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镇州专利>正文

除臭构件及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861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臭构件及除臭装置,所述除臭构件具有生物沸石,其中所述生物沸石填充于可通过气体及/或液体的袋体;另,所述除臭装置包括有:除臭塔、喷嘴以及设置于该除臭塔内部的任意场所的除臭构件。这种构件不对环境及人体带来不良影响,具有很好的除臭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臭构件及除臭装置,进一步地,本技术涉及一种除臭构件及除臭装置,不致对环境及人体带来不良影响,具有很好的除臭效果。
技术介绍
来自污水处理场、垃圾焚烧场、堆肥处理场、粪便处理场等的恶臭,不仅使在现场的作业环境劣化,而且使得周遭居民的生活环境恶化,亟待寻找一种解决方法。但是,将上述场所的臭气除臭至人们在无知觉、或者几乎感觉不到的程度,在现有技术里是不能实现的。又,在污水处理场,使处理水以活性污泥法处理。在此种系统,一般而言,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微生物为优势群。但是,在此种现有的处理系统会有污泥处 理困难的问题。污泥为恶臭公害的根源,处理成本高,不仅此也,在考虑环境问题时,陆续排出的污泥的废弃场所,自然的被限定,在最近的将来,即使各地方自治团体,也可能会出现没有污泥废弃场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创作人,经多次努力研究,发现一种微生物群具有令人惊异的除臭及污泥分解效果,而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如一种除臭剂,其将含有耐热放线菌、绿脓杆菌、丛毛单胞菌、鞘氨醇单胞菌、不动杆菌、亚硝化单胞菌、硝化杆菌的微生物群作为有效成分。如上述的除臭剂,其为使微生物群分散于水中的形状。如上述的除臭剂,其将沸石及微生物群接触所得的沸石-微生物群复合体作为有效成分。另外,如一种除臭方法,其包含上述的除臭剂与被除臭物接触的步骤。如上述的除臭方法,其通过喷雾除臭剂可达成与被除臭物的接触。如上述的除臭方法,其将除臭剂与被除臭物接触,周围环境成为厌氧性环境,进行被除臭物的厌氧分解,接着变更周围环境成为好氧性环境,进行被除臭物的好氧分解。再者,如一种污泥分解方法,其包含上述的除臭剂与污泥接触的步骤。再者,如一种有机物分解方法,其包含上述的除臭剂与有机物接触的步骤。再者,如本技术,一种除臭构件,其具有沸石,该沸石与含有耐热放线菌、绿脓杆菌、丛毛单胞菌、鞘氨醇单胞菌、不动杆菌、亚硝化单胞菌、硝化杆菌之微生物群接触,该除臭构件的特征在于该沸石填充于可通过气体及/或液体的袋体。如本技术,系如上所述的除臭构件,其中袋体的形状为薄片状、垫子状或棒状。再者,如本技术为一种除臭装置,其具备除臭塔;设置于该除臭塔的被除臭物导入口及排出口 ;设置于该除臭塔内部,同时一面与被除臭物接触,一面可在相对于其进行方向的相对向方向,使液体喷雾的喷嘴;及设置于该除臭塔内部的任意场所的如上所述的除臭构件。如本技术,如上所述的除臭装置,其设置循环路径,将自喷嘴所喷雾且与被除臭物接触的液体,再次返回至该喷嘴。如本技术,如上所述的除臭装置,其设置颗粒层,其可在除臭塔内部使被除臭物的进行减慢。再者,如一种堆肥化促进剂,其将含有耐热放线菌、绿脓杆菌、丛毛单胞菌、鞘氨醇单胞菌、不动杆菌、亚硝化单胞菌、硝化杆菌的微生物群作为有效成分。附图说明图1为使用本技术的除臭构件在水洗除臭塔的示意图。图2为采用本技术的形态的聚落排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6使用的堆肥化装置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1 除臭塔12 被除臭物导入口13 排出口14 喷嘴15 水槽16 颗粒层17 除臭构件18 除臭构件19 循环泵21 曝气沉沙槽22 流量调整槽23 污水计量槽25 厌氧性滤床槽26 接触曝气槽27 沉淀槽30 污泥储存槽301 污泥储存槽第I室302 污泥储存槽第2室41 堆肥化装置42 污泥脱水泥饼搬入口43 全熟堆肥搬出口44 搅拌手段45 除臭装置46 加温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除臭剂以含有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的微生物群作为有效成分。先前,并无含有放线菌的除臭剂存在。原因是放线菌对除臭效果带来不良影响为业界的常识。