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压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124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带压制机构,沿钢带的流向包括第一组压轮、第二组压轮和第三组压轮,每组压轮均包括底座、驱动链轮、滑块、滑座、调节手柄、上压轮、上压轮轴、下压轮轴和下压轮,所述滑块、上压轮轴和下压轮轴从上向下安装在滑座上,上压轮安装在上压轮上,下压轮安装在下压轮轴上,上压轮和下压轮上下相邻设置,驱动链轮安装在下压轮轴远离下压轮的一侧,调节手柄安装在滑座上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可以将钢带连续压制成横截面为“S”或“Z”型的机构,结构简单,压制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保护导管生产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钢带压制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电力、机械工程、公路、铁路等建设的发展,对于工程布线实现电力输送和电气控制中使用的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导管的需求越来越大。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导管的生产制造采用单根热镀锌钢带卷绕制成的可挠金属保护导管的方法,性能最为优越,成本低,性价比好。需要先将单根热镀锌钢带压制成一定的形状,一般的压制机构结构复杂,压制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带压制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带压制机构,沿钢带的流向包括第一组压轮、第二组压轮和第三组压轮,每组压轮均包括底座、驱动链轮、滑块、滑座、调节手柄、上压轮、上压轮轴、下压轮轴和下压轮,所述滑块、上压轮轴和下压轮轴从上向下安装在滑座上,上压轮安装在上压轮上,下压轮安装在下压轮轴上,上压轮和下压轮上下相邻设置,驱动链轮安装在下压轮轴远离下压轮的一侧,调节手柄安装在滑座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压轮的孔型为形,所述第二组压轮的孔型为“nJ”形,所述第一组压轮的孔型为“ ,,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可以将钢带连续压制成横截面为“S”或“Z”型的机构,结构简单,压制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同结构的三组压轮中一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组压轮的孔型结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组压轮的孔型结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组压轮的孔型结构。其中1、底座2、驱动链轮3、滑块4、滑座5、调节手柄6、上压轮7、上压轮轴 8、下压轮轴9、下压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如图1至4所示一种钢带压制机构,沿钢带的流向包括第一组压轮、第二组压轮和第三组压轮,每组压轮均包括底座1、驱动链轮2、滑块3、滑座4、调节手柄5、上压轮6、上压轮轴7、下压轮轴8和下压轮9,所述滑块3、上压轮轴7和下压轮轴8从上向下安装在滑座I上,上压轮6安装在上压轮轴7上,下压轮9安装在下压轮轴8上,上压轮6和下压轮9上下相邻设置,驱动链轮2安装在下压轮轴8上远离下压轮9的一侧,调节手柄5安装在滑座4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组压轮的孔型为形,所述第二组压轮的孔型为形,所述第一组压轮的孔型为“TA”形。所述三组压轮将单面已涂绝缘漆的热镀锌钢带连续压制成型,其成型后的钢带横截面为“S”型,再经过芯轴缠绕和两组定型轮的压制后形成螺旋套管。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带压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沿钢带的流向包括第一组压轮、第二组压轮和第三组压轮,每组压轮均包括底座、驱动链轮、滑块、滑座、调节手柄、上压轮、上压轮轴、下压轮轴和下压轮,所述滑块、上压轮轴和下压轮轴从上向下安装在滑座上,上压轮安装在上压轮上,下压轮安装在下压轮轴上,上压轮和下压轮上下相邻设置,驱动链轮安装在下压轮轴远离下压轮的一侧,调节手柄安装在滑座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带压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沿钢带的流向包括第一组压轮、第二组压轮和第三组压轮,每组压轮均包括底座、驱动链轮、滑块、滑座、调节手柄、上压轮、上压轮轴、下压轮轴和下压轮,所述滑块、上压轮轴和下压轮轴从上向下安装在滑座上,上压轮安装在上压轮上,下压轮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凤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德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