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3189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其可旋转地设置并且在外周表面上承载图像;转印部件,其可旋转地设置使得外周表面与图像载体的外周表面相对,转印部件在转印区中将承载在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夹持件,其与转印部件同时旋转并夹持朝向转印区传送的记录介质的前端部;以及抑制部分,其设置为与转印部件的外周表面相面对并且能相对转印部件移动,抑制部分抑制被夹持件夹持的记录介质的后端部抬起。抑制部分在转印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具有宽度,在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具有宽度,并且能在可面对区域中与记录介质相对,可面对区域中抑制部分与记录介质的后端部相对的部分大于不与记录介质的后端部相对的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与如下的转印装置相关的现有技术:该转印装置将由图像载体承载的图像转印到缠绕在转印鼓上的转印纸张上,并且该转印装置包括将转印纸张的前端和后端固定到转印鼓的外周上的固定单元(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63-29357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记录介质(纸张)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抬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其可旋转地进行设置并且在所述图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承载图像;转印部件,其可旋转地设置为使得所述转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图像载体的外周表面相面对,所述转印部件在由所述转印部件和所述图像载体形成的转印区中将承载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夹持件,其与所述转印部件同时地旋转,所述夹持件夹持朝向所述转印区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前端部;以及抑制部分,其设置为与所述转印部件的外周表面相面对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印部件移动,所述抑制部分抑制被所述夹持件夹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抬起。所述抑制部分在所述转印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具有宽度,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具有宽度,并且能够在可面对区域与所述记录介质相面对,并且,所述可面对区域中所述抑制部分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的部分大于所述可面对区域中所述抑制部分不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的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抑制部分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的所述抑制部分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抑制部分不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的所述抑制部分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抑制部分在所述抑制部分受拉拽并且沿旋转轴线方向拉伸的状态下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其中,在所述抑制部分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各个端部,所述抑制部分具有施力点,拉拽所述抑制部分的拉力施加在所述施力点上,并且穿过所述施力点的线穿过所述可面对区域中所述抑制部分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的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抑制部分的传送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转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抑制部分的与所述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转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与未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抬起。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与未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抬起。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与未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更强的力抑制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抬起。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与未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更强的力更可靠地抑制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抬起。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与未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抬起。附图说明将基于以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转印区的放大图;图3A和图3B是用于使感光鼓和转印鼓旋转的机构的示意图;图4A和图4B是前端夹持件和后端夹持件的示意图;图5A和图5B是沿与旋转轴线方向垂直的平面截取的前端夹持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图6A至图6D是示出将已缠绕在转印鼓上的纸张与转印鼓分离的操作的示意图;图7是后端夹持件的示意图;图8A是沿图7中的线VIIIA-VIIIA截取的剖视图,而图8B是示出另一个状态下的剖视图;图9是控制器的功能框图;图10A和图10B示出由控制器执行的转印处理的流程图;图11是图像形成操作的时序图;图12A至图12D示出将纸张缠绕在转印鼓上的操作;图13是示出获得设定纸张长度与实际传送的纸张的长度之间的差错然后停止在感光鼓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定时的时序图;图14A是示出纸张在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与后端夹持件的纸张抑制部分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而图14B是沿图14A中的线XIVB-XIVB截取的剖视图;图15A和图15B示出在纸张抑制部分的能够与纸张相面对的区域中与纸张的后端部相面对的部分小于该区域中不与纸张的后端部相面对的部分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故障的实例;以及图16A至图16C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纸张抑制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图像形成部分10、转印部分20、定影部分40和纸张供给部分50。