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076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具有上集箱和下集箱,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之间通过数根水管连接,在所述上集箱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汽水挡板,当上集箱中的汽水混合流体行进时,让该汽水混合流体与汽水挡板产生冲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锅炉既不需要安装汽水分离器,又能获得所需的蒸汽干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
技术介绍
上下集箱之间用数根水管垂直连接构成罐体,一般采用这种构造的锅炉,如果水 管内的水位过高,水管内的沸腾会变得剧烈,蒸汽会和大量的水滴一起被排出上集箱,因而 无法获得较高干度的蒸汽;相反,如果水管内的水位过低,罐体出口的干度会得以提升,但 是水管的上部会因燃烧产生的热量影响出现过热、变形的问题。并且,一旦锅炉的燃烧负荷 发生变化,相应地水位也会发生变动,因此要想确保不仅蒸汽干度高,又不会发生过热的水 位显得相当困难。另外,炉内的蒸汽干度还受到水管内水(炉水)的浓缩情况的影响。随着蒸发过程 的进行,炉水不断浓缩,出现起泡的现象,受此影响,随蒸汽一起被排出锅炉的水滴量增加, 导致在相同水位的情况下干度进一步下降。以往的锅炉通过安装汽水分离器来应对上述问题。干度较低的蒸汽从上集箱流入 汽水分离器后,在汽水分离器中除去水分,即所谓的汽水分离。最后,通过汽水分离获得的 干度较高的蒸汽被供给至使用端。然而,汽水分离器本身存在加工难度大、加工完成后需要检查的部位多等问题,安 装到锅炉上后,会抬高锅炉的成本;相反如果不安装汽水分离器,又存在蒸汽干度达不到希 望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不需要安装汽水分离器,又能获得 希望干度的锅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具有上集箱和下集箱,所述上集箱和下集 箱之间通过数根水管连接,在所述上集箱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汽水挡板,当上集箱中的汽 水混合流体行进时,让该汽水混合流体与汽水挡板产生冲突。所述汽水挡板在上集箱的内部空间,与流出蒸汽的主蒸汽管的开口部分具有一定 间隔并成相对的状态安装。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在上集箱的内部空间中安装了汽水挡板。这样一来,汽水混合体中 的水分在向上行进的过程中,就会附着在汽水挡板上,并逐渐合为一体最终受重力作用而 落下,从蒸汽中不断被除去。2、汽水挡板位于上集箱的内部空间中,使得汽水混合流体无法朝主蒸汽管直线流 动,到达主蒸汽管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尤其是从水管向主蒸汽管想沿着竖直方向以直线、 或者接近于直线状态行进的汽水混合体,因为汽水挡板的存在,不得不绕开汽水挡板。受此 影响,汽水混合流体到达主蒸汽管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蒸汽中含有的水分会附着到上集箱内壁上,或是受重力作用而落下,由此很好地除去蒸汽中的水分。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锅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局部剖视)。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上集箱的内部构成的局部侧面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上集箱的平面图。图5为上集箱变形例的平面图。图6为传统锅炉结构的侧面图(局部剖视)。其中10-锅炉,20-罐体,30-燃烧器,40-耐火材料,50-外部水位检测装置, 60-给水泵,70-控制部,80-给水管;21-内包,21A-燃烧室,22-下集箱,22A-下集箱的内部空间,23-水管,23A-外侧 水管列,23B-内侧水管列,24-上集箱,24A-上集箱的内部空间,25-汽水挡板,81-主排水 管,82-主蒸汽管,83-降水管,84-浓缩排水管,85-浓缩排水阀,87a-上连通管87b_下连通 管,88-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锅炉具备罐体20、燃烧器30、耐火材料40、外部水 位检测装置50、给水泵60和控制部70。