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表面固化涂层的复合基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259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1:14
带有表面固化涂层的复合基膜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基膜、设置在基膜上的固化涂层,其特别之处在于:1.预聚物35-60重量份;2.活性稀释剂40—90重量份;3.光引发剂0.1—10重量份;4.流平剂0.2—5重量份,上述带有表面固化涂层的复合基膜的制造方法是包括往基膜表面涂铺固化涂层过程、对固化涂层进行固化过程,对固化涂层进行固化过程是使用电子束、γ射线、中子束或粒子束中的一种对固化涂层进行辐射交联。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复合基膜的表面涂层耐刮性能好、能进行二次热成型加工、表面涂层的固化不受基膜本身的热敏性和效率问题影响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塑料的技术。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化表面改性技术主要还是采用单件涂层的方法,涂层实施主要是刷涂或喷涂,最常见的如家具木制品表面的涂漆,此类方式采用的方法因为单件产品的涂饰,单件产品的涂布存在涂料利用率低,涂布时间长,固化时间长等不利因素。近二、三十年来,表面覆膜改性技术正渐渐兴起,渐渐替代单体产品涂布方式,其中经典的案例如家具的涂漆由家具装饰改性膜所代替,笔记本电脑外表的喷涂工艺由模内贴膜(也称“模内漾膜”)工艺所代替,实现快速、环保、低碳的目的。单件产品涂层所采用的涂料一般可采用热固性树脂,因此往往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而覆膜改性工艺采用的膜基材由于须满足覆膜工艺的实施,只能是一种柔韧性材料,一般是采用常规热塑性材料,而热塑性材料在耐刮、耐热等性能是不如热固性树脂的,因此特别是高端产品,热塑性的柔性覆膜材料必须采用复合材料,通过表面改性才能达到要求。覆膜表面改性技术所用的膜基材料的表面处理手段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基膜本身的表层进行硬化,而基膜除表层外大部分维持基本不变化,以保持柔性,可用于覆膜工艺,另一类则是基膜的表面进行复合一薄层涂覆改性层。这与单工件涂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有表面固化涂层的复合基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设置在基膜上的固化涂层,其特别之处在于1、预聚物???????????????35?60重量份2、活性稀释剂??????????40—90重量份3、光引发剂????????????0.1—10重量份4、流平剂??????????????0.2—5重量份其中,预聚物是聚酯型预聚物、不饱和聚酯型预聚物、丙烯酸酯型预聚物、聚氨酯型预聚物、聚醚型预聚物中的一种以上,活性稀释剂是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和乙烯基醚活性稀释剂中的一种以上,光引发剂是乙酰氧型引发剂、可见光光引发剂、高分子光引发剂、水溶性光引发剂、双重引发体系引发剂中的一种以上,固...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表面固化涂层的复合基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设置在基膜上的固化涂层,其特别之处在于1、预聚物35-60重量份2、活性稀释剂40— 90重量份3、光引发剂O.1 —10重量份4、流平剂O. 2— 5重量份其中,预聚物是聚酯型预聚物、不饱和聚酯型预聚物、丙烯酸酯型预聚物、聚氨酯型预聚物、聚醚型预聚物中的一种以上,活性稀释剂是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和乙烯基醚活性稀释剂中的一种以上,光引发剂是乙酰氧型引发剂、可见光光引发剂、高分子光引发剂、水溶性光引发剂、双重引发体系引发剂中的一种以上,固化涂层的固化是使用电子束、Y射线、中子束或粒子束中的一种对固化涂层进行辐射交联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表面固化涂层的复合基膜,其特征在于预聚物是丙烯酸酯型预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表面固化涂层的复合基膜,其特征在于丙烯酸酯型预聚物是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中的一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表面固化涂层的复合基膜,其特征在于预聚物是环氧丙烯酸酯时,环氧丙烯酸酯是双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超丰俊湘任少东宋岱瀛黎华强王东勇陈慧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