根据使含有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的微生物群达成极其优异的除臭效果的推翻定论的新颖真知灼见。除臭剂虽然较佳是存在含有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的微生物群,不过该微生物群,以共同含有好氧性菌及厌氧性菌为理想。又,也可包含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或球菌及杆菌两者。又,可使耐热放线菌、奴卡菌(Nocardia),以好氧性菌而言的绿脓杆菌、丛毛单胞菌、鞘氨醇单胞菌、不动杆菌,还有其他的亚硝化单胞菌、硝化杆菌、硫化杆菌(thiobacillus)等含于微生物群。此外,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在除臭剂中,构成5 50%为王电相除臭剂可采用各式各样形态。例如将微生物群分散于水性介质(例如水)之物;将微生物群与沸石接触,制成沸石-微生物群复合体之物;将该复合体分散于水之物;等。在任意形态,微生物群的浓度、微生物群与沸石的比率等,可考虑被除臭物的臭气强度、或被除臭物的周围环境等而适宜决定。又,在水性介质中,可依照需要导入对微生物群不致带来不良影响的各种添加物。其中沸石-微生物群复合体,在沸石的多孔质内吸附微生物群,为了增大与被除臭物的接触面积,故进一步提高除臭效果为理想。以使用的沸石而言,并无特别限制,不过可例举丝光沸石(mordenite)系沸石。沸石与微生物群的复合化,在微生物群为固体(例如粉末)的情形,例如通过将沸石与固体微生物群在适当的容器内搅拌,而可简单地进行。在微生物群分散于水性介质的情形,仅将沸石投入水性介质中即可简单地复合化。通过将除臭剂与被除臭物接触,而可达成令人惊异的除臭。除臭剂与被除臭物的接触形态并无特别限制,不过可根据一些具体例加以说明。被除臭物为焚烧场的厨余、或堆肥处理场内发酵槽般固体的情形将微生物群及沸石分散于水,对厨余直接喷雾。又在堆肥处理用发酵槽的情形,在散布沸石粉末后,将分散于水的微生物群在此处喷雾。在被除臭物为氨等气体的情形将沸石-微生物群复合体填充于可通过气体及/或液体的袋体(例如不织布),将此(除臭构件)设置为与被除臭物发生臭气接触。此时,袋体的形状可因应设置场所而做出各种决定,不过可为薄片状、垫子状或棒状。此外,预先将沸石填充于袋体,在刚使用之前,将微生物群分散于水等,散布于沸石,成为复合体亦可。被除臭物为污水处理水或粪便处理水般的液体的情形在处理水的贮留槽的底部,设置除臭构件之后,导入处理水。或者将微生物群及沸石分散于水,使其直接散布于处理水。如上述,以被除臭物而言,可为气体、液体及固体中的任一种,可将除臭剂直接接触臭气源,与自臭气源发生的气体接触的方式,例如预先设置作为除臭构件亦可,亦可添加于臭气源的液体。又,也可预先在可能有臭气源的附着的物品表面,固定微生物群。现以具体例,就被除臭物为氨等的气体的情形加以说明。图1用以说明在水洗除臭塔使用本技术的除臭构件的形态之图。在图2中,除臭塔11设有被除臭物导入口12及排出口 13。被除臭物(原臭(primary odor))将会从导入口 12移动至排出口 13所设置的上方。在除臭塔11内部,设置可喷雾除臭剂的喷嘴14,经喷雾的除臭剂,将会流经除臭塔11底部的水槽15。亦即,经喷雾的除臭剂,相对于原臭的进行方向朝向相对的方向流动。又,在除臭塔11内部,夹持喷嘴14,使颗粒层16上下地设置,原臭因颗粒层16而发生乱流,使得与除臭剂的接触时间变长。进一步本技术的除臭构件(垫17及棒18)设置于颗粒层16内。如图1所示,垫17设置为层状,棒18设置于任意场所。除臭剂,首先,供给于水槽15,通过循环泵19而自喷嘴14喷雾。自喷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臭构件,其具有生物沸石,该除臭构件的特征在于:该生物沸石填充于可通过气体及/或液体的袋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臭构件,其具有生物沸石,该除臭构件的特征在于该生物沸石填充于可通过气体及/或液体的袋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构件,其特征在于,袋体的形状为薄片状、垫子状或棒状。3.一种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除臭塔;设置于该除臭塔的被除臭物导入口及排出口 ;设置于该除臭塔内部,同时一面与被除臭物接触、一面可在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镇州辜正隆姉帯次男
申请(专利权)人:蔡镇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