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2115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0:12
一种夹具,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基架;与所述基架配接并用于支撑所述基架的支杆组件;设于所述基架上的定导轨;设于所述第一端部或定导轨上的定钳口;与所述定导轨滑动配接且一端设置有动钳口的动导轨;与所述基架配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导轨相对于定导轨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供操作者操作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通过第一枢轴枢转连接于所述支杆组件上。该夹具具有较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木工机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操作省力、稳定性高的夹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台虎钳安装在钳工台上,用来装夹被加工工件,便于钳工对工件进行锉、锯 等手工或机械加工。但是其夹紧大都采用丝杠螺母结构,不能快速夹紧和锁紧。针对上述问题,该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做了很多改进。设计了可实现快速装夹的木 工夹具,该木工夹具包括基架、支杆组件、导轨、定钳口、动钳口。基架上安装着快速驱动机 构。快速驱动机构包括以枢轴一安装在基架上的杠杆、枢转安装在杠杆下端的脚踏板、以枢 轴二安装在杠杆上端且带有凸块的推进臂、滑动设置于基架上的导向臂、设置在推进臂和 导向臂之间的拉簧、以及与凸块配合的凹槽,其中凹槽设置在所述动导轨上。在推进臂和基 架之间还设有压簧,初始状态下,上述压簧向上顶起凸块,但凸块仍处于与凹槽相脱离的状 态。工作时,操作者用脚往下踏动脚踏板,脚踏板便依次带动杠杆、枢轴二和推进臂,将推进 臂前推,推进臂前移时,因压簧的张力作用,推进臂的凸块会依次进入到动导轨上的凹槽, 并将动导轨向前推送一定距离。松开脚踏板时,在拉簧的作用下,推进臂后退,杠杆和脚踏 板复位,同时凸块与凹槽脱离。该夹具的脚踏板枢转安装于杠杆下端,使得操作者在操作时 施加于脚踏板上的力所产生的作用于杠杆上的有效力较小,因此,要使杠杆带动推进臂运 动,从而驱动动导轨运动所施加于脚踏板上的力较大,该夹具操作起来比较费力,而且当踩 踏脚踏板时,所施加的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较大,很容易推动夹具移动,因此该夹具稳定 性很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省力、方便的夹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夹具,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 二端部的基架;与所述基架配接并用于支撑所述基架的支杆组件;设于所述基架上的定导 轨;设于所述第一端部或定导轨上的定钳口 ;与所述定导轨滑动配接且一端设置有动钳口 的动导轨;与所述基架配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导轨相对所述定导轨移动的驱动机构;连接于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操作所述驱动机构的脚踏板;其中,所述脚踏板通过第一枢轴枢转连接 于所述支杆组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脚踏板通过第一枢轴枢转连接于所述 支杆组件上,当踩踏脚踏板时,施加于脚踏板上的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很小,不会推动夹 具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夹具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动导轨配合用于驱动所述动导轨运动的推进 臂,一端与所述推进臂枢转连接、另一端通过杠杆枢轴与所述基架枢转连接的杠杆,通过连 接件枢轴枢转连接于所述杠杆的连接件,且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二枢轴枢转连接于所述脚踏 板。优选的,所述脚踏板具有供操作者操作的脚踏部,所述第二枢轴位于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脚踏部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二枢轴位于所述支杆组件所形成的空腔内。优选的,所述杠杆与所述基架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杠杆枢轴和连接件枢轴之间。优选的,所述基架与所述杠杆之间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枢转连接于所述杠杆的导柱、滑动设置于所述基架的第一端部上的锁钮、 通过枢转连接于所述基架的摆动座、分别枢转连接于所述锁钮和所述摆动座的连杆,且所述摆动座上设有供所述导柱穿过的孔。优选的,所述支杆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架的第一端部上的第一、第二支杆和设置于所述基架的第二端部上的第三支杆,所述脚踏板枢转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杆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可折叠地设置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基架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穿过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基架的挡板的螺栓,与所述螺栓配合的旋钮,所述基架的挡板上设有所述螺栓穿过的长孔,所述旋钮具有穿过所述长孔使所述第一支杆相对于所述基架可折叠的第一位置和被所述挡板止挡使所述第一支杆被锁定于所述基架的第二位置。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可折叠地连接在所述基架上,当所述第一、第二支杆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三支杆作为搬运手柄。优选的,当提起夹具时,夹具的重心(G)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三支杆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区域内。