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仁作专利>正文

一种富硒对虾饲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1822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硒对虾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按比例称取富硒原料和饲料原料,分别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富硒原料与饲料原料按质量比为1:2~10混合:得富硒饲料混合物;将富硒饲料混合物球磨,使得终产物的产品粒度为纳米级;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得的产品,适用于富硒对虾的养殖,效果明显,对发展富硒对虾养殖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海产品养殖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对虾为一种重要的海水经济养殖种类。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对虾身体长而略侧扁,雌雄异体,成体蛙虾大于雄虾,体色也有所不同;中国对虾雌虾体色灰青,雄虾体色发黄。对虾体外包被着一层几丁质的外骨骼甲壳,它由其下方的表皮细胞分泌而成。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 22厘米,重约50 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 18厘米,重30 50克。对虾为广温广盐性海产动物。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身体分为头、胸和腹部,由20个体节组成。腹部较长,肌肉发达,分节明显。常栖于浅海海底。喜食底栖小型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也摄食海藻。对虾分布比较广泛,中国沿海均产,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及朝鲜半岛西部沿海。经济价值高,是中国沿海的主要养殖虾类。据悉,我国虽然有约20万顷(300万亩)的对虾养殖池,但我国对虾养殖的单产却很低,而作为虾池开发的海滩资源,如同其他资源一样,也是非常有限的,对虾养殖业发展到今天,下一步的关键在于提高单产和效益。因此改造“老化虾池”,也就是对老化虾池实施集约化改造,通过集约化改造,提高平均单产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对虾病害的流行已给养虾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虽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还未见大的病害,但还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由于抗生素药类的滥用,还来严重的后果,破坏了养殖生态环境,随着WTO的加入,国内外对于对虾产品的检验将会越来越严格。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对虾病害的控制,“以防为主”必须严格限制有关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的使用,养殖污水的管理,有效养殖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的对虾养殖行业,基本上依靠人工投饵。投饵应做到相对合理,既要满足对虾健康快速生长,又要兼顾水体环境。因此,投喂的饲料应挑选适合对虾高效增重、繁殖和抗病的种类。为减轻养殖过程中虾池的污染压力,提倡采用水中稳定性好的膨化沉性颗粒虾料。投饵量应严格控制,根据天气、水质、载虾密度及实际摄食量等因素灵活调整,做到少量多餐、科学投饵。养殖生产中常以检查饵料台不留残饵为原则。这样,一方面促进对虾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水体的污染程度。对虾肉质细嫩鲜美,近年来,我国市场对对虾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仅靠捕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仅采用天然饵料的养殖对虾生长缓慢,死亡率高,因此用配合饲料替代天然饵料养殖对虾是十分必要的。对虾养殖需于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水产养殖项目,且养殖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因而投资风险大,但其高利润还是其深深吸引养殖户,随着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上涨,由此带动了对虾养殖热的兴起。提高养殖海产品质量是当今养殖业的重点内容。螺旋藻是对虾饲料的一种常见成分,其是一种微型蓝藻,它不仅易于采收和保存,而且营养价值高,蛋白含量达60%以上,氨基酸组成合理,并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且具有增色作用的生物色素,特别是螺旋藻所含的蛋白种类是植物性蛋白,很易被对虾消化和吸收,用螺旋藻作配合饲料的蛋白源饲喂对虾,可以提高其生长率和饲料转换效率。富硒食品就是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品,一般分为地源硒富硒食品(又称天然富硒食品),外源砸富砸食品(也称人工有机砸食品)。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氢过氧化物或脂质过氧化物转变为水或各种醇类,消除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损伤;硒参与构成碘化甲状腺胺酸脱碘酶。