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对象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3231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触控对象识别方法,该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包括:预设一噪声信号斜率范围,并依据该噪声信号斜率范围,自目前感应图框中找出其斜率高于该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并进一步判断其斜率高于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又为其附近感应信号最大者,则视为触控笔的触碰点的感应信号;是以,本发明专利技术确实可自LCM噪声信号中正确地辨别出触控笔触碰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的触控笔识别方法,尤指一种可正确识别非噪声感应 信号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触控面板I设置于LCM 2上时,会因LCM 2的描扫线进行扫描而产生噪声(以 下简称LCM噪声),影响触控面板识别触碰点位置准确度,首先请参阅图5A及图5C所示,由 触控面板I上感应触控笔及手指的触控范围的对应电容量变化值dVstylus、dVfingOT来看,其中 电容变化值是为基准值减去真实感应信号,均受到LCM噪声影响而升高至dVs、dVf,若要正 确地计算触控笔或手指的实际电容量变化值dVs、dVf,则必须扣除其对应的LCM噪声产生的 电容量变化值dVMise;因此,一般作法是预设一固定的噪声临界值,于获得触控笔或手指感 应的电容量变化值中直接扣除该噪声临界值,避免噪声影响。然而,噪声电容量变化值dVMise会抖动,如图5B所示,因此预设一固定噪声临界值 显得困难。若预设噪声临界值较低,则因噪声电容量变化值非定值,而有可能将其误判为触 控笔的感应信号;反之,则会将真正的触控笔的触碰点忽略之,手指感应的电容量变化值一 般会大于触控笔电容量变化值以及噪声电容量变化值,则无此影响。由上述说明可知,目前触控面板可以触控笔或手指进行触控已为常见,因此如何 能自LCM噪声电容量变化值中正确地识别出触控笔位置,则显得更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既有识别触控笔位置时易受液晶显示面板噪声而误判,本专利技术主要目 的是提供一种自液晶显示面板噪声中正确识别出触控笔的识别方法,准确地找出触控面板 上的触控笔位置。欲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包含有预设噪声信号斜率范围;依据该噪声信号斜率范围,自一感应图框中找出其斜率高于该噪声信号斜率范围 的感应信号;判断其斜率高于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又为其附近感应信号最大者,则视 为触控笔的触碰点的感应信号。由于触控笔的感应信号斜率明显较噪声信号斜率高,因此本专利技术藉由预设噪声信 号斜率范围,与感应信号的斜率进行比对,将其斜率高于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抓 出后,再进一步该感应信号判断是否较附近感应信号为大;若是,则代表为触控笔的感应信 号,进而定义出触控笔位置;是以,本专利技术确实可自LCM噪声信号,正确地辨别出触控笔触 碰位置。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触控笔识别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流程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触控笔识别方法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流程图。图1C是本专利技术触控笔识别方法中更新基准值的流程图。图1D是感应图框上触控笔及手指触碰位置的对应电容变化值示意图。图2A、图2B是本专利技术触控笔识别方法的详细流程图。图2C是依据图2B找出触控笔触碰感测点的坐标流程图。图3A至3D是四种依图2C触控笔触碰感测点坐标找出有效触控笔坐标位置的示意图。图4A至4D是依图3A找出有效触控笔坐标位置的实际电容变化值计算过程示意图。图5A是触控面板感应图框示意图。图5B是对应图5A感应图框上噪声电容变化值示意图。图5C是对应图5A感应图框上触控笔及手指触碰位置的对应电容变化值示意图。附图标号I触控面板2LCM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为可自LCM噪声信号中正确地识别出触控笔位置,主要藉由触控笔的感应信号斜率明显较噪声信号斜 率高的特征,预设一噪声信号斜率范围,再依据该噪声信号斜率范围,自目前感应图框中找出其斜率高于该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即视为非 LCM噪声,可再进一步判断其斜率高于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又为其附近感应信号最大者,即视为其触控笔的感测点的感应信号;以下谨进一步说明实现前述斜率比对的较佳实施例。又本专利技术是可应用于自感应扫描式(self sensing)的感应图框,亦或是全点扫描式的感应图框中;由于自感应扫描式的感应图框是包含多条感应线信号,故本专利技术是自该感应图框取得各感测线信号的电容变化值,并依据电容变化值决定上述感应信号的斜率;之后再判断大于该噪声抖动范围的斜率的电容变化值是否为本感测线信号最大,若是则为触控笔的触碰点。