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混螺旋混料机,包括:料筒,包括沿筒长方向依次排列的冷料输送段、出料段、以及热料输送段,其中,冷料输送段具有冷料入口,出料段具有混合料出口,热料输送段具有热料入口;输送机构,包括在料筒中沿筒长方向设置的传动轴、在轴上设置的与冷料输送段对应的第一螺旋叶片、以及在轴上设置的与热料输送段对应的第二螺旋叶片,其中,第一螺旋叶片的旋向与第二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其中,冷料输送段的末端设有具有过料孔的挡板,挡板与第一螺旋叶片的末端之间设有封料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混螺旋混料机结构简单、传动力大、可操作性强、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密封性能良好,解决了不同物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推进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褐煤或油页岩固体热载体法干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混螺旋混料机。
技术介绍
人们对褐煤和油页岩固体综合利用进行了探索,开发了很多热解工艺,多数工艺尚处于试验或示范阶段。通过各种工艺比较,一般认为固体热载体法干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固体热载体法干馏工艺中,固体混合器是关键设备之一,主要作用是将温度为800°C左右的褐煤半焦或油页岩灰渣等固体热载体与温度为100°C左右的褐煤或油页岩的原料粒子迅速混匀,推进热解器。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固体混合器,提出以下设计要求(I)具有良好的混合性能、冷热料需要迅速混匀;(2)使用寿命长,能在高温(600°C)、物料具有腐蚀性和粉尘飞扬的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转;(3)工作能力大,在较短实践内输送较多的物料;(4)操作弹性强,能调节冷热物料混合量的比例;(5)密封性要好,所有动静部件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性;(6)检修方便,卡料时能在短时间内清理物料,恢复工作状态。目前研制出来的螺旋混料器不多,典型的螺旋混料器如下(I)德国鲁齐-鲁尔公司在五十年代研制了一种双轴螺旋式混料机,其采用平行式双轴结构,具有结构复杂、混合性能差、密封效果不好、不便于维修的缺点。(2)大连理工大学在九十年代初,研制了单轴式螺旋混合器,其结构简单,只有一个轴和一个进料口,轴上的螺旋叶片带有弧度和孔,呈连续分组排列,在高温下不变形,可以实现充分混合。但是,当筒内有气体时,只有将气体排放后才能检修,因此具有维修不便、混合性能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封性能好的对混螺旋混料机。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混螺旋混料机,包括料筒,包括沿筒长方向依次排列的冷料输送段、出料段、以及热料输送段,其中,冷料输送段具有冷料入口,出料段具有混合料出口,热料输送段具有热料入口 ;输送机构,包括在料筒中设置的传动轴、在传动轴上设置的与冷料输送段对应的第一螺旋叶片、以及在传动轴上设置的与热料输送段对应的第二螺旋叶片,其中,第一螺旋叶片的旋向与第二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其中,冷料输送段的末端设有具有过料孔的挡板,挡板上或者挡板与料筒的内壁之间具有过料孔,挡板与第一螺旋叶片的末端之间设有封料间距。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螺旋叶片的螺距小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距。进一步地,上述挡板可插拔地设置在料筒上。进一步地,上述封料间距所在的料筒位置下方设有手孔。进一步地,上述料筒的出料段上设有排气口。进一步地,上述对混螺旋混料机还包括驱动传动轴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设置在料筒的冷料侧。进一步地,上述料筒的冷料输送段和热料输送端分别设有氮气入口。进一步地,上述传动轴支撑在轴承座上,轴承座上设置有轴承以及用于冷却轴承的水冷通道。进一步地,上述传动轴与料筒之间在冷料侧设有二级密封结构,二级密封结构包括耐火棉填料密封结构和膨胀石墨密封结构。进一步地,上述出料段所在的传动轴上设有混料件。·根据本技术的对混螺旋混料机,冷料从冷料入口进料,热料从热料入口进料,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冷料通过挡板的过料孔向中间的出料段排料,热料直接向中间的出料段排料,随料筒旋转的冷料和热料在出料段相遇混合后由混合料出口出料。具有工作能力大的特点,可在短时间内输送较多的物料。通过在挡板与述第一螺旋叶片的末端之间设置封料间距,在物料输送过程中,封料间距内堆积冷料,形成气封,如此可减少串入冷料入口的气体量、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对混螺旋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对混螺旋混料机的一端的传动轴支撑结构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对混螺旋混料机的另一端的传动轴支撑结构图;以及图4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对混螺旋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料筒20输送机构SI冷料输送段S2出料段S3热料输送段11冷料入口12混合料出口13热料入口21传动轴22第一螺旋叶片23第二螺旋叶片17挡板17a过料孔31手孔32氮气入口33排气口41第一轴承座45第二轴承座41a、45a 轴承4lb、45b水冷通道42链轮44耐火棉填料密封结构46混料件43膨胀石墨密封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对混螺旋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对混螺旋混料机包括料筒10和输送机构20。