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3010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平行流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总进液管、总集气管、制冷进液管、制冷集气管、热管进液管、热管集气管、液电磁阀、气电磁阀、单向阀和节流元件。其中,热管循环路径为:冷凝器→液电磁阀→热管进液管→总进液管→平行流蒸发器→总集气管→热管集气管→气电磁阀→冷凝器;制冷循环路径为:压缩机→单向阀→冷凝器→节流元件→制冷进液管→总进液管→平行流蒸发器→总集气管→制冷集气管→压缩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能够充分利用外部自然冷源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尤其是用于基站或机房的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通信机房是放置通信电子设备的场所。通信电子设备在运行时会持续产生热量,为保证通信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通信机房内一般安装有专用空调装置。通过专用空调装置冷却通信电子设备的热量,调节机房内部环境温度以满足通信电子设备的工作要求。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电子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其热密度也越来越高,由此给机房专用空调装置带来的负荷量越来越大,能耗越来越高,压缩机开启频率和运行时间增加,使用寿命缩短。有数据表明,目前通信电子设备的能耗占机房整体能耗的45%,而机房专用空调装置等制冷设备的能耗占机房整体能耗的40%,直逼通信电子设备能耗。可见,通过改进通信机房制冷系统,通信机房仍有较大的节能空间。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许多基站机房在秋冬季节的散热完全可以不用专用空调装置而通过引用机房外部的自然冷源来解决。而现有的利用机房外部冷源的空调装置普遍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其能够充分利用外部自然冷源且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平行流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总进液管、总集气管、制冷进液管、制冷集气管、热管进液管和热管集气管,所述总进液管的出口端连接在所述平行流蒸发器的下端,所述总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出口端和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总集气管的入口端连接在所述平行流蒸发器的上端,所述总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总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出口端和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出口端通过三通阀连接,所述总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集气管具有回油弯结构,所述回油弯结构为弯管或者垂直直管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行流蒸发器为单元式平行流蒸发器且竖直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入口端高于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出口端;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入口端低于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出口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节流元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单向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液电磁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气电磁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调装置为基站或机房用热管空调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两套工作模式即制冷模式和热管模式,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充分利用外部自然冷源。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重要部分的图形。图2是显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模式的图形。图3是显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热管模式的图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该实施方式中,空调装置包括平行流蒸发器5、压缩机13、冷凝器11、总进液管4、总集气管8、制冷进液管2、制冷集气管6、热管进液管I和热管集气管7。其中,总进液管4的出口端连接在平行流蒸发器5的下端,总集气管8的入口端连接在平行流蒸发器5的上端。优选的是,平行流蒸发器5为单元式平行流蒸发器5且沿上下方向竖直放置。总进液管4的入口端与制冷进液管2的出口端和热管进液管I的出口端连接,制冷进液管2的入口端和热管进液管I的入口端与冷凝器11连通。总集气管8的出口端与制冷集气管6的入口端和热管集气管7的入口端连接,热管集气管7的出口端与冷凝器11连通。制冷集气管6的出口端与压缩机13的入口端连接,压缩机13的出口端与冷凝器11连通。优选的是,总进液管4的入口端与制冷进液管2的出口端和热管进液管I的出口端通过三通阀3连接,总集气管8的出口端与制冷集气管6的入口端和热管集气管7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3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而且,制冷进液管2的入口端与冷凝器11之间设有节流元件9。压缩机13的出口端与冷凝器11之间设有单向阀14。热管进液管I的入口端与冷凝器11之间设有液电磁阀10。热管集气管7的出口端与冷凝器11之间设有气电磁阀12。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具有制冷模式和热管模式两种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冷模式和热管模式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模式下,液电磁阀10和气电磁阀12均关闭,三通阀3操作成使制冷进液管2与总进液管4之间连通而热管进液管I与总进液管4之间隔断,压缩机13排气通过单向阀14进入冷凝器11,经冷凝器14冷凝后的液体通过节流元件9节流后,经制冷进液管2和总进液管4进入平行流蒸发器5中蒸发,然后通过平行流蒸发器5上端的总集气管8和制冷集气管6回到压缩机13,完成整个制冷循环。制冷循环路径为压缩机13 —单向阀14 —冷凝器11 —节流元件9 —制冷进液管2 —总进液管4 —平行流蒸发器5 —总集气管8 —制冷集气管6 —压缩机13。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热管模式下,液电磁阀10和气电磁阀12均打开,三通阀3操作成使制冷进液管2与总进液管4之间隔断而热管进液管I与总进液管4之间连通,经冷凝器11冷凝后的液体通过液电磁阀10,经过热管进液管I和总进液管4后进入平行流蒸发器5中蒸发,然后通过平行流蒸发器5上端的总集气管8和热管集气管7,经过气电磁阀12后到冷凝器11中冷凝,完成整个热管循环。热管循环路径为冷凝器11 —液电磁阀10 —热管进液管I —总进液管4 —平行流蒸发器5 —总集气管8 —热管集气管7 —气电磁阀12 —冷凝器11。如图1至图3所示,制冷集气管6具有回油弯结构15,回油弯结构15为弯管或者垂直直管结构。由于制冷集气管6具有回油弯结构15,所以在运行制冷模式时,压缩机13的低压吸气会将回油弯结构中的存积润滑油带回压缩机13,实现对压缩机13的润滑保护。另外,热管进液管I的入口端高于热管进液管I的出口端;热管集气管7的入口端低于热管集气管7的出口端。换言之,热管进液管I为下降式布置,且热管集气管7采用上升式布置。这样,在热管模式下,冷凝器回液由于重力作用直接汇集到蒸发器的底部,并在蒸发器内部蒸发通过热管集气管回到冷凝器,整个循环的管道阻力大大减小,热管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有较大的提升。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优选为基站或机房用热管空调装置。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可以应用于发热量大的其他空间如电气试验室、网吧等。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两套工作模式即制冷模式和热管模式,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充分利用外部自然冷源。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平行流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总进液管、总集气管、制冷进液管、制冷集气管、热管进液管和热管集气管,所述总进液管的出口端连接在所述平行流蒸发器的下端,所述总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出口端和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总集气管的入口端连接在所述平行流蒸发器的上端,所述总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平行流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总进液管、总集气管、制冷进液管、制冷集气管、热管进液管和热管集气管,所述总进液管的出口端连接在所述平行流蒸发器的下端,所述总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出口端和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总集气管的入口端连接在所述平行流蒸发器的上端,所述总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出口端和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出口端通过三通阀连接,所述总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兴昆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