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温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882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温的反应釜,包括顶部敞口的釜体,以及密封该釜体敞口的釜盖,还包括至少一组冷却管,所述至少一组冷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釜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控温的反应釜,通过在釜体内设置冷却管,且自下而上盘在釜体内形成冷却盘管,增加了其与反应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快地带走反应中产生的热量,即通过该冷却盘管来控制反应釜内的反应温度,防止釜体内温度过高而产生副反应或者产生副产物,进而有较好的反应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温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控温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反应爸用于PHB(poly-0-hydroxybutyrate,聚-β -轻丁酸)氧化反应等的时候,由于反应对温度敏感要求特别高,如若控制不好,容易产生副产物,从而导致转化率低;同时,由于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若温度控制不好,极易发生副反应,从而易产生危险,导致事故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的反应釜,通过对反应釜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反应釜在氧化反应过程中温度不易控制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可控温的反应釜,包括顶部敞口的釜体,以及密封该釜体敞口的釜盖,还包括至少一组冷却管,所述至少一组冷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釜体外。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自下而上盘在所述釜体内,形成冷却盘管。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盘在所述釜体中部。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对称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冷却管固定架,所述冷却盘管固定在所述冷却管固定架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还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前端伸入所述釜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控温的反应釜,通过在釜体内设置冷却管,且自下而上盘在釜体内形成冷却盘管,增加了其与反应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快地带走反应中产生的热量,防止釜体内部温度过高而产生副反应或者产生副产物,进而有较好的反应效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可控温的反应釜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控温的反应釜包括顶部敞口的釜体1,以及密封该釜体I敞口的釜盖2,本实施例中该反应釜还包括一组冷却管3,该组冷却管3自下而上地盘在釜体I内,且盘在釜体I中部,从而形成冷却盘管,本实施例中该冷却管3的进水口 31和出水口 32对称设置在釜体I外。本实施例中该冷却管3的进水口 31自釜体上部伸入并向下延伸,再自釜体I内靠 近底部位置开始向釜体I上部盘绕,并引出出水口 32,从而形成冷却盘管。当然本实施例该进水口 31与出水口 32也可不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该冷却管3 也可直接从釜体I底部开始盘绕。实施本实施例的可控温的反应釜时,可通过冷却管3的进水口 31注入冷却介质 (例如水),由于其自下而上地盘在釜体I内,其与反应物料的接触面积较大,可带走氧化反 应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并且,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控制冷却介质流入冷却管3内的流速和/或 流量来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即本实施例的反应釜通过冷却盘管3内的冷却介质来控制该 反应釜内温度,从而防止釜体内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或者产生副产物,进而保证有较好 的反应效果,且操作简单。进一步地,为了冷却管3能够稳固地盘在釜体I内,本实施例还在釜体I内对应于 冷却盘管的位置设置了固定架4,冷却盘管则固定在该固定架4上,且其使得冷却盘管与釜 体I内壁之间有间隔。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架4来固定冷却盘管,使得冷却盘管不紧贴釜 体I内壁,从而反应时物料与冷却盘管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进一步加快了冷却的 速度。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冷却管3也可设置两组或者两组以上。进一步地,为了实时监控反应釜内的温度,并根据温度来控制冷却管内冷却介质 的流量等,本实施例还在反应釜的釜体内设置了温度检测装置,该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温 度传感器或者温度计等。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采用了温度计5,该温度计5的前端伸入釜 体I内,用于检测釜体I内的温度。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温的反应釜,包括顶部敞口的釜体,以及密封该釜体敞口的釜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组冷却管,所述至少一组冷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釜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的反应釜,包括顶部敞口的釜体,以及密封该釜体敞口的釜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组冷却管,所述至少一组冷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釜体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自下而上盘在所述釜体内,形成冷却盘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温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奎张健荣何震曾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恒远晋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