请参阅图1A及图1C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触控笔识别方法应用于全点扫描式感应图框中的一较佳实施例流程图,其包含有以下步骤预设一噪声抖动范围dVRmise作为噪声信号斜率范围(SlO);取得一感应图框中所有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Sll);其中电容变化值是为基准值减去真实感应彳目号而为正值;自该感应图框的多个感测点中,判断出触控笔触碰的感测点;即取相邻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的差值,定义为上述感应信号的斜率,并将大于噪声抖动范围dVRMise的差值的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与其附近感测点电容变化相较,若已为最大者则为触控笔的触碰点的感测点(S12);及判断目前感应图框的所有感测点是否已有触控笔触碰的感测点(S13);若无,则更新基准值(S14),并接收下一感应图框后返回Sll ;反之,则直接接收下一感应图框后并返回Sll中。请配合参阅图1B及图1D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手指及触控笔双用的触控板的另一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该触控笔识别方法包含有预设一噪声抖动范围dVRmise作为噪声信号斜率范围及一手指电容变化临界值 dVfth(S10,);取得一感应图框中所有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SIT );其中电容变化值是为基准值减去真实感应彳目号而为正值;取相邻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的差值,定义为上述感应信号的斜率,将小于该噪声抖动范围dVRMise的差值的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与该手指电容变化临界值dVfth比较,若高于手指电容变化临界值dVfth者,则非为LCM噪声(S12’ );将大于噪声抖动范围dVRn_的差值的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与其附近感测点电容变化相较,若已为最大者则为触控笔的触碰点的感测点(S13’);及判断目前感应图框的所有感测点是否已有判断为非LCM噪声或触控笔的感测点 (S14’ );若否,则更新一基准值(S15’),并接收下一感应图框后返回SlT ;反之,则直接接收下一感应图框后并返回SlT中。上述二项实施例中更新基准值详细步骤再如图1C所示,即逐列取得各列的整列的感应信号最小值减去基准值(S140、S141),判断该差值是否大于0(S142),若是则将整列各行的基准值加上该差值(S143);反之,则保留原本的基准值(S144)。由于该触控面板于开机后的基准值会浮动,故藉由更新基准值可提高本专利技术识别触控笔的触碰点位置的准确度。请进一步配合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进一步说明上述步骤的详细执行动作。上述自感应图框的感测点中取得电容变化值步骤中,该感应图框中包含呈列(η)、 行(m)矩阵排列的多个 感测点,且各感测点缓存器储存一默认值,于本实施例中该默认值非O。以逐列逐行方式标记各感测点的缓存器为LCM噪声代码(标记为O)、触控笔信号 (标记差值)或手指信号(标记电容变化值),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依列顺序自感应图框中撷取一列的所有行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S300);将本列第一行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减去第二行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并判断该差值是否大于噪声抖动范围中(S301);若是,则代表本列第一行感测点为非LCM噪声,并将差值储入感测点缓存器中(S302);若否,则代表本列的第一行感测点为LCM噪声,并将其感测点储存器标记为O (S303),再进行以下判断;将本列全部感测点以每3感测点(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包括:预设噪声信号斜率范围;依据所述噪声信号斜率范围,自一感应图框中找出其斜率高于所述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判断其斜率高于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又为其附近感应信号最大者,则视为触控笔的触碰点的感应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2 TW 1001341151.