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020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1:16
一种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包括:主轴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上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活动连接;上述的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将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主轴组件设置为活动连接,这样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相对主轴组件是不固定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可相对主轴组件旋转或移动,当推拉式软轴向上、或向下推或拉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时,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可通过向上或向下旋转,适应推拉式软轴改变姿态,从而避免了推拉式软轴在端部的弯曲,提高了推拉式软轴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印刷电路板钻孔机用辅助设置,特别是涉及ー种印刷电路板钻孔机用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換机构。
技术介绍
为提高印刷电路板(PCB)上开孔的品质,印刷电路板(PCB)钻孔机一般都配备有压脚切换机构,并在该机构上配备有多个压脚,以便在钻不同大小的孔时。当需钻不同大小孔时,使用相应不同大小的压脚。为实现在不同压脚之间进行切換,需要设置驱动机构以驱动进行不同规格的压脚之间的切換。在压脚切換装置与驱动机构之间连接有推拉式软轴进行驱动传导,同时压脚切換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在印刷电路板上钻孔的主轴组件。一般情况下,驱动机构和主轴组件为固定连接,在印刷电路板(PCB)钻孔机工作时,压脚切換装置会相对主轴组件上下运动。因压脚切換装置相对主轴组件上下运动一定距离如AL=L1-L2,其中LI为压脚切換机构在非工作状态或复位状态,压脚切换装置与主轴组件之间的距离;L2为压脚切换机构在工作状态,压脚切換装置相对靠近主轴组件方向上运动后压脚切換装置与主轴组件之间的距离。由于压脚切換装置相对主轴组件上下运动导致连接在驱动机构与压脚切換装置之间的推拉式软轴在端部弯曲,软轴端部容易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推拉式软轴使用寿命的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同时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推拉式软轴使用寿命的压脚切換机构。一种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包括主轴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上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活动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之间通过设置旋转轴或旋转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包括气缸、与气缸连接的气缸支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缸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轴组件包括与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连接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中的轴件、及与所述轴件连接的轴承,所述轴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架为由所述气缸支架延伸形成的拐状件,所述旋转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轴上设置与所述旋转支架配合限位的限位台阶,所述旋转轴为中空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固定件穿过该旋转轴的中空结构固定在所述主轴组件上。一种压脚切换机构,包括主轴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上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并可相对主轴组件移动的压脚切換装置、连接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压脚切換装置的推拉式软轴,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之间通过设置旋转轴或旋转轴组件转动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上,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上设置有与旋转轴连接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轴组件包括与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连接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中的轴件、及与所述轴件连接的轴承,所述轴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包括气缸、与气缸连接的气缸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为为由所述气缸支架延伸形成的拐状件,所述旋转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轴上设置与所述旋转支架配合限位的限位台阶,所述旋转轴为中空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固定件穿过该旋转轴的中空结构固定在所述主轴组件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缸支架包括相对设置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连接所述第一、ニ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架由所述第一固定部处延伸形成,所述推拉式软轴与所述气缸的气缸杆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拉式软轴包括中空式推拉式软轴护管、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的中空结构中并沿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轴向运动的推拉式软轴芯轴、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端部的护管接头、及设置在推拉式软轴芯轴端部的芯轴接头,所述推拉式软轴芯轴贯穿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并穿过护管接头后与所述芯轴接头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芯轴接头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芯轴一端的第一芯轴接头、及相对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芯轴的另一端的第二芯轴接头;所述护管接头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一端的第一护管接头、及相对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另ー端的第二护管接头;所述压脚切換装置包括压脚底座、设置在所述压脚底座上的滑轨、及设置在所述滑轨上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板、及安装在所述滑板上多个规格不同的压脚;所述滑板为弧形滑板,所述滑轨与滑板相应设置为弧形滑轨;所述第一芯轴接头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第一护管接头与所述压脚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芯轴接头与气缸杆连接,所述第ニ护管接头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上述的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将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主轴组件设置为活动连接,这样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相对主轴组件是不固定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可相对主轴组件旋转或移动,当推拉式软轴向上、或向下推或拉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时,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可通过向上或向下旋转,适应推拉式软轴改变姿态,从而避免了推拉式软轴在端部的弯曲,提高了推拉式软轴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脚切换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脚切换机构的另ー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脚切换机构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在A-A方向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在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在I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ー实施例的压脚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式软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另ー实施例的压脚切换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压脚切换机构的另ー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脚切换机构的旋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及图10至图1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脚切换驱动机构100,包括主轴组件20、设置在主轴组件20上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活动连接。如图4至图7所示,进ー步,本实施例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转动连接。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之间设置有旋转轴30。如图10至图12所示,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之间也可通过设置旋转轴组件75转动连接。旋转轴30可设置在主轴组件20,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上加工出与旋转轴30配合的孔,以使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可绕该旋转轴30转动。也可以将旋转轴30固定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上,在主轴组件20上加工出与旋转轴相配合的孔,以便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可通过该旋转轴30转动相对主轴组件20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旋转轴30固定安装在主轴组件20上,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可绕该旋转轴30转动。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包括气缸42、与气缸42连接并固定气缸42的气缸支架44。气缸42与气压控制系统45连接,控制气缸42的进气,推动气缸杆422的伸出与缩回。本实施例中,气缸支架44包括相对设置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442、第二固定部444,及连接两端的第一、ニ固定部442、444的连接部446。第一固定部442与气缸42 —端固定连接。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包括:主轴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上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鸣朱加坤黎勇军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