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电动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1634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7:07
直线电动机系统。可抑制系统的长大化并确保行程。具有多个直线电动机的直线电动机系统,其具有:第1直线电动机,其具有第1固定部和第1可动部;第1直线编码器,其具有设置在第1固定部和第1可动部的一方的第1直线刻度和设置在另一方并检测第1直线刻度的第1检测部;第2直线电动机,其具有设置在第1可动部上的第2固定部和第2可动部;第2直线编码器,其具有设置在第2固定部和第2可动部的一方的第2直线刻度和设置在另一方并检测第2直线刻度的第2检测部;以及伺服放大器,其根据第1检测部和第2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第1直线电动机和第2直线电动机的驱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线电动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直线电动机系统。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直线电动机系统,该直线电动机系统具备直线电动机,其具 有可动部和固定部;以及直线编码器,其在固定部侧具有刻度,在可动部侧具有检测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60209号公报(图1、图2)在上述直线电动机系统中,需要设置与行程相应的固定部,因此,在需要较长的行 程的情况下,直线电动机本身的全长变长,存在系统变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系 统变长并确保行程的直线电动机系统。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具有多个直线电动机的直 线电动机系统,该直线电动机系统具有第I直线电动机,其具有第I固定部和第I可动部; 第I直线编码器,其具有设置在所述第I固定部和所述第I可动部中的一方的第I刻度、以 及设置在另一方并检测所述第I刻度的第I检测部;第2直线电动机,其具有设置在所述第 I可动部的第2固定部和第2可动部;第2直线编码器,其具有设置在所述第2固定部和所 述第2可动部中的一方的第2刻度、以及设置在另一方并检测所述第2刻度的第2检测部; 以及电动机控制装置,其根据所述第I检测部和所述第2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I 直线电动机和所述第2直线电动机的驱动。根据本技术的直线电动机系统,能够抑制系统的长大化并确保行程。附图说明图1是表一个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系统的外观和系统结构的图。图2是比较具有相同行程的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系统与单一的直线电动机而 示出的图。图3是比较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系统与单一的直线电动机各自缩短为最短后 的全长而示出的图。图4是比较各转换器的输入输出信号而示出的图。图5是比较与两个直线电动机分别对应的节距、分割数以及分辨率而示出的图。图6是示出使第I可动部和第2可动部同时在相同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与同时在相 反方向移动的情况的图。标号说明1:第I直线电动机;2 :第2直线电动机;3 :第I转换器(第I信号处理部);4 :第2 转换器(第2信号处理部);5 :伺服放大器(电动机控制装置);11 :第I固定部;12 :第I可动部;13 :第I直线刻度(第I刻度);14 :第I检测部;15 :第I直线编码器;21 :第2固定部; 22 :第2可动部;23 第2直线刻度(第2刻度);24 :第2检测部;25 :第2直线编码器;100 直线电动机系统;200 :单一的直线电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直线电动机系统的结构>图1是表不一个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系统的外观和系统结构的图。在该图1所示的例中,直线电动机系统100具有两个直线电动机1、2、两个转换器3、4、以及I个伺服放大器5。在该例中,两个直线电动机1、2的各部分的结构、尺寸设定完全相同,分别具有固定部11、21和可动部12、22。在该例中,没有特别详细地图示,固定部11、21侧作为电枢发挥作用,可动部12、22侧作为磁场发挥作用。另外,不限于该例,固定部11、21和可动部12、 22也可以彼此具有相反的作用。从后述的伺服放大器5分别向各固定部11、21提供控制电力,由此,控制各可动部12、22,以便沿着对应的固定部11、21的长边方向分别进行直线往返移动。