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通过以在放电加工期间混杂下述几种供电状态的方式进行供电控制,分别抑制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的短路以及线电极断线,容易提高生产性,上述供电状态为:上侧供电状态,其仅由配置于被加工物上侧的上侧供电部向线电极施加高频脉冲电压;下侧供电状态,其仅由配置于被加工物下侧的下侧供电部向线电极施加高频脉冲电压;以及两侧供电状态,其由上侧供电部和下侧供电部这两者彼此同步地向线电极施加高频脉冲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电极放电加工机,其在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 产生放电,将被加工物加工成规定形状。
技术介绍
在线电极放电加工机中,向线电极施加高频脉冲电压,利用此 时在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产生的放电,每次少量地去除被加工物,将 该被加工物加工成规定形状。线电极一边利用上下一对的线电极导轨 向规定方向、例如垂直方向引导, 一边沿该方向移动,在该线电极的 周围,在加工被加工物的过程中供给加工液。例如,可以通过一边利 用数值控制使载置被加工物的工作台向规定方向移动,一边产生上述 放电,对被加工物进行精密加工。为了利用线电极放电加工精密且稳定地加工被加工物, 一边使 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的间隔落在规定范围内一边进行加工是很重要 的,如果线电极与被加工物短路,则因为不会产生放电,所以加工停 止。另外,在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存积加工碎屑等,会引起放电的集 中(以下称为"集中放电"),作为放电能量局部过大的结果,常常出 现线电极的断线(以下称为"线电极断线")。如果产生线电极断线, 则必须使线电极重新由线电极引导部引导,所以,生产性大幅降低。 因此,提出各种预防线电极断线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放电加工装置,其在被加工物的上方和下方,设置2个或2个以上用于从加工电源向线电极供 给脉冲电压的通电端子,同时在各通电端子与加工电源间设置通电切 换开关,每当从加工电源向1个通电端子施加连续的多个脉冲电压 时,切换控制上述通电切换开关。在该放电加工装置中,因为线电极 与被加工物间的放电位置,周期性地上下移动,所以即使通过大电流,线电极的发热也被抑制,而且,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的放电点也分散, 因此可以防止线电极断线。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线切割放电装置,其在被加 工物的上侧和下侧,设置用于向线电极供给加工脉冲的通电件,同时 分别在上侧通电件与被加工物之间,以及下侧通电件与被加工物之 间,单独设置加工用脉冲电源。在该线切割放电装置中,通过分别从 上侧通电件及下侧通电件,使脉冲电流非同步地流过线电极,防止放 电点的集中,作为其结果,防止线电极断线。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放电加工装置,其以位于 被加工物(加工片)的加工区域两端的方式,沿着线电极设置2个触 点,根据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的放电位置,向2个触点中的某一个或两个供给加工电流。在该电放电加工装置中,通过根据放电位置变更 应供给加工电流的触点,防止由集中放电引起的局部加热,作为其结 果,防止线电极断线。专利文献l:特开昭59 — 471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 — 975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公平6 — 616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 3中记载的各种电放电加工装置,均是用于防止线 电极断线而提高生产性,但为了提高线电极放电加工中的生产性,希 望在防止线电极断线的同时,防止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的短路。根据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等的实验,只要经由配置于被加工物的上方的通电端 子,以及配置于下方的通电端子中的任一个,向线电极施加数个脉冲 的电压,都可能产生上述短路。因此,仅通过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放电加工装置的方式, 交互地进行从一方的供电端子向线电极供电,或从另一方的供电端子 向线电极供电,无法有效地抑制上述短路。在以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 线切割放电装置的方式,在非同步地进行从一方的供电端子向线电极 供电,和从另一方的供电端子向线电极供电的情况下,或者,在以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电放电加工装置的方式,在根据放电位置,改变从 一方的供电端子向线电极供电,和从另一方的供电端子向线电极供电 的情况下,都是相同地,在这些供电方式中,无法有效地抑制上述短 路。因为如果线电极与被加工物短路,则不会产生放电,所以放电加 工本身停滞,平均加工速度降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线电极放 电加工机,其分别抑制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的短路,以及线电极断线, 易于提高生产性。