硒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硒对结肠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其在机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烯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硒与维生素E、大蒜素、亚油酸、锗、锌等营养素具有协同抗氧化的功效,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时,硒具有减轻和缓解重金属毒性的作用。人体中硒主要从日常饮食中获得,因此,食物中硒的含量直接影响了人们日常硒的摄入量。自然环境的食品中,含硒丰富的食物有海鲜、蘑菇、鸡蛋、大蒜、银杏等。有效提高对虾体内的硒含量,能够达到食用者补硒的作用,同时对对虾的经济化养殖具有现实意义。另外,卵磷脂添加入动物饲料中具有促进生长、促进钙磷沉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加强体能和耐久力等多种生理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天然饲料添加剂。如果将它作为主要活性成分添加到对虾饲料中,会起到增产、增活的效果,目前国内尚无相关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研究为达到提高对虾自身的免疫力,且增强其富硒量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操作步骤①按比例称取下述富硒原料二氧化硒30 50份;壳聚糖2 25 ;葡萄糖8 25 ;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②按比例称取下述饲料原料鱼粉20 30份;酵母粉I 8份、芽孢杆菌粉I 8份、螺旋藻3 25份、大豆卵磷脂粉2 8份、贻贝粉2 8份、低聚壳聚糖2 8份、磷酸二氢1丐0. 5 2份、复合多维I 5份;复合多矿I 5份;充分搅拌混合均勻后备用;③将步骤①所述原料于光照下,25°C通风处放置48 72h后,按富硒原料与饲料原料质量比为1:5"15混合,得富硒饲料混合物;④将富硒饲料混合物球磨,球磨条件为按10 30 :1的质量比装入钢球和混合物;球磨转速设为300 450r/min,球磨时间为I 5h,使得终产物的产品粒度为纳米级;⑤造粒、挤条或压片成型,烘干制成对虾配合饲料。对于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方案中,较优的条件如下所述的富硒原料比例为二氧化硒4(T50份;壳聚糖5 15 ;葡萄糖8 15 ;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对于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方案中,较优的条件如下所述的饲料原料比例为鱼粉20 30份;酵母粉I 5份、芽孢杆菌粉I 5份、螺旋藻3 15份、大豆卵磷脂粉5 8份、贻贝粉5 8份、低聚壳聚糖5 8份、磷酸二氢钙I 2份、复合多维I 5份;复合多矿I 5份;充分搅拌混合均勻后备用。对于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方案中,较优的条件如下所述的富硒原料与饲料原料质量比为1:8 10。本专利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现有技术中得到启示,替换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及的等效成分,任何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所作出的适应性修改,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具体实施例方式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及的试剂均由商业途径获得或者常规方法制备。实施例1①按比例称取下述富硒原料二氧化硒50份;壳聚糖15 ;葡萄糖15 ;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②按比例称取下述饲料原料鱼粉25份;酵母粉3份、芽孢杆菌粉3份、螺旋藻10份、大豆卵磷脂粉5份、贻贝粉8份、低聚壳聚糖8份、磷酸二氢钙2份、复合多维I份;复合多矿I份;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③将步骤①所述原料于光照下,25°C通风处放置72h后,按富硒原料与饲料原料质量比为1:10混合,得富硒饲料混合物;④将富硒饲料混合物球磨,球磨条件为按10 :1的质量比装入钢球和混合物;球磨转速设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5h,使得终产物的产品粒度为纳米级;⑤造粒、挤条或压片成型,烘干制成对虾配合饲料。实施例2①按比例称取下述富硒原料二氧化硒45份;壳聚糖10 ;葡萄糖10 ;充分搅拌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硒对虾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①按比例称取下述富硒原料:二氧化硒30~50份;壳聚糖2~25;葡萄糖8~25;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②按比例称取下述饲料原料:鱼粉20~30份;酵母粉1~8份、芽孢杆菌粉1~8份、螺旋藻3~25份、大豆卵磷脂粉2~8份、贻贝粉2~8份、低聚壳聚糖2~8份、磷酸二氢钙0.5~2份、复合多维1~5份;复合多矿1~5份;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③将步骤①所述原料于光照下,25℃通风处放置48~72h后,按富硒原料与饲料原料质量比为1:5~15混合,得富硒饲料混合物;④将富硒饲料混合物球磨,球磨条件为:按10~30:1的质量比装入钢球和混合物;球磨转速设为300~450r/min,球磨时间为1~5h,使得终产物的产品粒度为纳米级;⑤造粒、挤条或压片成型,烘干制成对虾配合饲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仁作
申请(专利权)人:洪仁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