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钮装置及对讲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1353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钮装置及对讲机,其旋钮装置包括外旋钮(3)和用于套装在调节装置(1)外侧的内旋钮(2),所述外旋钮(3)套装在所述内旋钮(2)外侧,所述外旋钮(3)与所述内旋钮(2)间隙配合,所述内旋钮(2)上设有防止内旋钮(2)与外旋钮(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限位装置;其对讲机包括主体部(8)和上述旋钮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旋钮装置及对讲机能有效的保护内部的调节装置(1),避免调节装置(1)受到撞击而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钮装置及对讲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旋钮帽直接套装在编码器、电位器等调节装置的外侧,通过旋转旋钮帽可以带动内部的调节装置转动,从而实现调节。当旋钮帽受到冲击时,由于旋钮帽直接与调节装置接触,因此内部的调节装置也会受到冲击,容易损坏。现有的旋钮帽不能有效的保护内部的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旋钮帽不能有效的保护调节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护调节装置的旋钮装置及对讲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旋钮装置,包括外旋钮和用于套装在调节装置外侧的内旋钮,所述外旋钮套装在所述内旋钮外侧,所述外旋钮与所述内旋钮间隙配合,所述内旋钮上设有防止内旋钮与外旋钮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限位>J-U ρ α装直。在本技术所述的旋钮装置中,所述限位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内旋钮外壁上的凸块,所述外旋钮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的卡槽。在本技术所述的旋钮装置中,所述限位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内旋钮外壁上的卡槽,所述外旋钮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凸块。在本技术所述的旋钮装置中,所述外旋钮的顶部设有钮盖,所述钮盖与所述内旋钮的顶端之间有间隙。在本技术所述的旋钮装置中,所述外旋钮的底部设有弹簧。本实用型还提供了一种对讲机,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内设有调节装置,所述对讲机还包括旋钮装置,所述旋钮装置包括外旋钮和套装在所述调节装置外侧的内旋钮,所述外旋钮套装在所述内旋钮外侧,所述外旋钮与所述内旋钮间隙配合,所述内旋钮上设有防止内旋钮与外旋钮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限位装置。在本技术所述的对讲机中,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外旋钮插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在本技术所述的对讲机中,所述安装座为环形的柱体,所述外旋钮底部设有与所述柱体对应的环形槽。在本技术所述的对讲机中,所述外旋钮的底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挡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外旋钮上。在本技术所述的对讲机中,所述外旋钮的底部设有弹簧,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凸台,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挡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凸台上。实施本技术的旋钮装置及对讲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置有限位装置,内旋钮和外旋钮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转动外旋钮时可带动内旋钮转动,从而带动调节装置转动,实现调节。外旋钮与内旋钮之间间隙配合,因此外旋钮可以轴向自由移动,当外旋钮受到冲击时,外旋钮可以直接与安装旋钮装置的机壳接触,例如对讲机的主体部,内旋钮不会受到冲击,内部的调节装置也不会受到冲击,避免受损。本技术旋钮装置及对讲机能有效的保护内部的调节装置,避免调节装置受到撞击而损坏。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旋钮装置的零件爆炸示意图;图2是旋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外旋钮受撞击时旋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内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外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旋钮装置包括外旋钮3和内旋钮2。其中内旋钮2用于套装在调节装置I外侧,调节装置I可随内旋钮2 —起转动,调节装置I可以是编码器或电位器等装置。外旋钮3套装在内旋钮2外侧,内旋钮2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保证内旋钮2与外旋钮3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即转动外旋钮3时,内旋钮2也会随之转动。外旋钮3和内旋钮2之间是间隙配合的,因此外旋钮3轴向移动时不会与内旋钮2接触。当外旋钮3受到冲击时,外旋钮3轴向移动,会与安装旋钮装置的机壳接触,例如对讲机的主体部8,内旋钮2不会受到冲击,内部的调节装置I也不会受到冲击,避免受损。如图4、图5所示,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装置为凸块4,凸块4设置在内旋钮2的外壁上,相应的在外旋钮3的内壁上设有卡槽5,通过卡槽5与凸块4配合,可以防止外旋钮3和内旋钮2发生相对转动。除了凸块4外,限位装置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将内旋钮2的外壁设置成非圆柱体,例如棱柱等,相应的外旋钮3的内壁也设置成棱柱。限位装置也可以是卡槽5,卡槽5设置在内旋钮2的外壁上,相应的在外旋钮3的内壁上设有凸块4,通过卡槽5与凸块4配合,可以防止外旋钮3和内旋钮2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的,外旋钮3的顶部设有钮盖7,起到遮挡保护的作用,钮盖7与内旋钮2的顶部有间隙,避免轴向移动时与内旋钮2接触。进一步的,外旋钮3的底部设有弹簧6,当外旋钮3发生轴向移动时,弹簧6可以发生形变,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提供使外旋钮3回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对讲机,对讲机包括主体部8和旋钮装置。主体部8内设有调节装置1,调节装置I可以是编码器或电位器等装置。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I部分伸出主体部8,并通过螺母9限位。外旋钮3套装在内旋钮2外侧,内旋钮2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保证内旋钮2与外旋钮3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即转动外旋钮3时,内旋钮2也会随之转动。外旋钮3和内旋钮2之间是间隙配合的,因此外旋钮3轴向移动时不会与内旋钮2接触。当外旋钮3受到冲击时,外旋钮3轴向移动,会与对讲机的主体部8接触,内旋钮2不会受到冲击,内部的调节装置I也不会受到冲击,避免受损。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装置为凸块4,凸块4设置在内旋钮2的外壁上,相应的在外旋钮3的内壁上设有卡槽5,通过卡槽5与凸块4配合,可以防止外旋钮3和内旋钮2发生相对转动。除了凸块4外,限位装置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将内旋钮2的外壁设置成非圆柱体,例如棱柱等,相应的外旋钮3的内壁也设置成棱柱。限位装置也可以是卡槽5,卡槽5设置在内旋钮2的外壁上,相应的在外旋钮3的内壁上设有凸块4,通过卡槽5与凸块4配合,可以防止外旋钮3和内旋钮2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的,在主体部8上设有安装座10,外旋钮3插装在该安装座10上。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座10为环形的柱体,外旋钮3底部设有与该柱体对应的环形槽,柱体插入该环形槽内。进一步的,外旋钮3的底部设有弹簧6,弹簧6的两端分别抵挡在安装座10和外旋钮3上,当外旋钮3发生轴向移动时,弹簧6可以发生形变,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提供使外旋钮3回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当外旋钮3受到碰撞时,外旋钮3向主体部8方向移动,弹簧6压缩,碰撞消除时,在弹簧6的作用下,外旋钮3向外伸出,方便操作。进一步的,在环形槽内设有凸台,弹簧6的两端分别抵挡在安装座10和凸台上,这样设置可将弹簧6隐藏在内部,便于对弹簧6定位,结构更加紧凑。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旋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旋钮(3 )和用于套装在调节装置(I)外侧的内旋钮(2 ),所述外旋钮(3 )套装在所述内旋钮(2 )外侧,所述外旋钮(3 )与所述内旋钮(2 )间隙配合,所述内旋钮(2)上设有防止内旋钮(2)与外旋钮(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限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旋钮(3)和用于套装在调节装置(1)外侧的内旋钮(2),所述外旋钮(3)套装在所述内旋钮(2)外侧,所述外旋钮(3)与所述内旋钮(2)间隙配合,所述内旋钮(2)上设有防止内旋钮(2)与外旋钮(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限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红周镗匡坤山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