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整人机交互界面的方法,包括:获取操作者相对于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的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预判所述操作者在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最有可能的操作对象;根据预判的操作对象,自动调整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的对应视图以方便用户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整人机交互界面的系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即使在用户交互界面较小的情况下,能够较智能的预测用户的操作对象,并自动突出显示该操作对象,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并且也提高了与用户交互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领域,尤其涉及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为了便于操作,已经开发了很多具有显示屏幕的电子装置。显示屏幕的使用方便了人机交互,但同时为了便携性以及耗电量等方面的考虑,电子装置的尺寸都在向着小型化发展,比如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手(PDA)、数字多媒体播放器等。电子装置在尺寸上固有的局限性,导致其显示单元的尺寸更小,用户通过尺寸有限的显示屏幕进行交互时,通常较难看清或点击正确的按键,即不足以恰当地执行数据输入和输出功能。例如,由于人机交互界面上的视图、菜单等对象较小或者较多等原因导致的不易操作和误操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使电子装置能够将其显示的数据输出到具有相对较大屏幕的外部显示设备上。然而,因为需要额外的显示设备,将会造成用户的使用不便。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210037764. 9,公开了一种可靠地根据环境自动调整用户交互界面的方法,申请人为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其主要思路是预先设定好不同的用户交互界面,然后根据环境变化而自动适配相应界面。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灵活性较差,需要预先设定不同的界面。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010587201. 8,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整菜单方法及自动调整菜单系统,申请人为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思路是获取操作者位置信息,然后自动移动相应的菜单到方便操作者操作的地方,其缺点是只对菜单的位置进行调整,适合设备与操作对象比例较大的情况,对小屏设备(例如手机)且有很多菜单或者菜单很小的情况适用性较差。因此,需要一种方法能够智能地调整用户交互界面,以方便电子设备通过屏幕执行正确的数据输入和输出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及系统,其根据操作者与被操作对象之间的关系,智能地调整人机交互界面的视图,从而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提出,包括获取操作者相对于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的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预判所述操作者在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最有可能的操作对象;根据预判的操作对象,自动调整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的对应视图以方便用户操作。进一步,利用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获取操作者相对于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的信息。进一步,根据获取的信息预判操作者在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最有可能的操作对象具体为,根据操作者的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获得所述操作者的移动轨迹和移动方向,然后结合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坐标位置得到在此方向上所述操作者与各个视图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出用户最有可能点击的对象。进一步,所述自动调整包括自动调整预判对象的视图的大小或颜色。进一步,自动调整预判对象的视图的大小具体为,随着所述操作者的接近,将预判的操作对象的视图从原始大小逐渐增大;随着操作者的远离,则使预判的操作对象的视图逐渐缩小为原始大小。进一步,所述操作者为手指或触控笔。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自动调整人机交互界面的系统,包括感测单元,用于获取操作者相对于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的信息;操作对象预判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信息,预判所述操作者在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最有可能的操作对象;调整单元,用于根据预判的操作对象,自动调整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的对应视图以方便用户操作。进一步,所述感测单元利用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获取操作者相对于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的信息。进一步,所述操作对象预判单元根据操作者的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获得操作者的移动轨迹和移动方向,然后结合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坐标位置,得到在此方向上所述操作者与各个视图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出用户最有可能点击的对象。进一步,所述自动调整包括自动调整预判对象的视图的大小或颜色。。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即使在用户交互界面较小的情况下,能够较智能的预测用户的操作对象,并自动突出显示该操作对象,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并且也提高了与用户交互的准确率。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调整人机交互界面的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获取操作对象的位置距离等信息,动态地调整人机交互界面中视图的大小、颜色等,以方便用户的操作。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110,获取操作者(比如手指或触控笔)相对于被操作者(比如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等信息。可以利用现有传感器比如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获取用户交互对象的距离、位置、移动速度等信息。接近传感器指的是使用电磁力或红外射线而不是机械接触来检测有无逼近检测表面的物体。步骤120,根据获取的信息预判操作者在用户交互界面上最有可能的操作对象。根据当前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等对象的位置以及操作者的相对距离、位置坐标、移动速度等综合因素判定用户的意图,即预操作的对象。例如,根据操作的手指的相对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的计算手指的移动轨迹,获得手指的移动方向,并结合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坐标位置,得到在此方向上手指与各个视图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判断出用户最有可能点击的某个视图对象。步骤130,根据判断的操作对象,自动调整用户交互界面上的对应视图以方便用户操作。自动调整可以是自动调整预判对象的视图的大小、颜色等,使该视图相对于其它视图更为突出,以方便用户的使用。比如,随着操作者的接近,将预判的操作对象从原始大小逐渐增大;随着操作者的远离,则使视图逐渐缩小为原始大小。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利用接近传感器自动调整人机交互界面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210、判断用户交互界面中是否存在操作对象,即,识别操作对象有效性,如果有,则执行步骤220 ;否则,退出。步骤220,启动传感器。传感器可以是接近传感器、距离感应器或温度传感器等。步骤230,利用所述传感器监控并记录操作者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可以是距离、位置坐标、移动速度等信息。步骤240,判断操作者是否发生移动,如果操作者位置产生移动,则执行250 ;否贝1J,退出。步骤250,统计并计算当前用户交互界面上的各个视图的坐标位置、大小等信息。步骤260,根据所获得的操作者的距离、位置坐标以及移动速度等计算移动轨迹,并获得移动方向,然后结合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坐标位置,得到在此方向上操作者与各个视图之间的距离,获得操作者的操作意图。步骤270,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意图,自动调整其对应的用户交互界面上的视图的大小或颜色等。如此反复执行步骤210-270进行检测控制。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调整人机交互界面的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感测单元310,获取操作者(比如手指)相对于被操作者(比如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距离、位置、移动速度等信息。可以利用现有传感器比如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获取用户交互对象的距离、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整人机交互界面的方法,包括:获取操作者相对于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的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预判所述操作者在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最有可能的操作对象;根据预判的操作对象,自动调整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的对应视图以方便用户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整人机交互界面的方法,包括 获取操作者相对于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的信息; 根据获取的信息,预判所述操作者在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最有可能的操作对象; 根据预判的操作对象,自动调整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的对应视图以方便用户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利用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获取操作者相对于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的信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根据获取的信息预判操作者在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最有可能的操作对象具体为,根据操作者的距离、位置坐标和移动速度获得所述操作者的移动轨迹和移动方向,然后结合所述用户交互界面上各个视图的坐标位置得到在此方向上所述操作者与各个视图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出用户最有可能点击的对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自动调整包括自动调整预判对象的视图的大小或颜色。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自动调整预判对象的视图的大小具体为,随着所述操作者的接近,将预判的操作对象的视图从原始大小逐渐增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