而且,关于两个直线电动机1、2,在各自的长边方向(可动部12、22的移动方向)互相平行的状态下,在一方的可动部12上固定地连接另一方的固定部21。以下,适当地将具有连接的可动部12的一侧的直线电动机I记载为“第I直线电动机1”,将具有连接的固定部21的一侧的直线电动机2记载为“第2直线电动机2”。此外,将构成第I直线电动机I 的固定部和可动部记载为“第I固定部11”和“第I可动部12”,将构成第2直线电动机2 的固定部和可动部记载为“第2固定部21”和“第2可动部22”。此外,各直线电动机1、2分别具有直线编码器15、25,直线编码器15、25由在固定部11、21侧设置的直线刻度13、23和在可动部12、22侧设置的检测部14、24构成。各可动部12、22相对于对应的固定部11、21进行相对移动,由此,从各可动部12、22的检测部14、 24输出与各·自的相对位移量对应的相位的正弦波状的模拟信号(参照后述图4)。另外,第 I直线电动机I具有的直线编码器15相当于各权利要求记载的第I直线编码器的一例,构成该直线编码器15的直线刻度13和检测部14分别相当于各权利要求记载的第I刻度和第I检测部的一例。此外,第2直线电动机2具有的直线编码器25相当于各权利要求记载的第2直线编码器的一例,构成该直线编码器25的直线刻度23和检测部24分别相当于各权利要求记载的第2刻度和第2检测部的一例。另外,不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是在固定部 11、21侧设置检测部、在可动部12、22侧设置直线刻度的结构。两个转换器3、4分别输入对应的直线电动机1、2的检测部14、24检测到的模拟信号,将这些模拟信号转换为可由后述伺服放大器5读取且能够计测各直线电动机1、2的驱动位置的串行形式的数字信号。此外,这两个转换器3、4通过变更预定的参数,能够任意地设定信号的A/D转换处理中的分辨率(参照后述图4、图5)。以下,适当地将与第I直线电动机I对应的转换器3记载为“第I转换器3”,将与第2直线电动机2对应的转换器4记载为“第2转换器4”。另外,第I转换器3相当于各权利要求记载的第I信号处理部的一例,与第2直线电动机2对应的转换器4为第2转换器4,相当于各权利要求记载的第2信号处理部的一例。伺服放大器5具有CPU、RAM、ROM以及功率放大器等,根据从上述两个转换器3、 4输入的数字信号,计算各直线电动机1、2的驱动位置,综合这些位置信息来进行两个直线 电动机1、2的驱动控制。作为该驱动控制,具体而言,对该例中的各直线电动机1、2的电枢 即固定部11、21分别提供控制电力,由此,控制各可动部12、22,以便分别得到期望的推力、 移动速度以及位置。另外,该伺服放大器5相当于各权利要求记载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一 例。<系统的长度和可得到的行程>在以上那样构成的直线电动机系统100中,两个直线电动机1、2的连接体整体的 总行程S即第2可动部22相对于第I固定部11的可相对移动距离可以利用如图2 (a)所 示那样将各直线电动机1、2的可动部12、22的单独行程sl、s2相加而得的长度来得到。假 设要用单体的直线电动机200得到与该总行程S相同长度的行程,则需要图2 (b)所示的 较长的固定部211。但是,固定部11、21、211各自的整体的长度是不变的,因此,如图3 (b)所示,单体 的直线电动机200的整体的长度仍然较长而不变。但是,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直线电 动机系统100的直线电动机连接体1、2中,如图3 Ca)所示,使第I可动部12位于使两个 固定部11、21的两端对齐的位置,由此能够大幅缩短整体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即,由图3中 的比较可知,本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系统100能够抑制系统整体变长并确保较长的总行 程S。另外,在图示的例中,第I可动部12相对于第2固定部21固定在其长边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电动机系统,其具有多个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该直线电动机系统具有:第1直线电动机,其具有第1固定部和第1可动部;第1直线编码器,其具有设置在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1可动部中的一方的第1刻度、以及设置在另一方并检测所述第1刻度的第1检测部;第2直线电动机,其具有设置在所述第1可动部的第2固定部和第2可动部;第2直线编码器,其具有设置在所述第2固定部和所述第2可动部中的一方的第2刻度、以及设置在另一方并检测所述第2刻度的第2检测部;以及电动机控制装置,其根据所述第1检测部和所述第2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1直线电动机和所述第2直线电动机的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中克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