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乐专利>正文

一种养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496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蝎装置,包括可层叠放置的养殖盒,养殖盒包括底板、多块通过连接槽彼此相连并垂直设置在底板上的隔板和覆盖物,其中,隔板和底板围成了养殖槽,覆盖物覆盖于养殖槽的顶部。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养蝎装置时,将蝎子分别置于彼此独立的养殖槽中,再在养殖槽的顶部蒙上覆盖物,最后将养殖盒层叠放置。这样,每只蝎子都有独立的活动空间,能够实现控制蝎群规模,防止引起蝎群的自疏作用。同时,多个养殖盒能够层叠放置,养殖户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层叠放置多个养殖盒,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养殖所占用的场地,减小了投资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养殖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养蝎装置
技术介绍
蝎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用全蝎配成的中药处方有100多种,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的动物药材。同时,蝎子还可以制成具有保健价值的全蝎食品和滋补品。由于蝎子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其消费量逐年加大,人工养蝎也越来越多,日趋规模化。由于蝎子喜阴暗,在现有的蝎子养殖场中,大多采用盒、盆、箱,甚至土窑作为 饲养容器,同时,在饲养容器内放置瓦片、碎砖石等制造蝎子喜好的缝隙或洞穴。但是,当饲养容器中蝎群的密度过大,栖居环境发生紧张时,会引起蝎群的自疏作用,即通过群内的相互制约作用,来降低种群的密度,以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蝎群内部会发生同类相残现象,主要表现为大蝎食小蝎、壮蝎食弱蝎、正常蝎食正在蜕皮中的蝎等,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母蝎残食刚出生的仔蝎。为了避免因蝎群密度过大引起蝎群的自疏作用,就需要养殖户对蝎群进行分群以降低其密度,通常的方法为增大饲养容器的容积或增加饲养容器的数量。这些方法都会导致需要养殖户扩展养殖场的场地规模,也就增大了养蝎的投资成本。其次,使用现有的饲养容器时,由于蝎子实际上是生活在饲养容器中瓦片、砖石的缝隙中,在对环境湿度进行调节时,瓦片、砖石缝隙中的湿度的变化存在很长的滞后时间,所以很难对湿度进行准确控制。又因为蝎子的多种疾病都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因此对于刚刚开始养殖蝎子的养殖户而言,蝎子的养殖难度很大。由以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养蝎装置,能够在实现控制蝎群规模,防止引起蝎群的自疏作用的前提下,减少所占用的场地,减小投资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控制蝎群规模,防止引起蝎群自疏作用的前提下,减少养殖占用场地,减小投资成本的养蝎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蝎装置,包括可层叠放置的养殖盒,养殖盒包括底板、隔板和覆盖物,其中,隔板上设置有用于插接的连接槽,多块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的隔板通过连接槽彼此插接相连,底板和隔板围成养殖槽,覆盖物覆盖在养殖槽的顶部。优选地,在上述的养蝎装置中,隔板为塑料板。优选地,在上述的养蝎装置中,隔板的长度为40厘米,宽度为9厘米。优选地,在上述的养蝎装置中,连接槽的深度为2厘米,宽度为1. 9毫米。优选地,在上述的养蝎装置中,养殖槽的长度和宽度均为5. 5厘米。优选地,在上述的养蝎装置中,养殖槽的底部铺设有用于吸收水滴的沙土。优选地,在上述的养蝎装置中,底板为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盒体。优选地,在上述的养蝎装置中,盒体为长方体塑料盒。优选地,在上述的养蝎装置中,盒体的长度和宽度均为40厘米,高度为9厘米。优选地,在上述的养蝎装置中,还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多层间距大于养殖盒厚度的水平隔板;养殖盒放置在水平隔板上。本技术所提供的养蝎装置包括可层叠放置的养殖盒,养殖盒包括底板、多块通过连接槽彼此相连并垂直设置在底板上的隔板和覆盖物,其中,隔板和底板围成了养殖槽,覆盖物覆盖于养殖槽的顶部。·在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养蝎装置时,将蝎子分别置于彼此独立的养殖槽中,再在养殖槽的顶部蒙上覆盖物,最后将养殖盒层叠放置。这样,每只蝎子都有独立的活动空间,能够实现控制蝎群规模,防止引起蝎群的自疏作用。同时,多个养殖盒能够层叠放置,养殖户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层叠放置多个养殖盒,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养殖所占用的场地,减小了投资成本。