其中,罐体20由内包21、下集箱22、水管23、上集 箱24等部件构成。内包21是由板材加工而成的圆筒状部件,包在水管23的周围将该水管23与外部 隔离。下集箱22是中空环形筒状的构件,下集箱22上连接有给水管80,通过此给水管80 可以将锅炉用水供给至下集箱22。此外,下集箱22上还连接有主排水管81,此主排水管81 上装有主排水阀82,打开此主排水阀82,可以将下集箱22内部空间的炉水排出锅炉。这里 的炉水是指被导入罐体20内部(下集箱22、水管23等)的锅炉用水。此外,下集箱22上连接着水管23的下端。水管23与下集箱22和上集箱24分别 连通,是保存炉水的管状构件。通过燃烧器30的燃烧对水管23进行加热,水管23内部的 炉水会沸腾。本实施例中配置有数根水管23,在水管23的排列上,沿着距离罐体20中心 第I半径的第I圆周上配置了外侧水管列23A,沿着距离罐体20中心相比第I半径要小的 第2半径的第2圆周上配置了内侧水管列23B。但是,水管23的排列并非局限于外侧水管 列23A加内侧水管列23B两列这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单独I列或者3列以上的排列。另外,每根水管23的上端与上集箱24相连,水管23内沸腾产生的汽泡会和蒸汽 一起流入上集箱24。上集箱24与上述的下集箱22—样,是中空环形筒状的构件。在此将 以下说明中的上集箱24内部的中空空间称为上集箱24的内部空间24A。此内部空间24A 与水管23的开口部分23s连通,另外也与流出蒸汽的主蒸汽管83的开口部分83s连通。在 此将以下说明中的下集箱22内部的中空空间称为下集箱22的内部空间22A。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罐体20的构造是由下集箱22和上集箱24之间用多跟水管23垂直连接而成。本实施例中的上集箱24比下集箱22以及传统的上集箱24在Z方向上的尺寸设定的更大。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锅炉10,虽然不具备汽水分离器,但是将汽水分离器的汽水分离的功能通过上集箱24来实现。因此,上集箱24的内部空间24A,为了发挥汽水分离的功能,比下集箱22的内部空间22A在Z方向上的尺寸更大。如上所述,上集箱24的内部空间24A在Z方向上的尺寸变大,意味着从位于上集箱24底面的水管23的开口部分23s到连接在上集箱24顶部的主蒸汽管83的开口部分 83s的流路距离变大。而这2个开口部分之间(开口部分23s与开口部分83s之间)的流路距离的扩大,与实现汽水分离的功能密切关联。图6表示的是传统的上集箱。如图6所示,传统的上集箱24的内部空间24A在Z 方向上的尺寸与下集箱22的内部空间22A在Z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同。与此相比,本实施例中的上集箱24,如图2所示,其内部空间24的Z方向尺寸比下集箱22的要大得多。此上集箱24的内部空间24A的高度是指,蒸汽中包含的直径数十μ m的液滴与上升的蒸汽相对抗,受重力作用下降,最终与蒸汽实现分离的距离(时间)。例如,蒸汽的上升速度在O.1 O. 5m/ s e c左右时,获得希望干度所必需的上集箱24的内部空间24A的高度尺寸最低要200 mm。一般而言,上升的蒸汽速度越慢,上集箱24的内部空间24A的高度越高,汽水分离的性能越好。在本实施例中,上集箱24的内部空间24A的高度在200mm以下时,水滴从蒸汽中分离的时间不够,罐体20的出口处(开口部分83s)无法获得希望的蒸汽干度。相反, 上集箱24的内部空间24A的高度在700mm以上时,可以不受浓缩度影响而获得希望的干度。然而,通过对炉水浓缩度的合理控制,即使上集箱24的内部空间24A的高度在200mm 到700mm之间,也能获得希望的干度。由此,可以避免上集箱24的内部空间24A的高度在 700_以上时所带来的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具有上集箱(24)和下集箱(22),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之间通过数根水管(23)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集箱(24)的内部空间(24A)中设置有汽水挡板(25),当上集箱中的汽水混合流体行进时,让该汽水混合流体与汽水挡板(25)产生冲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松隆史田中孝典增田幸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浦工业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