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其一边向在被加 工物的板厚方向移动的线电极和前述被加工物之间供给加工液,一边 经由在前述被加工物的上下配置的一对供电部,向前述线电极施加高 频脉冲电压,利用在前述线电极与前述被加工物间产生的放电,对前 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具有主电源,其经由第l开关 元件部,向前述一对供电部中配置于前述被加工物上侧的上侧供电部 施加高频脉冲电压,并经由第2开关元件部,向配置于前述被加工物 下侧的下侧供电部施加高频脉冲电压;第1脉冲振荡器,其向前述第 1开关元件部供给用于控制该第1开关元件部的开闭动作的脉冲信 号;第2脉冲振荡器,其向前述第2开关元件部供给用于控制该第2 开关元件部的开闭动作的脉冲信号;存储部,其存储供电控制数据, 该供电控制数据规定前述第l开关元件部及前述第2开关元件部的各 自的开闭动作,以使下述状态混杂的方式进行供电控制上侧供电状 态,其仅由前述上侧供电部向前述线电极施加高频脉冲电压;下侧供 电状态,其仅由前述下侧供电部向前述线电极施加高频脉冲电压;以 及两侧供电状态,其由前述上侧供电部和前述下侧供电部这两者,彼 此同步地向前述线电极施加高频脉冲电压;以及脉冲振荡控制部,其 根据前述供电控制数据,控制前述第1脉冲振荡器及前述第2脉冲振 荡器各自的动作。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上述的上侧供电状态或下侧供电状态时,容易产生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的短路,但是,如果使该上侧供电状态与下侧供电状态交 互地出现,则因为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的放电点的位置,在被加工物 的板厚方向(厚度方向)变化,所以可以抑制集中放电的产生,防止 线电极断线。另外,在两侧供电状态时,因为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的 放电稳定,所以,可以防止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的短路。在本专利技术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中,因为脉冲振荡控制部根据供 电控制数据,分别控制第1脉冲振荡器及第2脉冲振荡器的动作,所 以在放电加工期间,可以使上侧供电状态、下侧供电状态及两侧供电 状态,以任意方式混杂。通过预先利用例如实验求得与预定的放电加 工条件等对应的适当的供电控制数据,并存储在存储部中,可以分别 抑制线电极与被加工物间的短路及线电极断线。因此,容易提高生产 性。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由图1所示的各个脉冲振荡器向第1开关元件部或 第2开关元件部供给的脉冲信号的波形,和向线电极的供电状态间的 关系的概略图。图3是概略地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中,主电源具 有第1主电源和第2主电源的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图4是概略地表示使图3所示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为两侧供电 状态时的放电位置与放电电流值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5是概略地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中,可以防止 由供电电路间的阻抗偏差引起的线电极断线的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结 构图。图6是概略地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中,可以防止 由供电电路间的阻抗偏差引起的线电极断线的装置的另一个例子的 结构图。图7是概略地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中,可以防止由供电电路间的阻抗偏差引起的线电极断线的装置的又一个例子的 结构图。图8是概略地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中,可以根据 上侧及下侧的各自的供电电路本身的阻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电极放电加工机,其一边向在被加工物的板厚方向移动的线电极和前述被加工物之间供给加工液,一边经由在前述被加工物的上下配置的一对供电部,向前述线电极施加高频脉冲电压,利用在前述线电极与前述被加工物间产生的放电,对前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具有: 主电源,其经由第1开关元件部,向前述一对供电部中配置于前述被加工物上侧的上侧供电部施加高频脉冲电压,并经由第2开关元件部,向配置于前述被加工物下侧的下侧供电部施加高频脉冲电压; 第1脉冲振荡器,其向前述第1开关元件部供给用于控制该第1开关元件部的开闭动作的脉冲信号; 第2脉冲振荡器,其向前述第2开关元件部供给用于控制该第2开关元件部的开闭动作的脉冲信号; 存储部,其存储供电控制数据,该供电控制数据规定前述第1开关元件部及前述第2开关元件部的各自的开闭动作,以使下述状态混杂的方式进行供电控制:上侧供电状态,其仅由前述上侧供电部向前述线电极施加高频脉冲电压;下侧供电状态,其仅由前述下侧供电部向前述线电极施加高频脉冲电压;以及两侧供电状态,其由前述上侧供电部和前述下侧供电部这两者,彼此同步地向前述线电极施加高频脉冲电压;以及 脉冲振荡控制部,其根据前述供电控制数据,控制前述第1脉冲振荡器及前述第2脉冲振荡器各自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寺康雄,佐藤达志,鹈饲佳和,桥本隆,服部广一郎,山田久,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