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位导航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北斗一 /北斗二 /GPS三模式的定位导航系统。
技术介绍
GPS自其问世以来,已充分显示了其在导航、定位领域中的霸主地位,许多领域由于GPS的出现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虽然美国的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覆盖全球,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导航,但均属国外军方控制,且GPS对不同等级用户提供不同精度的定位服务。在军事冲突地区,美国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局部地区关闭GPS。因此,尽管开发所需的资金巨大并且周期漫长,我国还是积极发展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以摆脱导美国对导航定位服务的控制。在2000年10月和12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二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简称北斗一号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两颗卫星构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是我国在自主卫星导航领域中的重要一步。该系统目前已经在国内的军事领域、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北斗一代导航定位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它采用主动式定位方式,使得用户接收机不能自主解算出自己的坐标值,而且用户容量有限,定位精度不高,易暴露用户目标位置等。目前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北斗一/北斗二/GPS三模式的定位导航系统,包括有室外单元(1)、室内单元(2)和线缆(3),其特征是:所述室外单元(1)又包括有天线模件(1.1),综合业务处理模件(1.2),壳体(1.3),安装法兰(1.4),且天线模件(1.1)置于壳体(1.3)上方,综合业务处理模件(1.2)置于壳体(1.3)内,安装法兰(1.4)置于壳体(1.3)下方,4者自上而下相互结合构成一个整体,继而经线缆(3)与室内单元(2)连接组成整个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一 /北斗二 /GPS三模式的定位导航系统,包括有室外单元(I)、室内单元(2)和线缆(3),其特征是所述室外单元(I)又包括有天线模件(1.1),综合业务处理模件(1. 2),壳体(1. 3),安装法兰(1.4),且天线模件(1.1)置于壳体(1. 3)上方,综合业务处理模件(1.2)置于壳体 (1. 3)内,安装法兰(1.4)置于壳体(1. 3)下方,4者自上而下相互结合构成一个整体,继而经线缆(3)与室内单元(2)连接组成整个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一/北斗二 /GPS三模式的定位导航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天线模件(1. O为避雷帽式结构,其内从上而下相继设置有接收天线(1.1. O和射频功率放大模块(1. 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一/北斗二 /GPS三模式的定位导航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壳体(1. 3)为圆柱形腔体式结构件,其顶部端口设置有密封圈(1. 3. 1),左侧设置有数据输出口(1. 3. 2),右侧设置有调试接口1. 3. 3,底部设置有吸附磁铁(1. 3. 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一/北斗二 /GPS三模式的定位导航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综合业务处理模件(1. 2)为模块化结构,包含有ARM嵌入式处理器(1. 2.1)、同步动态数据存储器SDRAM (1. 2. 2)、可擦除电子存储器FLASFH(1. 2. 3)、专用GPS/北斗二双模式基带处理模块(1. 2. 4)、AD变换模块(1. 2. 5)、下变频处理模块(1. 2. 6)、北斗一代模件 (1.2.7)、RS232串行接口模块(1. 2. 8)、射频接口(1. 2. 9)、数据输出接口(1.2. 10)和调试输入接口(1. 2. 11)且其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北斗二射频接口1. 2. 9.1的第I脚、测试输入接口1. 2. 11的第I脚、GPS射频接口1. 2. 9. 2的第I脚、测试输入接口1. 2. 11的第 2脚、北斗一射频接口 1.2.9. 3的第I脚、测试输入接口 1.2. 11的第3脚,共6个射频接口 ; 其右上方从上至下设置有北斗一射频接口1. 2. 9. 3的第2脚、测试输入接口1. 2.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班,吴瑞军,宋献忠,王红梅,陈兆辉,杨兵红,张罡,李敏敏,李龙概,明伶俐,周建军,饶郁,许娟,马翼川,王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