其次,在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养蝎装置时,蝎子生存在养殖槽中,养殖户可以精确测量蝎子生存环境的湿度,进而可以根据指导参数对其精确控制,降低了养殖难度,有利于缺乏经验的养殖户尽快掌握养殖技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养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片隔板通过连接槽插接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由隔板和底板围成养殖槽的结构不意图;图5为利用支柱层叠放置的养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利用支架层叠放置的养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多个呈一定夹角层叠放置的养殖盒的示意图。在图1-图7中养殖盒1、底板11、隔板12、覆盖物13、支柱2、支架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能够在实现控制蝎群规模,防止引起蝎群自疏作用的前提下,减少养殖占用场地,减小投资成本的养蝎装置。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养蝎装置包括养殖盒1,多个养殖盒I在使用时可以叠放在一起。养殖盒I包括底板11、隔板12和覆盖物13,其中,底板11为平板,其外形可以为矩形、圆形或者其他的形状;隔板12如图2所示,其上设置有连接槽,多个隔板12可以通过连接槽插接组合,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养蝎装置中,多个隔板12通过连接槽彼此插接相连,并固定设置在底板11上,隔板12和底板11共同围成了养殖槽,如图4所示;同时,覆盖物13遮盖在养殖槽的顶部。在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养蝎装置时,将蝎子分别置于不同的养殖槽中,然后盖上覆盖物13,最后将多个养殖盒层叠 放置在一起,减小其占用的平面空间面积。这样,在养蝎装置中的每只蝎子都有独立的活动空间,能够实现控制蝎群规模,防止引起蝎群的自疏作用。同时,多个养殖盒能够层叠放置,养殖户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层叠放置多个养殖盒,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养殖所占用的场地,减小了投资成本。其次,蝎子在空间较小的养殖槽中饲养,便于养殖户对其进行观察,有利于及早发现染病的蝎子,及时治疗,减少损失。同时,在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养蝎装置时,蝎子生存在养殖槽中,养殖户可以精确测量蝎子生存环境的湿度,进而可以根据指导参数对其精确控制,降低了养殖难度,有利于缺乏经验的养殖户尽快掌握养殖技术。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养蝎装置中,隔板12为塑料板。可以想到的是,在利用隔板12和底板11围成养殖槽后,其侧壁是光滑的,养殖户不用担心蝎子会逃出。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隔板12通过插接固定相连后,其彼此的相对位置固定;再将隔板12垂直放置到底板11上后,可以利用无毒害的密封胶将其粘到底板11上,或是在隔板12和底板11上分别打孔,并利用紧固件将两者固定相连。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养蝎装置中,隔板12的尺寸为长40厘米、宽9厘米;隔板12上连接槽的深度为2厘米,宽度为1. 9毫米;由底板11和隔板12围成的养殖槽的长度和宽度均为5. 5厘米。进一步的,底板11为一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盒体。通过将底板11设置为盒体,养蝎装置中至少节省了四块隔板12,同时,可以在盒体的侧壁上加工出用于固定隔板12的连接槽,以使底板11和隔板12更牢固的相连。具体的,在上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养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层叠放置的养殖盒,所述养殖盒包括底板、隔板和覆盖物,其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插接的连接槽,多块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所述隔板通过所述连接槽彼此插接相连,所述底板和所述隔板围成养殖槽,所述覆盖物覆盖在所述养殖槽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层叠放置的养殖盒,所述养殖盒包括底板、隔板和覆盖物,其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插接的连接槽,多块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所述隔板通过所述连接槽彼此插接相连,所述底板和所述隔板围成养殖槽,所述覆盖物覆盖在所述养殖槽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塑料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长度为40厘米,宽度为9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深度为2厘米,宽度为1.9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蝎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
申请(专利权)人:李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