其中,料筒10包括沿筒长方向依次排列的冷料输送段S1、出料段S2、以及热料输送段S3,其中,冷料输送段SI具有冷料入口 11,出料段S2具有混合料出口 12,热料输送段S3具有热料入口 13。输送机构20包括在料筒10中沿筒长方向设置的传动轴21、在传动轴21上设置的与冷料输送段SI对应的第一螺旋叶片22、以及在传动轴21上设置对应于热料输送段S3的第二螺旋叶片23,其中,第一螺旋叶片22的旋向和第二螺旋叶片23的旋向相反。冷料输送段SI的末端设有具有过料孔17a的挡板17,挡板17与第一螺旋叶片22的末端之间设有封料间距LI。 根据本技术的对混螺旋混料机,冷料从冷料入口进料,热料从热料入口进料,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冷料通过挡板的过料孔向中间的出料段排料,热料直接向中间的出料段排料,随料筒旋转的冷料和热料在出料段相遇混合后由混合料出口出料。具有工作能力大的特点,可在短时间内输送较多的物料。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通过在挡板17与述第一螺旋叶片22的末端之间设置封料间距LI,在物料输送过程中,封料间距LI内堆积冷料,形成气封,如此可减少串入冷料入口的气体量、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优选地,第一螺旋叶片22的螺距小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距。这样,可以通过对第一螺旋叶片及第二螺旋叶片23的螺距的控制,就可以控制冷料与热料的混合比。例如,在干馏中,冷料与热料的混合比为1:4左右,此时,第一螺旋叶片的螺距比第二螺旋叶片的螺距小。另外,还可以通过将料筒的冷料输送段和热料输送段的直径设置成不同的大小,来起到调节混合比的功能。优选地,挡板17有两种设置方式,一种是固定设置,此时过料孔(或者称为过料间隙)不可调,另一种是可插拔设置,作为闸板使用,以调节过料孔的大小,进而控制冷料和热料的混合比例。为便于维修,在封料间距所在的料筒位置下方设有手孔31,以在检修时打开各手孔31,方便清理料筒10中的堵塞物。在料筒的冷料输送段和热料输送段上端部分别设有氮气入口 32,在料筒的出料段上设有排气口 33。正常工作时充氮气保护冷料,可防止密封不严可燃气体外漏。另外,在检修时,由氮气入口先通氮气,再由排气口排气,将冷料的热量带走,快速降温,物料冷却后,打开各手孔,清理堵塞物。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对混螺旋混料机的传动轴两端的支撑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传动轴21的一端支撑在第一轴承座41上,第一轴承座41具有冷却轴承4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混螺旋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10),包括沿筒长方向依次排列的冷料输送段(S1)、出料段(S2)、以及热料输送段(S3),其中,所述冷料输送段(S1)具有冷料入口(11),所述出料段(S2)具有混合料出口(12),所述热料输送段(S3)具有热料入口(13);输送机构(20),包括在所述料筒(10)中设置的传动轴(21)、在所述传动轴(21)上设置的与所述冷料输送段(S1)对应的第一螺旋叶片(22)、以及在所述传动轴(21)上设置的与所述热料输送段(S3)对应的第二螺旋叶片(23),其中,所述第一螺旋叶片(22)的旋向与第二螺旋叶片(23)的旋向相反,其中,所述冷料输送段(S1)的末端设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上或者所述挡板与所述料筒(10)的内壁之间具有过料孔(17a),所述挡板(17)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22)的末端之间设有封料间距(L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混螺旋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10),包括沿筒长方向依次排列的冷料输送段(SI)、出料段(S2)、以及热料输送段(S3 ),其中,所述冷料输送段(SI)具有冷料入口( 11),所述出料段(S2 )具有混合料出口 (12),所述热料输送段(S3)具有热料入口(13);输送机构(20),包括在所述料筒(10)中设置的传动轴(21)、在所述传动轴(21)上设置的与所述冷料输送段(SI)对应的第一螺旋叶片(22)、以及在所述传动轴(21)上设置的与所述热料输送段(S3)对应的第二螺旋叶片(23),其中,所述第一螺旋叶片(22)的旋向与第二螺旋叶片(23 )的旋向相反,其中,所述冷料输送段(SI)的末端设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上或者所述挡板与所述料筒(10)的内壁之间具有过料孔(17a),所述挡板(17)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22)的末端之间设有封料间距(L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混螺旋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22)的螺距小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23)的螺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混螺旋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7)可插拔地设置在所述料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林,霍卫东,王晓雷,艾军,曲春辉,仝胜录,杜万斗,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