一种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包括预设噪声信号斜率范围;依据所述噪声信号斜率范围,自一感应图框中找出其斜率高于所述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判断其斜率高于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又为其附近感应信号最大者,则视为触控笔的触碰点的感应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出其斜率高于所述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步骤包括预设一噪声抖动范围作为噪声信号斜率范围;取得所述感应图框的各感测线信号的电容变化值,并依据电容变化值决定上述感应信号的斜率;判断大于所述噪声抖动范围的斜率的电容变化值是否为本感测线信号最大,若是则为触控笔的触碰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出其斜率高于所述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步骤包括预设一噪声抖动范围作为噪声信号斜率范围;取得所述感应图框中所有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自所述感应图框的多个感测点中,判断出触控笔触碰的感测点;即取相邻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的差值,定义为上述感应信号的斜率,并将大于噪声抖动范围的差值的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与其附近感测点电容变化相较,若已为最大者则为触控笔的触碰点的感测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出其斜率高于所述噪声信号斜率范围的感应信号步骤包括预设一噪声抖动范围作为噪声信号斜率范围,以及一手指电容变化临界值;取得目前感应图框中所有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取相邻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的差值,定义为上述感应信号的斜率,将小于所述噪声抖动范围的差值的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与所述手指电容变化临界值比较,若高于手指电容变化临界值者,则非为LCM噪声;将大于噪声抖动范围的差值的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与其附近感测点电容变化相较, 若已为最大者则为触控笔的触碰点的感测点。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变化值为一预设基准值减去真实感应信号;并于上述判断触控笔的触碰点的感测点步骤后,再进一步增加一更新基准值步骤,即当目前感应图框判断未包含有触控笔的触碰点,再予以执行之。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变化值为一预设基准值减去真实感应信号;并于上述判断触控笔的触碰点的感测点步骤后,再进一步增加一更新基准值步骤,即当目前感应图框判断未包含有非LCM噪声或触控笔的触碰点,再予以执行之。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基准值步骤包括逐列取得各列的整列的感应信号最小值减去基准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0,若是则将整列各行的基准值加上所述差值;反之,则保留原本的基准值。8.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非LCM噪声及触控笔的感测点步骤中,所述感应图框包含呈列、行矩阵排列的多个感测点,且各感测点缓存器储存一默认值,并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以逐列逐行的顺序自感应图框中撷取一列的所有列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将本列第一行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减去第二行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噪声抖动范围;若否,则代表本列的第一行感测点为LCM噪声,并将其储存器标记为噪声代码;若是,则代表本列第一行感测点为非LCM噪声,再进行以下判断;将本列全部感测点以前、中、后每3个感测点为一组进行以下判断,直到预备标记最后一行感测点的缓存器为止(a)将中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分别减去前感测点及后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判断二差值是否均小于噪声抖动范围;若是,则将此三感测点的缓存器标记噪声代码;反之,则于判断所述中感测点的缓存器仍标记为默认值后再执行以下步骤;(b)判断中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是否大于手指电容变化临界值;若是,则代表可能为手指触控感测点,而直接标记中感测点缓存器为目前电容变化值;反之,执行以下判断步骤;及(c)将中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分别减去前感测点及后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取二差值中最小者,再与O相较,若最小差值高于0,将中感测点的缓存器存入此一差值;若小于0,则将其缓存器标记为噪声代码;至此已完成本列第倒数第二行感测点是否为触控笔的判断,令最后一行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减去前一行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若大于噪声抖动范围,则代表非LCM噪声,并将差值存入其暂储存器;反之,则为LCM噪声而标记其缓存器为噪声代码;回到第一步骤,直到最后一行已比对完毕为止。