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室减小的化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830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室减小的化油器,它包括化油器本体(1)和浮子盖(2),浮子盖(2)上连接有加速泵(14),腔体(17)的膜片(18)安装于顶杆(19)端部,顶杆(19)抵压于支架座组件(8)上;腔体(17)通过加速油道(24)与浮子室相连通,泵体(15)上还设有加速喷嘴(26);浮子(28)上设有缺口,浮子盖(2)上设有与针阀座连通的直管(32),化油器本体(1)上还设有加长拉线支架组件(4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速喷嘴位于主喷嘴的后方,因此加速泵的工作不会导致主喷嘴喷油量减少,加速效果好;化油器本体和浮子盖在安装螺堵的通孔的外侧设有凸台,密封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室减小的化油器,它包括化油器本体(1)和浮子盖(2),化油器本体(1)与浮子盖(2)之间设有浮子室,化油器本体(1)内设有喉管,喉管内设有安装于节气门轴(3)上的节气门(4),其特征在于:节气门轴(3)的一端安装有节气门悬架组件(5),节气门轴(3)的另一端设有支架座组件(8)和支架(9),支架座组件(8)上设有一压板(11),化油器本体(1)上还设有怠速调节螺栓(12)和加速泵微调螺栓(13),化油器本体(1)上还设置有位于节气门悬架组件(5)一侧的加长拉线支架组件(43);浮子盖(2)上连接有加速泵(14),加速泵(14)包括泵体(15)和泵盖(16),泵体(15)与浮子盖(2)连接,泵盖(16)与泵体(15)连接,且泵盖(16)与泵体(15)间形成腔体(17),腔体(17)内设有膜片(18),泵体(15)内安装有一顶杆(19),膜片(18)安装于顶杆(19)的端部,膜片(18)的两侧各设有一压片(20),膜片(18)与泵盖(16)之间设有一顶杆弹簧(21),顶杆弹簧(21)一端顶压于泵盖(16)上,一端顶压于膜片(18)外侧压片(20)上,顶杆(19)另一端贯穿泵体(15),且顶杆(19)此端端部外套有胶套(22),化油器本体(1)上设有与顶杆(19)配合的顶杆座(23),顶杆(19)穿过顶杆座(23)且此端端部抵压于压板(11)上;泵体(15)上还设有加速油道(24),腔体(17)通过加速油道(24)与浮子室相连通,且油道与腔体(17)间设有单向阀A(25),泵体(15)上还设有加速喷嘴(26),加速喷嘴(26)一端通向喉管,一端与腔体(17)相连,且加速喷嘴(26)与腔体(17)之间设有单向阀B(27),沿喉管内气流流向,所述加速喷嘴(26)位于主喷嘴(42)的后方;浮子盖(2)内设有浮子(28)、浮子针组件(29)和针阀座组件(30),浮子(28)与浮子针组件(29)通过浮子销(31)活动安装于浮子盖(2)上,所述浮子(28)上设有缺口,浮子针组件(29)顶压于针阀座组件(30)上,且浮子盖(2)上设有与针阀座组件(30)连通的直管(32);化油器本体(1)上还设有主量孔(33)、主空气量孔(34)、怠速量孔(35),主量孔(33)内设有主喷嘴(42),怠速量孔(35)外接有空气平衡管(36),主量孔(33)、主空气量孔(34)、怠速量孔(35)均与浮子室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平汪澜陈永秋杨平王朕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恒高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