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斗雨量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764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价格低廉、测量准确的翻斗雨量计,包括依次相连的雨量筒、翻斗、干簧管和单片机,所述雨量筒用于将雨水导入翻斗,所述翻斗置于水平轴上可自由翻转,所述干簧管用于采集翻斗的翻转动作,并将该动作换成脉冲信号传给单片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翻斗雨量计,体积小、重量轻、设计坚固、价格低廉,可准确提供降雨量的测量并且有很高的性价此。特别适用于便携式应用和在自动气象站的横臂上安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雨量计,尤其是ー种翻斗雨量计
技术介绍
在气象、水文观测领域,农业和林业灌溉植物领域,应急观测、气候观测研究等领域都需要使用雨量计,但是目前的雨量计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很难满足各领域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价格低廉、測量准确的翻斗雨量计。实现本技术目的的翻斗雨量计,包括依次相连的雨量筒、翻斗、干簧管和单片机,所述雨量筒用于将雨水导入翻斗,所述翻斗置于水平轴上可自由翻转,所述干簧管用于采集翻斗的翻转动作,并将该动作换成脉冲信号传给单片机。所述翻斗雨量计还包括雨量计壳体,所述翻斗和干簧管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孔,用于将翻斗翻转时倒出的雨水排出壳体。本技术的翻斗雨量计,体积小、重量轻、设计坚固、价格低廉,可准确提供降雨量的测量并且有很高的性价比。特别适用于便携式应用和在自动气象站的横臂上安装。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翻斗雨量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翻斗雨量计,包括依次相连的雨量筒I、翻斗2、干簧管3和单片机4,所述雨量筒I用于将雨水导入翻斗2,所述翻斗2置于水平轴上可自由翻转,所述干簧管3用于采集翻斗2的翻转动作,并将该动作换成脉冲信号传给单片机4。所述翻斗雨量计还包括雨量计壳体,所述翻斗2和干簧管3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孔,用于将翻斗2翻转时倒出的雨水排出壳体。本技术的翻斗雨量计的工作原理如下雨水通过ー个雨量筒I导入壳体内部的翻斗2内。当雨水装满后,置于水平轴上处于不稳定平衡的状态的翻斗2翻转,倾倒至另ー停靠位置上并倒空翻斗里的水,雨水从壳体的出水孔流出。雨水倒空后随即又回到正常位置上继续接收降落的雨水。翻斗2的每次翻转动作通过干簧管3转换成脉冲信号(I脉冲=0. 2mm降水量)传输到单片机4的采集处理系统,从而计量雨水。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翻斗雨量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雨量筒、翻斗、干簧管和单片机,所述雨量筒用于将雨水导入翻斗,所述翻斗置于水平轴上可自由翻转,所述干簧管用于采集翻斗的翻转动作,并将该动作换成脉冲信号传给单片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翻斗雨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雨量计还包括雨量计壳体,所述翻斗和干簧管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孔,用于将翻斗翻转时倒出的雨水排出壳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价格低廉、测量准确的翻斗雨量计,包括依次相连的雨量筒、翻斗、干簧管和单片机,所述雨量筒用于将雨水导入翻斗,所述翻斗置于水平轴上可自由翻转,所述干簧管用于采集翻斗的翻转动作,并将该动作换成脉冲信号传给单片机。本技术的翻斗雨量计,体积小、重量轻、设计坚固、价格低廉,可准确提供降雨量的测量并且有很高的性价此。特别适用于便携式应用和在自动气象站的横臂上安装。文档编号G01W1/14GK202404266SQ201120472870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王静 申请人:北京华创维想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创维想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