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导光装置,包括一导光单元以及至少一吸盘单元。导光单元具有至少一导光结构。吸盘单元固设于导光单元。借此使用者可透过吸盘单元而轻易将导光装置吸附于一物体上或由一物体上拆卸,如此可重复吸附、拆卸使用的导光单元,不仅提升使用效能还可增进使用者生活上的使用便利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式导光装置
本技术关于一种导光装置,特别关于一种可移动式导光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光学领域的科技不断进步,市场上已发展出各种具有不同导光功能 的导光组件,可广泛地应用于不同领域,例如电子产品、建筑装潢等领域的需求。然而,已知 技术的导光装置皆为固定式,而无法让使用者重复拆卸来使用,因而降低其使用效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导光装置,方便使用者重复拆卸使用,进而提升使用 效能,是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重复拆卸使用的可移动式导光装置。本技术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导光装置包括一导光单元以及至少一吸盘单元。导 光单元具有至少一导光结构。吸盘单元固设于导光单元。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导光单元还包括一第一透光膜及一第二透光板,其中第一透 光膜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第二透光板邻接于第一透光膜的第一侧,导光 结构设置于第一透光膜的第二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导光单元还包括一第三透光板,第三透光板邻接于第一透光 膜的第二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导光单元还包括一第二透光膜,第二透光膜邻接于第一透光 膜的第二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导光单元用于导引太阳光。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导光单元具有至少一孔洞,吸盘单元穿设于导光单元的孔洞。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导光单元具有四个孔洞设置邻近于导光单元的四个角落处, 且吸盘单元为四个,分别穿设于导光单元的孔洞。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各吸盘单元包含一吸盘座、一密封轴件、一弹簧、一按压件以 及一限位件,吸盘座具有一第一中空轴部,密封轴件穿设中空轴部,弹簧套设密封轴件,按 压件锁合于密封轴件并抵靠弹簧,限位件具有一第二中空轴部,限位件以第二中空轴部套 设按压件、弹簧、密封轴件而锁合于吸盘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密封轴件还具有一垫片抵靠吸盘座的一内缘。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可移动式导光装置吸附于一窗户上。承上所述,在本技术的可移动式导光装置中,吸盘单元设置于导光单元上,使 用者可藉由吸盘单元而轻易将导光装置拆卸或吸附于一物体上,而能重复拆卸使用,进而 提升使用效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可移动式导光装置的示意图;图2A至图2E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导光单元具有多种变化态样的示意 图;图3A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吸盘单元的示意图;以及图3B是图3A所示的吸盘单元的一分解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可移动式导光装置ll、lla、llb、llc :导光单元111 :孔洞112:第一透光板112c:第二透光板113、113a、113b、113c :导光结构114c:第一透光膜115c :第三透光板12 :吸盘单元121 :吸盘座1211 :第一中空轴部1212 :软质组件122 :密封轴件1221 :垫片1222 :头部123 :弹簧124 :按压件125:限位件1251 :第二中空轴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可移动式导光装置, 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组件符号加以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可移动式导光装置I的示意图,可移动式导 光装置I包括一导光单元11以及至少一吸盘单元12,吸盘单元12固设于导光单元11。此 处是以可移动式导光装置I具有四个吸盘单元12为例,导光单元11具有四个孔洞111设 置邻近于导光单元11的四个角落处,且所述吸盘单元12分别穿设于导光单元11的所述孔 洞111。本实施例不限制可移动式导光装置I的应用物体,其可例如透过吸盘单元12吸附 于一玻璃或其它物体上。并且导光单元11可用于导引太阳光、灯光或其它光线,此处是以 导引太阳光为例。另外,为增加应用性,导光单元11的一表面可具有至少一图纹或至少一 颜色,本实施例不限制图纹与颜色的态样。本技术实质上不限制导光单元11的态样,以下是以图2A至图2E举例说明。如图2A所示,导光单元11是一板状的第一透光板112,透光板的材质可例如是玻 璃或其它透光材料。导光单元11的一导光结构113是设置于第一透光板112的任一侧。 于此,导光结构113是以锯齿状为例,且锯齿状的剖面是以三角形为例,但其也可根据需要 而改变,例如至少其中一部分的三角形改变为弧形、或多边形等等。并且三角形的任一角度 可根据导光的需求而改变,此处并不加以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导光结构113与第一透光板 112是一体成型。如图2B所示,导光单元Ila的一导光结构113a是以多边形为例。如图2C所不,导光单兀Ilb具有多个导光结构113b,且导光结构113b分别设置于 第一透光板112的相对两侧。如图2D所示,导光单元Ilc包含一第一透光膜114c及一第二透光板112c,其中第 一透光膜114c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第二透光板112c邻接于第一透光膜 114c的第一侧,导光结构113c设置于第一透光膜114c的第二侧。如图2E所示,导光单元Ilc还包含一第三透光板115c,第三透光板115c邻接于第 一透光膜114c的第二侧,并且导光结构113c位于第一透光膜114c与第三透光板115c之 间。另外,在其它态样中,第三透光板115c可用一第二透光膜(图未示)取代,使导光单元更 薄、轻。另外,图3A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吸盘单元12的示意图,图3B为吸盘 单元12的一分解示意图,但需注意者,图中所示的吸盘单元12仅为举例说明,非用以限制 本技术。如图3A及图3B所示,吸盘单元12包含一吸盘座121、一密封轴件122、一弹簧 123、一按压件124以及一限位件125。吸盘座121具有一第一中空轴部1211以及一软质组 件1212,第一中空轴部1211连接于软质组件1212。密封轴件122穿设第一中空轴部1211, 并且密封轴件122更具有一垫片1221抵靠吸盘座121的一内缘,特别是软质组件1212的内 缘,另外,垫片1221也抵靠密封轴件122的一头部1222。弹簧123套设密封轴件122。按 压件124锁合于密封轴件122并抵靠弹簧123。限位件125具有一第二中空轴部1251,限 位件125是以第二中空轴部1251套设按压件124、弹簧123、密封轴件122而锁合于吸盘座 121,例如是锁合于吸盘座121的第一中空轴部1211外周缘的螺纹。当使用者欲将导光单元11 (如图1所示)固定于窗户上时,将吸盘单元12朝向窗 户挤压,此时,垫片1221抵靠吸盘座121的内缘而使吸盘座121的软质组件1212内形成低 气压状态(可近于真空)而达到吸附效果。当使用者欲将导光单元11 (如图1所示)从窗户 移除时,需先将吸盘单元12从窗户上卸下,首先,先握住限位件125然后按压此按压件124, 此时,按压件124会于限位件125的第二中空轴部1251移动而向下挤压弹簧123、密封轴 件122,因密封轴件122被向下挤压而使得密封轴件122的头部1222、垫片1221稍微离开 吸盘座121的内缘,使得吸盘座121的软质组件1212内的气压增加,因而使吸盘单元12失 去吸附作用而可轻易从窗户上卸下。综上所述,在本技术的可移动式导光装置中,吸盘单元设置于导光单元上,使 用者可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式导光装置,包括:一导光单元,具有至少一导光结构;以及至少一吸盘单元,固设于所述导光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宗,林品玄,陈布伦,蔡佩蒨,刘开平,
申请(专利权)人: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