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103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外壳(10),外壳(10)具有进风口以及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运动组件(30),第一运动组件(30)包括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处的第一挡风部(31),第一挡风部(31)具有向远离第一出风口方向运动以打开第一出风口的第一状态以及向靠近第一出风口方向运动以关闭第一出风口的第二状态。空调器包括前述的空调器室内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关闭出风口以确保外观一致且防止内部污染的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室内机一般的出风口位置都是在正面或侧面,且为开放式出风口。而如果整机关闭后出风口不能闭合,会破坏空调器室内机外壳的整体性,也会使外部杂质进入空调器室内机内部导致部件受到污染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关闭出风口以确保外观一致且防止内部污染的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外壳,外壳具有进风口以及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运动组件,第一运动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处的第一挡风部,第一挡风部具有向远离第一出风口方向运动以打开第一出风口的第一状态以及向靠近第一出风口方向运动以关闭第一出风口的第二状态。进一步地,第一运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相对于外壳固定设置;以及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套设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和固定于第一挡风部上并与第一齿轮相哨合的第一齿条,第一齿条沿竖直方向设置。进一步地,第一运动组件还包括电机支架,固定于外壳的内部,电机支架具有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的导风口,第一电机固定于电机支架上;以及导风板组件,设置于电机支架的导风口处,导风板组件包括固定于电机支架上的导风板支架和可转动地设置于导风板支架上的第一导风板。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位于外壳的下部;外壳还具有位于外壳顶部的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运动组件,第二运动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出风口处的第二挡风部,第二挡风部具有向远离第二出风口方向运动以打开第二出风口的第三状态以及向靠近第二出风口方向运动以关闭第二出风口的第四状态。进一步地,第二运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机,固定于第二挡风部上;以及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套设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和相对于外壳固定设置并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进一步地,第二运动组件还包括出风口支架,出风口支架固定于外壳的内壁上,第二齿条固定于出风口支架上。进一步地,第二挡风部包括两个支板,可滑动地对置在第二出风口处,并分别与两个第二电机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以及挡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板之间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进一步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热交换器,为平板状结构并固定于进风口处;离心风机组件,位于热交换器背向进风口的一侧;第一贯流风叶,横置于外壳内并靠近第一出风口设置;以及第二贯流风叶,横置于外壳内并靠近第二出风口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为前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运动组件,运动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的挡风部,挡风部具有向远离出风口方向运动以打开出风口的第一状态以及向靠近出风口方向运动以关闭出风口的第二状态,使挡风部可以起到关闭出风口的功能,保持空调器室内机外壳的整体性,同时防止外部的杂质进入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内部,避免内部的部件受到污染或损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轴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打开的平面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关闭的平面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图;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空调器室内机的B处放大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二运动组件爆炸图;图7示出了根据图4的空调器室内机的A处放大图;图8示出了根据图7的A处放大图的一个角度的爆炸图;图9示出了根据图7的A处放大图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制冷模式下出风流场的截面图;以及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制热模式下出风流场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1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外壳10、热交换器40、离心风机组件50、第一运动组件30、加热元件80以及第一贯流风叶70。外壳10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位于外壳10的下部,第一出风口沿水平方向设置。结合参见图1至图3,外壳10包括上部壳体11以及底座组件12。第一出风口由上部壳体11与底座组件12之间的缝隙形成,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的多方向送风。结合参见图4,底座组件12包括底座支架121以及底座122,其中底座支架121位于底座122的后侧。底座组件12可以起到支撑、接排水以及放置电控装置的作用。结合参见图4至图6,第一贯流风叶70横置于外壳10内的下部并靠近第一出风口设置,加热元件80位于第二贯流风叶60上方。第一运动组件30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处,第一运动组件30包括第一挡风部31、第一电机32以及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33。其中第一挡风部31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处,该第一挡风部31具有向远离第一出风口方向运动以打开第一出风口的第一状态以及向靠近第一出风口方向运动以关闭第一出风口的第二状态。第一电机32相对于外壳10固定设置,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33包括第一齿轮331和第一齿条332,其中第一齿轮331套设在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第一齿条332固定于第一挡风部31上并与第一齿轮331相哨合,第一齿条332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齿轮331 在第一电机32的驱动下沿竖直设置的第一齿条332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挡风部31沿竖直方向的上下滑动,实现第一挡风部31的升降功能。当第一挡风部31上升时,实现第一出风口送风,当第一挡风部31下降时,挡住第一出风口,使外壳10的外观成为一体。第一挡风部31的形状与第一出风口的形状相适应,使得第一挡风部31下降后能更好地遮挡住第一出风口。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穿过第一齿轮331的端部固定有第 ^簧36,以防止第一齿轮331脱落。当然,第一挡风部31沿竖直方向的上下滑动也可以通过其他机构的辅助来实现,例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液压机构等能够实现直线运动的机构都可以应用在本技术中。第一电机32固定于电机支架35上,电机支架35固定于外壳10的底座组件12上,电机支架35具有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的导风口,第一挡风部31设置在导风口外并位于第一出风口内,第一挡风部31上升时,导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第一挡风部31下降时,隔开导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电机支架35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一挡风部31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配合,起到平衡和限位第一挡风部31运动轨迹的作用。为了实现多角度送风,导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组件,该导风板组件包括固定于电机支架35上的导风板支架38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导风板支架38上的第一导风板34,第一导风板34通过第二电机37的驱动实现在导风口处的转动,以实现第一出风口的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具有进风口以及第一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运动组件(30),所述第一运动组件(30)包括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的第一挡风部(31),所述第一挡风部(31)具有向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方向运动以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状态以及向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方向运动以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林张玉忠陈国豪孟宪运丘晓宏文超韩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