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镇州专利>正文

污泥再利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2941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利用现有的设施,简单有效率的分解污泥,由污泥分离的处理水生成有用的再利用水的再利用处理装置,其为含有至少具有底部的污泥处理槽、运送污泥至该槽内、自该槽内排出经由污泥分解所产生的水、配置于该槽内部的污泥分解促进层、配置于该槽内的底部的曝气、运送空气至该曝气的鼓风器的污泥再利用处理装置,其中,该污泥分解促进层具有由砖、天然石、木炭或沸石所成的基材的堆积或多层构造,该各基材上配置含有沸石与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的污泥分解剂。这种污泥再利用处理装置,可以简单有效率的分解污泥,且污泥分离的处理水可生成有用的再利用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出大量污泥的有效再利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公共下水处理场、粪便处理场、农药汇集排水处理设施等,污水通过活化污泥处理等生物的处理法处理,但通过此处理系统产生大量污泥则有处理困难的问题。又,污水以往由沉淀槽等排出所沉淀的污泥,以脱水装置进行脱水,焚烧,或以掩埋处理。但是,这种处理,需要大量的劳力及时间,运输或焚烧等的成本高,不仅如此,考虑环境问题时,陆续排出的大量化污泥的废弃场所自然而然受到限制,最近的将来,各地方自治体亦恐有难于确保污泥之废弃场所。又,现有所公开的污泥减量方法,不适用于大量处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污泥以掩埋的方式处理而尚未达到不必要掩埋场所的程度。又,残存污泥的再利用方法尚在摸索,尚 未发见有用的手段。又,日本特开2000-342670号公报(专利文献I),记载污泥及有机物的有效处理方法,显示高污泥减量率。但是,有关残存污泥的处理至今尚无发现解决方法。〔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0-3426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所欲解决的课题〕因此,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利用现有的设施,简单有效率的分解污泥,由污泥分离的处理水生成有用的再利用水的污泥再利用处理装置。〔课题的解决手段〕S卩,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的再利用处理装置,其为含有至少具有底部的污泥处理槽、运送污泥至该槽内、自该槽内排出经由污泥分解所产生的水、配置于该槽内部的污泥分解促进层、配置于该槽内的底部的曝气、运送空气至该曝气的鼓风器的污泥再利用处理装置,其中,该污泥分解促进层具有由砖、天然石、木炭或沸石所成的基材的堆积或多层构造,该各基材上配置含有沸石与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的污泥分解剂。又,本技术提供上述污泥分解剂为使沸石及含有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的微生物群接触所得到的沸石-微生物群复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上述污泥的再利用处理装置者。又,本技术提供于污泥分解操作中,该槽内再含有可交互设定好氧性气体环境的期间与厌氧性气体环境的期间的上述污泥的再利用处理装置。又,本技术提供的前述再利用水生成槽为具备由上述液体成分成再利用水的污泥分解促进层的上述污泥的再利用处理装置。又,本技术提供的前述污泥促进层为具有由砖、天然石、木炭及沸石所构成的各层使其层合所成的多层构造的污泥的再利用处理装置。〔技术的功效〕依本技术提供可利用现有的设施,简单有效率的分解污泥,由污泥分离的处理水生成有用的再利用水的污泥的再利用处理装置。〔技术的最佳实施形态〕本技术提供包含使含有属链霉菌属的放线菌微生物群作为有效成分的污泥分解剂与污泥接触,进行前述污泥的分解,分离已分解污泥的固体成分及液体成分,由前述液体成分生成再利用水的步骤。适用于本技术的污泥只要为含有机物的污泥则无特别限制,可包含公共地下 水处理场、粪便处理场、农业汇集排水处理设施等所排出的污泥,剩余污泥等。本技术使用的污泥分解剂含有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的微生物群作为有效成分,与污泥接触时,持有强力分解污泥中有机物的作用。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在污泥中以孢子的状态存在,可一边强力分解有机物一边延伸菌丝而旺盛地繁殖。此等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以在污泥分解剂构成中的5 50%为理想。