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31254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和方法,该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包括第一薄壁桶、第二薄壁桶和上下开口的漏斗,以及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的支撑架;所述第一薄壁桶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的上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薄壁桶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的下开口密封连接;所述漏斗的侧壁底部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雨量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薄壁桶的内径大于灌木的冠幅,所述漏斗下开口的内径大于灌木的地径直径。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野外长期观测自然状态灌木层对自然降雨的截留过程,既不破坏灌木层原生状态,又能方便测量和记录灌木层在自然降雨状态下的降雨截留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野外长期观测自然状态灌木层对自然降雨的截留过程的。
技术介绍
灌木截留降雨是森林生态水文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灌木层参与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对森林生态系统灌木层降雨截留的研究对于阐明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过程和水源涵养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对森林系统灌木层截留能力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1)在灌木林下布设多点雨量桶,通过雨量桶面积浅层枯落图冠层投影面积换算灌木截留雨量,但这种方法对于长势较好,冠形完整的灌木较为合适,对稀疏的林下小灌木不太实用;(2)利用脱脂吸湿棉吸取雨后灌木叶片上残留的降雨,利用电子天平称量前后重量变化,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人为操作误差,同时电子天平的精度也严重制约着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上述两种试验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野外试验观测装置,既不破坏灌木层原生状态,又能方便测量和记录灌木层在自然降雨状态下的降雨截留过程,更准确全面地研究水分在灌木层的传输和移动规律,揭示该水文作用层的水分传输机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野外长期观测自然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包括第一薄壁桶(1)、第二薄壁桶(2)和上下开口的漏斗(3),以及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的支撑架;所述第一薄壁桶(1)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3)的上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薄壁桶(2)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3)的下开口密封连接;所述漏斗(3)的侧壁底部设有若干个出水孔(4),所述出水孔(4)与雨量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薄壁桶(1)的内径大于灌木的冠幅,所述漏斗(3)下开口的内径大于灌木的地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包括第一薄壁桶(I)、第二薄壁桶(2)和上下开口的漏斗(3),以及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的支撑架;所述第一薄壁桶(I)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3)的上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薄壁桶(2)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3)的下开口密封连接;所述漏斗(3)的侧壁底部设有若干个出水孔(4),所述出水孔(4)与雨量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薄壁桶(I)的内径大于灌木的冠幅,所述漏斗(3)下开口的内径大于灌木的地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4)内在垂直于雨水流动的方向上设有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轴向设置在所述漏斗(3 )外侧壁上的三个或三个以上活动支架(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5)可固定铰接在所述漏斗(3)外侧壁上,以调节所述活动支架(5)与地面的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壁桶(1)、第二薄壁桶(2)为圆柱形;所述漏斗(3)为圆台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薄壁桶(2)为矩形金属片相对两侧边相对卷合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新晓贾国栋杨芝歌樊登星牛健植张振明张学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