧效果。产气板的结构,间距小的一侧,一方面,能够压缩电弧的弧柱直径,提升弧压,利于灭弧,另一方面,产气板能与电弧接触更充分,能产生更多的中性游离气体。最佳的,所述产气板与所述动触头相对面之间的间距为2~3mm。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向上转动分闸时,所述动触点斥开极限位置不高于所述产气板。进一步的,所述产气板的材料为三聚氰胺、聚甲醛、尼龙。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上方设置有对分闸向上转动进行上限位的挡块。进一步的,所述静触头上的引弧脚位于所述灭弧栅片组最下栅片下方并与之平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该触头灭弧装置可在保持断路器原有体积大小的前提下改进实现,通过增强动触头的引弧能力,以及压缩电弧弧柱直径,使电弧拉长,从而提高直流断路器临界负载电流的开断能力,同时,也适用于提高直流断路器和交流断路器的开断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除同侧的一块隔弧壁和产气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动触头主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A向端面视图;图6为动触头向上转动分闸时的电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一种提高断路器开断能力的触头灭弧装置,如附图1、2、5、6所示,包括隔弧壁1、产气板2、动触头3、静触头4、灭弧栅片组5。两块隔弧壁1竖向相对设置,之间具有间距,隔弧壁1下端可安装在直流断路器的底座上,上端可与直流断路器的上盖接触,通过直流断路器的底座和上盖对隔弧壁约束固定。两块隔弧壁1相对的内侧壁面上分别铆接一块产气板2,两块产气板2竖向相对设置,之间具有间距;产气板2的材料为三聚氰胺、聚甲醛、尼龙或其他产气材料。灭弧栅片组5在两块隔弧壁1之间,位于两块产气板2同一竖向侧,与隔弧壁1铆接安装。静触头4设置在灭弧栅片组5下方,与直流断路器的底座安装固定,静触头4上的引弧脚42位于灭弧栅片组5最下栅片下方并与之平行。动触头3设置在两块产气板2之间,动触头3后端与转轴7连接,以转轴7为定点绕其竖向转动,转轴7与直流断路器固定,动触头3转动时,其前端穿过灭弧栅片组5。动触头3向下转动合闸时,动触头3前端下方的动触点31与静触头4上的静触点41接触,动触头3向上转动分闸时,动触头3前端处于两块产气板2之间,且动触点31斥开极限位置不高于产气板2,对应于该位置,动触头3上方设置一个与直流断路器固定的挡块6,对动触头3分闸向上转动进行上限位。动触头3的分闸和合闸可通过动作机构由四连杆到五连杆的变化来控制实现。结合附图3、4所示,动触头3前端具有突出于动触点31的圆弧形弧角32,弧角32在厚度方向上自其侧壁面倒角,形成自动触头3前端向动触点31厚度递增。结合附图5所示,动触头3在两块产气板2之间,两块产气板2在靠近灭弧栅片组5一侧的间距a小于远离灭弧栅片组5一侧的间距b,即两块产气板2之间的间距自远离灭弧栅片组5一侧向靠近灭弧栅片组5一侧收缩,并且产气板2与动触头3相对面之间具有2~3mm间距。直流断路器在通电情况下,人为操作将直流断路器断开时,动触头、静触头由合闸到分闸状态,在动触头、静触头之间形成电弧,由于此时系统回路中的电流值较小,电弧的磁吹力不能很好的将电弧吹进灭弧栅片组,因此,在动触头、静触头之间存在持续燃弧,电弧存在于动触头、静触头之间。为此,在分闸过程中,电弧随动触头转动而运动转移,产气板在电弧作用下产生高温而促进产生中性游离气体,由于两块产气板在靠近灭弧栅片组一侧的间距a相对较小,一方面,能够压缩电弧的弧柱直径,提升弧压,利于灭弧,另一方面,产气板能与电弧接触更充分,能产生更多的中性游离气体;游离气体冷却电弧温度,同时将电弧吹进灭弧栅片组,在游离气体作用的带动下,电弧沿着动触头前端弧角的圆弧形弧面运动,圆弧面的弧角能够降低电弧由动触点经过弧角向灭弧栅片组转移的阻力,加之弧角厚度自动触点向动触头前端递减,能够对电弧进行维持,电弧顺利往弧角区域转移后,能够有效拉伸电弧长度,提升弧柱电压,增加灭弧效果。该触头灭弧装置可在保持直流断路器原有体积大小的前提下改进实现,通过增强动触头的引弧能力,以及压缩电弧弧柱直径,使电弧拉长,从而提高直流断路器临界负载电流的开断能力,同时,也适用于提高直流断路器和交流断路器的开断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断路器开断能力的触头灭弧装置,包括隔弧壁(1)、产气板(2)、动触头(3)、静触头(4)、灭弧栅片组(5);两块相对设置的所述隔弧壁(1)其内侧壁面上安装有两块相对设置的所述产气板(2);所述灭弧栅片组(5)安装在两块所述隔弧壁(1)之间,并位于两块所述产气板(2)同一竖向侧;所述静触头(4)设置在所述灭弧栅片组(5)下方;所述动触头(3)设置在两块所述产气板(2)之间,且以定点竖向转动,使所述动触头(3)前端穿过所述灭弧栅片组(5);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3)前端具有突出于动触点(31)的圆弧形弧角(32),所述弧角(32)的厚度自所述动触头(3)前端向所述动触点(31)递增,两块所述产气板(2)在靠近所述灭弧栅片组(5)一侧的间距小于远离所述灭弧栅片组(5)一侧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断路器开断能力的触头灭弧装置,包括隔弧壁(1)、产气板(2)、动触头(3)、静触头(4)、灭弧栅片组(5);两块相对设置的所述隔弧壁(1)其内侧壁面上安装有两块相对设置的所述产气板(2);所述灭弧栅片组(5)安装在两块所述隔弧壁(1)之间,并位于两块所述产气板(2)同一竖向侧;所述静触头(4)设置在所述灭弧栅片组(5)下方;所述动触头(3)设置在两块所述产气板(2)之间,且以定点竖向转动,使所述动触头(3)前端穿过所述灭弧栅片组(5);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3)前端具有突出于动触点(31)的圆弧形弧角(32),所述弧角(32)的厚度自所述动触头(3)前端向所述动触点(31)递增,两块所述产气板(2)在靠近所述灭弧栅片组(5)一侧的间距小于远离所述灭弧栅片组(5)一侧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断路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广庭江长生胡义琴闫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辉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