优选的,所述第一枢轴设于所述支杆组件上靠近地面的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一枢轴低于所述基架。附图说明附图以及说明书中的相同的标号和符号用于代表相同的或者等同的元件。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夹具的工作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夹具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夹具的局部剖示图。图4是图3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锁紧机构处的局部立体放大图。图6是图5中锁紧机构处的主视图。图7是图1中夹具的左视图。图8是图1中夹具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15.基架 17.支杆组件 19.定导轨21.动导轨 23.定钳口 25.动钳口27.驱动机构 29.第一端部 31.第二端部33.挡板 35.第一夹持面 37.第二夹持面39.第三夹持面41.脚踏板 43.第一枢轴45.推进臂 47.杠杆 49.推进臂枢轴51.杠杆枢轴53.57.第二枢轴59.63.凹槽65.69.锁紧机构71.75.摆动座77.81.第一支杆83.87.枢轴89.93.螺栓95.99.支撑装置连接件枢轴55.连接件凸块61.弹性元件脚踏部67.空腔 导柱73.锁钮连杆79.弹簧第二支杆85.第三支杆螺栓91.固定装置旋钮97.长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具,现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夹具,包括基架15、与基架15配接并用于支撑基架15的支杆组件17、分别固定在基架15两侧的定导轨19、相对于定导轨19移动的动导轨21、以及定钳口 23、动钳口 25和安装在基架15上用于驱动动导轨21运动的驱动机构27。其中动导轨21沿着E方向滑动的设置在定导轨19上。基架15具有第一端部29和第二端部31,且第一端部29上还设有挡板33。定钳口 23固定设置在基架15的第一端部29上,另外,定钳口 23也可以设置在定导轨19上。定钳口 23具有第一夹持面35。动导轨21沿纵长方向延伸且具有相对的两端,动导轨21的一端上设置有动钳口 25,动钳口 25具有相背对的第二夹持面37和第三夹持面 39。另外,动导轨21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未图示),当动导轨2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夹持面37面对定钳口 23的第一夹持面35,此时动导轨21处于正装位置。另外,动导轨21还可以完全拉出后换一下方向插入定导轨19上,此时动导轨21 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动钳口 25的第三夹持面39面对定钳口 23的第一夹持面35,即动导轨 21处于反装位置,这样可以扩大该夹具的夹持范围。进一步参照图3、图4,驱动动导轨21运动的驱动机构27,连接于驱动机构27并用于操作驱动机构27的脚踏板41。脚踏板41通过第一枢轴43枢转连接于支杆组件17上。 如此设置,当施加于脚踏板41的力一定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驱动机构27驱动动导轨21 运动的力,提高了施加脚踏板41的力的有效率,因此该夹具操作起来很省力。另外当踩踏脚踏板时,施加于脚踏板上的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很小,不会推动夹具移动,从而大大提闻了夹具的稳定性。优选的,第一枢轴43低于基架15。优选的,第一枢轴43设于支杆组件17靠近地面的一端,如此设置,更加方便操作者操作。当然,第一枢轴43可以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具,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基架;与所述基架配接并用于支撑所述基架的支杆组件;设于所述基架上的定导轨;设于所述第一端部或定导轨上的定钳口;与所述定导轨滑动配接且一端设置有动钳口的动导轨;与所述基架配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导轨相对所述定导轨移动的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操作所述驱动机构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通过第一枢轴枢转连接于所述支杆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基架;与所述基架配接并用于支撑所述基架的支杆组件;设于所述基架上的定导轨;设于所述第一端部或定导轨上的定钳口;与所述定导轨滑动配接且一端设置有动钳口的动导轨;与所述基架配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导轨相对所述定导轨移动的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操作所述驱动机构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通过第一枢轴枢转连接于所述支杆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动导轨配合用于驱动所述动导轨运动的推进臂,一端与所述推进臂枢转连接、另一端通过杠杆枢轴与所述基架枢转连接的杠杆,通过连接件枢轴枢转连接于所述杠杆的连接件,且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二枢轴枢转连接于所述脚踏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具有供操作者操作的脚踏部, 所述第二枢轴位于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脚踏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轴位于所述支杆组件所形成的空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与所述基架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杠杆枢轴和连接件枢轴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与所述杠杆之间设有锁紧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枢转连接于所述杠杆的导柱、滑动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伦·布朗哈利·索默格雷厄姆·格哈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