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复合阻燃布,其具有共挤层,共挤层由上PE层、上EVOH层、尼龙层、下EVOH层、下PE层共挤而成;共挤层的下PE层通过第一胶层连接有PET层,PET层通过第二胶层连接铝箔层,铝箔层通过第三胶层连接玻璃纤维层。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PET层的一面涂上第二胶层后进入烘箱,取出后将铝箔层复合在第二胶层上;B.在PET层另一面第一胶层后进入烘箱,取出后将共挤层复合在第一胶层上;C.在铝箔层的另一面涂上第三胶层后进入烘箱,取出后将玻璃纤维层复合在第三胶层上,再进入烘箱烘干,最后收卷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成本较低、生产工艺简便,且不影响阻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燃布以及阻燃布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阻燃布一般采用腈氯纶或芳纶,腈氯纶和芳纶的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阻燃布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便、生产成本低的高阻复合阻燃布,并提供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阻复合阻燃布,其具有共挤层,所述的共挤层由上PE层、上EVOH层、尼龙层、下EVOH层、下PE层共挤而成,所述的上PE层、上EVOH层、尼龙层、下EVOH层、下PE层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共挤层的下PE层通过第一胶层连接有PET层,所述的PET层通过第二胶层连接铝箔层,所述的铝箔层通过第三胶层连接玻璃纤维层。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为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所述的第三胶层为玻纤布胶A-901。进一步,所述的共挤层的厚度为18 80 iim,所述PET层的厚度为12 38 y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6. 5 50 ii m。上述高阻复合阻燃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PET层的一面涂上第二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60 120°C,加热20 25秒后取出,将铝箔层复合在第二胶层上;B.在PET层另一面第一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60 120°C,加热20 25秒后取出,将共挤层复合在第一胶层上;C.在铝箔层的另一面涂上第三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60 120°C,力口热45 55秒后取出,将玻璃纤维层复合在所述的第三胶层上,再进入烘箱烘干,最后收卷成型。优选的,在步骤C中,烘干温度为110 120°C,烘干时间为50秒。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采用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所述的第三胶层采用玻纤布胶A-90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生产成本较低、生产工艺简便,且不影响阻燃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高阻复合阻燃布,其具有共挤层1,所述的共挤层I由上PE层、上EVOH层、尼龙层、下EVOH层、下PE层共挤而成,所述的上PE层、上EVOH层、尼龙层、下EVOH层、下PE层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共挤层I的下PE层通过第一胶层2连接有PET层3,所述的PET层3通过第二胶层4连接铝箔层5,所述的铝箔层5通过第三胶层6连接玻璃纤维层7。所述的第一胶层2及第二胶层4为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所述的第三胶层6为玻纤布胶A-901。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是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有市售。玻纤布胶A-901是一种专门用于粘接玻璃纤维的粘合剂,亦有市售,溧阳市双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等厂家生产玻纤布胶A-901。优选的,共挤层的厚度为18 80 iim,所述PET层的厚度为12 38 y 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6. 5 50 ii m,共挤层、PET层、铝箔层的厚度控制在上述范围之内都是合理的,且能达到既节省材料、又达到复合一定的强度、阻燃性的目的。上述高阻复合阻燃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PET层的一面涂上第二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60°C,加热23秒后取出,将铝箔层复合在第二胶层上,第二胶层采用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B.在PET层另一面第一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80°C,加热22秒后取出,将共挤层复合在第一胶层上,第一胶层采用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C.在铝箔层的另一面涂上第三胶层后进入烘箱,第三胶层采用玻纤布胶A-901,烘箱温度控制在90°C,加热55秒后取出,将玻璃纤维层复合在所述的第三胶层上,再进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15°C,烘干时间为50秒,最后收卷成型。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高阻复合阻燃布的组成及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但是生产工艺不同。高阻复合阻燃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PET层的一面涂上第二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90°C,加热22秒后取出,将铝箔层复合在第二胶层上,第二胶层采用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B.在PET层另一面第一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60°C,加热23秒后取出,将共挤层复合在第一胶层上,第一胶层采用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C.在铝箔层的另一面涂上第三胶层后进入烘箱,第三胶层采用玻纤布胶A-901,烘箱温度控制在85°C,加热45秒后取出,将玻璃纤维层复合在所述的第三胶层上,再进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10°C,烘干时间为50秒,最后收卷成型。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高阻复合阻燃布的组成及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但是生产工艺不同。高阻复合阻燃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PET层的一面涂上第二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120°C,加热21秒后取出,将铝箔层复合在第二胶层上,第二胶层采用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B.在PET层另一面第一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10(TC,加热25秒后取出,将共挤层复合在第一胶层上,第一胶层采用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C.在铝箔层的另一面涂上第三胶层后进入烘箱,第三胶层采用玻纤布胶A-901,烘箱温度控制在60°C,加热48秒后取出,将玻璃纤维层复合在所述的第三胶层上,再进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20°C,烘干时间为50秒,最后收卷成型。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高阻复合阻燃布的组成及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但是生产工艺不同。高阻复合阻燃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PET层的一面涂上第二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70°C,加热20秒后取出,将铝箔层复合在第二胶层上,第二胶层采用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B.在PET层另一面第一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120°C,加热20秒后取出,将共挤层复合在第一胶层上,第一胶层采用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C.在铝箔层的另一面涂上第三胶层后进入烘箱,第三胶层采用玻纤布胶A-901,烘箱温度控制在65°C,加热50秒后取出,将玻璃纤维层复合在所述的第三胶层上,再进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18°C,烘干时间为50秒,最后收卷成型。实施例五本实施例的高阻复合阻燃布的组成及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但是生产工艺不同。高阻复合阻燃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PET层的一面涂上第二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100°C,加热25秒后取出,将铝箔层复合在第二胶层上,第二胶层采用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B.在PET层另一面第一胶层后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110°C,加热24秒后取出,将共挤层复合在第一胶层上,第一胶层采用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C.在铝箔层的另一面涂上第三胶层后进入烘箱,第三胶层采用玻纤布胶A-901,烘箱温度控制在120°C,加热52秒后取出,将玻璃纤维层复合在所述的第三胶层上,再进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13°C,烘干时间为50秒,最后收卷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阻复合阻燃布,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共挤层,所述的共挤层由上PE层、上EVOH层、尼龙层、下EVOH层、下PE层共挤而成,所述的上PE层、上EVOH层、尼龙层、下EVOH层、下PE层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共挤层的下PE层通过第一胶层连接有PET层,所述的PET层通过第二胶层连接铝箔层,所述的铝箔层通过第三胶层连接玻璃纤维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阻复合阻燃布,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共挤层,所述的共挤层由上PE层、上EVOH层、尼龙层、下EVOH层、下PE层共挤而成,所述的上PE层、上EVOH层、尼龙层、下EVOH层、下PE层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所述共挤层的下PE层通过第一胶层连接有PET层,所述的PET层通过第二胶层连接铝箔层,所述的铝箔层通过第三胶层连接玻璃纤维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复合阻燃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为EF2072A/EF2072B复合胶层,所述的第三胶层为玻纤布胶A-90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阻复合阻燃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挤层的厚度为18 80 μ m,所述PET层的厚度为12 38 μ 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6. 5 50 μ m。4.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高阻复合阻燃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戎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洋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