污泥分解剂中的微生物群,虽只要有存在包含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的微生物群即可,但以同时含有其他好氧性菌及厌氧性菌为理想。放线菌如耐热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奴卡菌(Nocardia),好氧性菌如绿脓杆菌、丛毛单胞菌(Comamonas)、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不动杆菌,又含其亚硝化单胞菌、硝化杆菌、硫化杆菌、固氮菌等微生物群而得。又本技术中也可将光合成细菌作为污泥分解剂并用。光合成细菌可列举如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具体的如红色非硫黄菌。又,在本技术使用的污泥分解剂由于为活化污泥中既存的微生物的活动,而促进污泥的分解,故持有更强力的分解效果。又,由于有机物分解性优良,而持有脱臭效果。在本技术使用的理想污泥分解剂,可列举如商品名“all dash SOFT(日本股份有限公司R0CHE)”、“ALL DASH MALT(日本股份有限公司R0CHE)”、“ALL DASH P&C(日本股份有限公司R0CHE) ”等。又,在本技术使用的污泥分解剂,可采用各式各样的形态。例如可列举如微生物群以水性介质(例如水)分散者;微生物群与沸石接触形成沸石-微生物群复合体者;该复合体以水分散者等。在任一形态中,微生物群的浓度、微生物群与沸石的比例等,可参考污泥浓度、污泥的周围环境等作适当的决定。又,水性介质中,依照需要可导入对微生物群无不良影响的各种添加物。其中沸石-微生物群复合体,在沸石的多孔质内吸附微生物群,增大与污泥的接触面积,故更能提高分解效果为理想。使用的沸石无特别的限制,可例如丝光沸石系沸石。例如沸石以商品名“丝光沸石粉(日本东北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制)”为理想。沸石与微生物群的复合化,微生物为固体(例如粉末)时,例如可通过将沸石与固体微生物群在适当的容器内搅拌,而可简单的进行。微生物群分散于水性介质时,仅将沸石投入水性介质中即可简单地复合化。本技术中,也可包含污泥与污泥分解剂接触以后,进行污泥分解时,例如使周围成为好氧性环境下进行污泥的分解步骤。又,本技术中,以包含使污泥与污泥分解剂接触以后,进行污泥分解时,使周围成为含厌氧性环境下进行污泥的分解,而后使周围成为好氧性环境下进行污泥的好氧分解步骤为理想,由此步骤可进行更高效率的污泥分解。在本技术所使用的污泥分解剂,由于微生物群以通性厌氧性菌为主体而存在,故厌氧分解与好氧分解两方皆为可能。厌氧性条件下,主要以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好氧性条件下特以革兰氏阴性菌可活泼的进行有机物的分解。为提高污泥分解剂的作用,污泥一边搅拌每隔一周或连续的对污泥导入含氧气体进行曝气为佳。污泥的分解以15 40°C的范围进行为理想。污泥分解的期间,因依污泥浓度或微生物群之菌数而异,依测定值而适当的决定即可。又,污泥与污泥分解剂接触后,为提高污泥的分解效率,污泥中含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的微生物群至少必要维持在能生育的IXlOVml菌数范围。因此,测定其适宜菌数而参考应该值而添加污泥分解剂为理想。又,该微生物群可在污泥中经过长时间(I 2年)保持同一菌群。如此,本技术污泥与污泥分解剂接触后,进行污泥分解的步骤,为由污泥生成再利用水的一次处理,称为“污泥驯化处理”。此污泥驯化处理对长时间所储存的污泥有效。此处理是通过在储存污泥中添加污泥分解剂,在污泥中生息的微生物群的活动由新添加的微生物群的作用而驯化(活性化),为了促进槽内全体的污泥分解而进行的处理。又在已分解的污泥中所生息的微生物群其分解能优,也可在已分解的污泥中再投入未分解的污泥,重复进行污泥分解步骤。此时,测定菌数只要含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的微生物群菌数至少为IXlOVml范围者,即可重复进行污泥分解步骤。如此般的本技术具有即使该微生物群为IXlOVml范围的少量状态也可充分分解污泥的有利点。本技术中,分离已分解污泥的固体成分与液体成分的步骤,以简单原样静置使固体成分沉淀,分离液体成分作为上澄清液为理想。又,可利用各式各样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的再利用处理装置,其为含有:至少具有底部的污泥处理槽、运送污泥至该槽内、自该槽内排出经由污泥分解所产生的水、配置于该槽内部的污泥分解促进层、配置于该槽内的底部的曝气、运送空气至该曝气的鼓风器的污泥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污泥分解促进层具有由砖、天然石、木炭或沸石所成的基材的堆积或多层构造,该各基材上配置含有沸石与属于链霉菌属的放线菌的污泥分解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镇州辜正隆姉帯次男
申请(专利权)人:蔡镇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