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路及应用该油路的挖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011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润滑油路及应用该油路的挖掘机,属于工程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轮体、轮轴、左支座、右支座、进油孔和进油通道,轮体套设于轮轴上,并可绕轮轴转动,轮体上设有储油空间,左支座和右支座设于轮体的两侧,并与轮体滑动配合,左支座和右支座与轮体的接触面上设有油槽,进油孔设于左支座和/或右支座上,进油孔与油槽相通,进油通道的一端与油槽相连,另一端与储油空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和安装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油路及应用该油路的挖掘机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润滑油路,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油路及应 用该油路的挖掘机。
技术介绍
良好的润滑油路中的润滑油具有改善摩擦副的摩擦状态、降低摩擦阻力减缓磨 损、以及防锈、减振、密封、传递动力等作用。充分利用良好的润滑油路能显著提高机器的使 用性能和寿命并减少能源消耗。目前,挖掘机中的支重轮、导向轮的轮体与轮轴间的润滑油 路大多采用轴上开润滑油孔、润滑槽或轴套上开润滑槽的方式。在本技术之前,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这种润滑结构会削 弱轴的结构强度,导致轴断裂故障发生;同时这种润滑油路单一,润滑油不易循环,导致油 脂局部温度过高而受到破坏,失去粘性从而降低润滑效果。如图1中所示的润滑油路结构中,虽然在右支座4上开有进油孔5,润滑油能够从 进油孔5中直达右支座4和轮体I间的油槽7,进入轮体I和轮轴2间进行润滑。但该润滑 油路较为单一,润滑油不易在需润滑部件间循环,导致油脂易被破坏,失去粘性从而降低润 滑效果。另如图2中所示的结构中,在轮轴2上开有油孔21。这种润滑油路的结构不仅具 有润滑油路单一、不易循环的缺点,并且因为轮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油路,包括轮体(1)、轮轴(2)、左支座(3)、右支座(4)和进油孔(5),所述轮体(1)套设于所述轮轴(2)上,并可绕所述轮轴(2)转动,所述轮体(1)上与所述轮轴(2)的接触面上设有储油空间(6),所述左支座(3)和右支座(4)设于所述轮体(1)的两侧,并与所述轮体(1)滑动配合,所述左支座(3)和右支座(4)与所述轮体(1)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油槽(7),所述进油孔(5)设于所述左支座(3)和/或右支座(4)上,所述进油孔(5)与所述油槽(7)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1)上还设有进油通道(8),所述进油通道(8)的一端与所述油槽(7)相连,所述进油通道(8)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传宝于茂友孟祥琼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