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079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正方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夹紧装置,在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安装孔,在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夹紧导柱的夹紧装置,所述底板转动90度,四个夹紧装置位置与转动前四个夹紧装置所处位置相同。所述底板相邻两个角上的夹紧装置相互垂直,所述底板对角线相对两个角上的夹紧装置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柱装夹方式较为复杂,相对位置关系难以保证,影响加工成品率,同时拆卸导柱需在加工台面上完成,浪费了大量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夹持方便快捷,且稳定可靠的导柱装夹治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柱装夹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柱加工辅助用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导柱装夹治具。
技术介绍
在机械行业中,导柱被普遍的使用在各机械装置中,导柱需要对其端面和圆周面 进行加工,以满足使用的需要。目前的导柱装夹方式较为复杂,安装和拆卸都十分麻烦,影 响加工速度,并不能准确保证各位置关系尺寸,造成大量残次品的产生。另外拆卸导柱是在 加工台面上完成的,加工装置必须停机才可以进行拆卸,浪费了大量的加工时间,不能满足 大规模集成化加工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导柱装夹方式较为复杂,影响加工精度,同时拆卸导柱需在 加工台面上完成,浪费了大量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 简单,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夹持方便快捷,且稳定可靠的导柱装夹治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正方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夹紧 装置,在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安装孔,在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夹紧 导柱的夹紧装置,所述底板转动90度,四个夹紧装置位置与转动前四个夹紧装置所处位置 相同。前述的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相邻两个角上的夹紧装置相互 垂直,所述底板对角线相对两个角上的夹紧装置相互平行。前述的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在底板每个角上并排设置有两个夹紧装置。前述的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 在上夹紧块前端设置有上开口,在下夹紧块前端设置有下开口,所述上开口和下开口组成 夹持导柱圆周面的夹持缺口,所述上夹紧块后端和下夹紧块后端通过弹簧相连接,在上夹 紧块内开设有用于放置螺钉的开孔,所述开孔底部正对于弹簧。前述的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紧块上开设有由一组垂直面组 成的上开口,在下夹紧块前端设置有由一组垂直面组成的下开口。前述的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在下夹紧块侧面安装有一挡板,所述挡板 延伸到下开口侧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夹持装置可快速方便的夹持导柱,且 夹持缺口采用两组垂直面组成,四面保证定圆心,侧面档板定位置,这样不但保证在加工过 程中导柱不会移动,导柱加工精度大大提高。同时本技术中换出一把刀进行导柱的一 个步序加工完成后,底板可以旋转90度,将下一个加工台上的待加工导柱放置于加工位上 进行同步加工,刀具程序都是同样的,节省了换刀时间,而且一次性可以加工四件,通过底板转动,可保证加工装置无间断连接加工,提高了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导柱装夹治具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导柱装夹治具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包括正方形底板1、四个夹紧装置2,在正方形 底板I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安装孔3,在底板I的四个角上分别并排设置有两个用于 夹紧导柱的夹紧装置2,底板I相邻两个角上的夹紧装置2相互垂直,底板2对角线相对的 两个角上的夹紧装置2相互平行。底板I转动90度后,四个夹紧装置2位置与转动前四个 夹紧装置2所处位置相同。夹紧装置2包括上夹紧块4和下夹紧块5,在上夹紧块上开设有由一组垂直面8组 成的上开口 6,在下夹紧块5前端设置有由一组垂直面10组成的下开口 7。上开口 6和下 开口 7组成夹持导柱圆周面的夹持缺口 8,上夹紧块4后端和下夹紧块5后端通过弹簧相连 接,在上夹紧块4内开设有用于放置螺钉的开孔12,开孔12底部正对于弹簧,通过螺钉穿过 开孔12可将弹簧压紧,实现上夹紧块4和下夹紧块5连接的目的。在下夹紧块5侧面安装 有一挡板11,挡板11延伸到下开口 7侧面。导柱的圆周面通过两个夹紧装置2的夹持缺口 8进行夹持定位,且导柱的上下表 面的其中一个面被档块11挡住,这样导柱就被快速准确安装在导柱装夹治具上。在加工 时,由于夹持缺口 8采用两组垂直面组成,这样保证夹持定位的可靠及精准,在加工过程中 导柱不会移动,导柱加工精度大大提高。一个导柱其中一个步序加工完成后,底板I可以旋转90度,由于转动后的四个夹 紧装置2位置与转动前四个夹紧装置2所处位置相同,这样处于工作位的导柱可直接进行 加工,这样通过底板I转动可保证加工装置无间断连接加工,大大提高了机床利用律,提高 了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 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 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正方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夹紧装置,在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安装孔,在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夹紧导柱的夹紧装置,所述底板转动90度,四个夹紧装置位置与转动前四个夹紧装置所处位置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相邻两个角上的夹紧装置相互垂直,所述底板对角线相对两个角上的夹紧装置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在底板每个角上并排设置有两个夹紧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在上夹紧块前端设置有上开口,在下夹紧块前端设置有下开口,所述上开口和下开口组成夹持导柱圆周面的夹持缺口,所述上夹紧块后端和下夹紧块后端通过弹簧相连接,在上夹紧块内开设有用于放置螺钉的开孔,所述开孔底部正对于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紧块上开设有由一组垂直面组成的上开口,在下夹紧块前端设置有一组垂直面组成的下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在下夹紧块侧面安装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延伸到下开口侧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正方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夹紧装置,在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安装孔,在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夹紧导柱的夹紧装置,所述底板转动90度,四个夹紧装置位置与转动前四个夹紧装置所处位置相同。所述底板相邻两个角上的夹紧装置相互垂直,所述底板对角线相对两个角上的夹紧装置相互平行。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柱装夹方式较为复杂,相对位置关系难以保证,影响加工成品率,同时拆卸导柱需在加工台面上完成,浪费了大量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夹持方便快捷,且稳定可靠的导柱装夹治具。文档编号B23Q3/06GK202825349SQ2012205035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付强, 戴敏 申请人:昆山普达盛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柱装夹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正方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夹紧装置,在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安装孔,在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夹紧导柱的夹紧装置,所述底板转动90度,四个夹紧装置位置与转动前四个夹紧装置所处位置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戴敏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普达盛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