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出触控笔触碰的感测点步骤中进一步包含有以下步骤预设触控笔电容变化上临界值及下临界值判断;依逐行逐列顺序比对各感测点缓存器,将标记为非噪声代码的值,进一步比对是否大于所述触控笔电容变化下临界值;若大于者,才判断所述感测点电容变化值是否为附近感测点中的最大值,若为附近感测点中最大值者,则再进一步比对是否小于与触控笔电容变化上临界值,若小于才确认目前感测点为真正的触控笔的触碰点。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判断出触控笔感测点后, 将其坐标储存至触控笔缓存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判断出多个触控笔触碰的感测点,将其坐标储存至对应触控笔缓存器,若判断触控笔触碰的感测点坐标已无对应触控笔缓存器储存时,则将目前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进一步与目前储存在多个触控笔缓存器中感测点的最小电容变化值加以比对何者为大,若目前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为大,则将其坐标覆写至所述最小电容变化值的触控笔缓存器中。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判断触控笔触碰的感测点后进一步包含有决定一左上角感测点,是以所述触控笔感测点的坐标为中感测点,抓其前、后一行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依照二者的电容变化值决定左上角感测点的坐标行;再以触控笔感测点坐标为中感测点,抓前、后一列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依照二者的电容变化值决定左上角感测点坐标列 '及以左上角感测点决定包含有触控笔像素的四个坐标。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坐标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是用以决定一有效触控对象坐标,其中所述有效触控对象坐标是由以下步骤决将各感测点的原电容变化值扣掉同列触控笔像素前、后一行感测点的原电容变化值的最小者,再将差值与O相较取最大者,以获得四感测点的第一电容变化值;将此四感测点的同行前、后列感测点的原电容变化值与其相邻行感测点的原电流变化值相减获得的电容变化差值;将四感应点的第一电容变化值扣掉同行触控笔像素前、后列感测点电容变化值中的最小者,再与O取最大者,以计算此四感测点的实际电容变化值;以内插法带入此四感测点坐标的实际电容变化值,计算出有效的触控对象坐标。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龇牙,于判断触控笔触碰的感测点后进一步包含有决定一左上角感测点,是以所述触控笔感测点的坐标为中感测点,抓其前、后一行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依照二者的电容变化值决定左上角感测点的坐标行;再以触控笔感测点坐标为中感测点,抓前、后一列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依照二者的电容变化值决定左上角感测点坐标列;及以左上角感测点决定包含有触控笔像素的四个坐标。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坐标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是用以决定一有效触控对象坐标,其中所述有效触控对象坐标是由以下步骤决将各感测点的原电容变化值扣掉同列触控笔像素前、后一行感测点的原电容变化值的最小者,再将差值与O相较取最大者,以获得四感测点的第一电容变化值;将此四感测点的同行前、后列感测点的原电容变化值与其相邻行感测点的原电流变化值相减获得的电容变化差值;将四感应点的第一电容变化值扣掉同行触控笔像素前、后列感测点电容变化值中的最小者,再与O取最大者,以计算此四感测点的实际电容变化值;以内插法带入此四感测点坐标的实际电容变化值,计算出有效的触控对象坐标。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判断触控笔触碰的感测点后进一步包含有决定一左上角感测点,是以所述触控笔感测点的坐标为中感测点,抓其前、后一列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依照二者的电容变化值决定左上角感测点的坐标行;再以触控笔感测点坐标为中感测点,抓前、后一列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依照二者的电容变化值决定左上角感测点坐标列;及以左上角感测点决定包含有触控笔像素的四个坐标。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坐标感测点的电容变化值是用以决定一有效触控对象坐标,其中所述有效触控对象坐标是由以下步骤决将各感测点的原电容变化值扣掉同列触控笔像素前、后一行感测点的原电容变化值的最小者,再将差值与O相较取最大者,以获得四感测点的第一电容变化值;将此四感测点的同行前、后列感测点的原电容变化值与其相邻行感测点的原电流变化值相减获得的电容变化差值;将四感应点的第一电容变化值扣掉同行触控笔像素前、后列感测点电容变化值中的最小者,再与O取最大者,以计算此四感测点的实际电容变化值;以内插法带入此四感测点坐标的实际电容变化值,计算出有效的触控对象坐标。18.—种触控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敬婷
申请(专利权)人: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