图像形成部分10形成色调剂图像。转印部分20将已由图像形成部分10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实例的纸张S上。定影部分40将已由转印部分20转印到纸张S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纸张S上。纸张供给部分50将要被转印色调剂图像的纸张S供应至转印部分20。图像形成装置1还包括控制器100,该控制器100控制图像形成部分10、转印部分20、定影部分40、纸张供给部分50等的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这些部分设置在外壳2内。在外壳2的上部设置有纸张堆叠装置3,已从定影部分40排出的纸张S堆叠在纸张堆叠装置3上。首先,对图像形成部分10进行说明。图像形成部分10包括:感光鼓11、充电器12、曝光装置13、旋转显影装置14和清洁器15。充电器12对感光鼓11进行充电。曝光装置13用光对带电的感光鼓11进行曝光,从而在感光鼓11上形成静电潜像。旋转显影装置14利用色调剂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清洁器15清除在经过显影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1上的残余色调剂等。感光鼓11设置为可以朝箭头A的方向围绕旋转轴11a旋转。感光鼓11的表面(外周表面)形成有感光层(未示出)并且该外周表面承载图像。感光鼓11是图像载体的实例。充电器12、曝光装置13、旋转显影装置14和清洁器15围绕感光鼓11沿着箭头A的方向按顺序排列。感光鼓11的外径例如为30mm。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充电器12是接触辊式充电器,其在随感光鼓11一起旋转时对感光鼓11进行充电。曝光装置13通过用光选择性地照射带电的感光鼓11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曝光装置13包括沿感光鼓11的旋转轴11a的轴向设置的多个发光元件(例如LED)。旋转显影装置14包括旋转轴14a以及用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的显影单元14Y、14M、14C和14K。旋转轴14a沿着感光鼓11的旋转轴11a的轴向延伸。显影单元14Y、14M、14C和14K围绕旋转轴14a的周围设置。旋转显影装置14朝箭头C的方向围绕旋转轴14a旋转。旋转显影装置14的显影单元中的一个显影单元停止在该显影单元与感光鼓11相面对的位置(在下文中称为显影位置)。旋转显影装置14使用停止在显影位置的显影单元的色调剂对已由曝光装置13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显影装置14的外径例如为100mm。清洁器15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和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其可旋转地进行设置并且在所述图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承载图像;转印部件,其可旋转地设置为使得所述转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图像载体的外周表面相面对,所述转印部件在由所述转印部件和所述图像载体形成的转印区中将承载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夹持件,其与所述转印部件同时地旋转,所述夹持件夹持朝向所述转印区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前端部;以及抑制部分,其设置为与所述转印部件的外周表面相面对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印部件移动,所述抑制部分抑制被所述夹持件夹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抬起,其中,所述抑制部分在所述转印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具有宽度,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具有宽度,并且能够在可面对区域与所述记录介质相面对,并且,所述可面对区域中所述抑制部分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的部分大于所述可面对区域中所述抑制部分不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6 JP 2011-209875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其可旋转地进行设置并且在所述图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承载图像;转印部件,其可旋转地设置为使得所述转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图像载体的外周表面相面对,所述转印部件在由所述转印部件和所述图像载体形成的转印区中将承载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夹持件,其与所述转印部件同时地旋转,所述夹持件夹持朝向所述转印区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前端部;以及抑制部分,其设置为与所述转印部件的外周表面相面对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印部件移动,所述抑制部分抑制被所述夹持件夹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抬起,其中,所述抑制部分在所述转印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具有宽度,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具有宽度,并且能够在可面对区域与所述记录介质相面对,并且,所述可面对区域中所述抑制部分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的部分大于所述可面对区域中所述抑制部分不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的部分,所述抑制部分在所述抑制部分受拉拽并且沿旋转轴线方向拉伸的状态下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抑制部分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的所述抑制部分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抑制部分不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的所述抑制部分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抑制部分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各个端部,所述抑制部分具有施力点,拉拽所述抑制部分的拉力施加在所述施力点上,并且穿过所述施力点的线穿过所述可面对区域中所述抑制部分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相面对的部分。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其可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雅弘北村笃行荻原敦冈本哲二渡边幸市铃木渡西出秀一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