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沙虫自动化立体养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4961 阅读:735 留言:3更新日期:2013-03-29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沙虫自动化立体养殖设备,包括养殖箱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养殖箱为多个,呈层状分布,养殖箱与所述水循环系统配合补水和排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在补水、换水、投食、调温、湿度和光照等养殖的关键环节实现自动化控制,还能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多层立体高效自动化养殖爬沙虫。(*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养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爬沙虫自动化立体养殖设备,主要适用于爬沙虫的高效规模化养殖。
技术介绍
爬沙虫是昆虫纲广翅目齿蛉科昆虫的俗称,被称为“动物人参”,具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是一种具有很高推广价值的资源昆虫。在2009年第24期的《农业知识》中,公开了爬沙虫的养殖技术,其养殖技术如下养殖设施中,养殖池为2米X 5米的水泥池,池深I米,池底铺河沙和扁形鹅卵石,池底设置一排水管,水深0. 5米左右。在养殖池内一角用河沙和鹅卵石堆填成一斜面,坡度为45度,高度为I米,底面积不要超过池底四分之一。 还要在养殖池上设置一个遮虫网,遮虫网的长宽为2米X 5米,高度为I米,采用钢管骨架固定在养殖池上面,然后将缝制好的虫网套在上面,一般用拉链缝制进出口,然后每个养殖池设一台增氧机,使池水溶氧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进行循环水养殖。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使用上述养殖设施养殖爬沙虫,仍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爬沙虫幼虫期生活在水中,且对水质要求较高,水泥池不便于换水,且不能循环利用水,既耗费人力,又浪费大量水。二、养殖池设在户外,不能有效地控制温度和光照,不能提高养殖效率。三、用养殖池养殖,须人工为爬沙虫投食,耗费大量的人力。四、养殖池占地范围广,不能立体养殖,不利于大规模高效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爬沙虫养殖设备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爬沙虫自动化立体养殖设备。本技术不仅在补水、换水、投食、调温、湿度和光照等养殖的关键环节实现自动化控制,还能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多层立体高效自动化养殖爬沙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爬沙虫自动化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箱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养殖箱为多个,呈层状分布,养殖箱与所述水循环系统配合补水、排水和投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过滤器、进水管、补水支管和与养殖箱出水口连接的排水支管,进水管的一端通过过滤器与排水支管连接,另一端与补水支管连接,补水支管上设置有与养殖箱相对应的出水口,水流依次经补水支管、养殖箱、排水支管、过滤器、进水管后回到补水支管形成水循环通路。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储水槽、储水池和水泵,储水槽固定安装在支撑架顶部且设置在进水管和补水支管之间,储水池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分别与过滤器和进水管连接,水泵设置在进水管上,水流从储水槽经补水支管、养殖箱、排水支管、过滤器、储水池、水泵和进水管后回到储水槽形成水循环通路。所述补水支管与储水槽之间还设置有补水总管,补水支管的数量为多根,分别与补水总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储食箱,储食箱上设置有控制储食箱内食物进入进水管的开关。所述补水总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补水支管进水的补水总阀。所述排水支管与过滤器之间设置有排水总管,排水支管的数量为多根,分别与排水总管连接,排水总管通过过滤器与储水池连接。所述补水支管上的出水口为喷洒头,喷洒头对应设置于每个养殖箱上方。所述每个喷洒头上设置有控制养殖箱水位的控制阀门。 所述与每个养殖箱出水口连接的排水支管上设置有排水开关。所述每个养殖箱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养殖箱温度和光照的照明取暖灯。所述储水槽上部还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储水池底部设置有放水阀门。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中,所述爬沙虫自动化立体养殖设备,包括养殖箱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养殖箱为多个,呈层状分布,养殖箱与所述水循环系统配合补水、排水和投食,本技术不仅能多层立体高效养殖爬沙虫,还能在补水、换水、投食、调温、湿度和光照等养殖的关键环节实现自动化控制,且能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能显著提高养殖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极大地促进爬沙虫的大规模高效养殖。二、本技术中,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过滤器、进水管、补水支管和与养殖箱出水口连接的排水支管,进水管的一端通过过滤器与排水支管连接,另一端与补水支管连接,补水支管上设置有与养殖箱相对应的出水口,水流依次经补水支管、养殖箱、排水支管、过滤器、进水管后回到补水支管形成水循环通路,采用水循环系统结构,不仅可以使水重复使用,还方便换水或清洗养殖箱,在大幅节约养殖用水的同时,还降低了养殖成本。三、本技术中,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储水槽、储水池和水泵,储水槽固定安装在支撑架顶部且设置在进水管和补水支管之间,储水池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分别与过滤器和进水管连接,水泵设置在进水管上,水流从储水槽经补水支管、养殖箱、排水支管、过滤器、储水池、水泵和进水管后回到储水槽形成水循环通路,采用储水槽、储水池和水泵的结构,能充分循环利用水源,显著节约用水。四、本技术中,所述补水支管与储水槽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补水支管进水的补水总管,补水支管的数量为多根,分别与补水总管连接,补水支管通过一根补水总管与储水槽连接,避免了每根补水支管都与储水槽连接,大幅减少了补水支管的材料,降低了养殖成本。五、本技术中,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储食箱,储食箱上设置有控制储食箱内食物进入进水管的开关,食物通过开关进入到进水管后,由于水泵的作用,使食物预先均匀的熔解在水中,并通过水循环系统均匀地分配到各养殖箱,实现了给爬沙虫自动投食,大幅减少了工作量。六、本技术中,所述补水总管上设置有补水总阀,当需要清洗或维修补水支管和补水总管时,设置补水总阀可以方便的控制补水总管和补水支管中的水量,而不需要将储水槽中的水全部放完后才能清洗或维修,结构简单实用。七、本技术中,所述排水支管与过滤器之间设置有排水总管,排水支管的数量为多根,分别与排水总管连接,排水总管通过过滤器与储水池连接,通过一根排水总管将所有排水支管连接起来,再通过排水总管与过滤器连接,大幅减少了排水管的材料,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成本,且排水效果更好。八、本技术中,所述补水支管上的出水口为喷洒头,喷洒头对应设置于每个养殖箱上方,采用喷洒头为养殖箱补水,水的注入面积较大且水流速度较慢,有效的避免了爬沙虫因注水受到水流损伤,也可根据养殖箱的大小设置多个喷洒头,喷洒头还能通过旋钮控制喷洒水流的大小,可以实现大水流补水或小水流补水,为爬沙虫蛹期的沙基补水保湿或喷雾保持养殖空间的湿度。九、本技术中,所述每个喷洒头上设置有控制养殖箱水位的控制阀门。,此设置方式可以方便的控制所有养殖箱内的水位,也可单独控制其中某一个或多个养殖箱内的水位,结构简单实用。十、本技术中,所述与每个养殖箱出水口连接的排水支管上设置有排水开关,此设置方式不仅可以方便的排放所有养殖箱内的水,还可单独排放其中某个或多个养殖箱内水,结构简单实用。十一、本技术中,所述每个养殖箱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养殖箱温度和光照的照明取暖灯,照明取暖灯的设置能自动控制爬沙虫所需的温度和光照,有利于爬沙虫的生长,能大幅提闻爬沙虫的养殖广量。十二、本技术中,所述储水槽上部还设置有进水阀门,当储水槽内的水量不够或需要重新补水时,此设置方式可方便地向储水槽内补水。十三、本技术中,所述储水池底部设置有放水阀门,当水循环系统中的水质不达标时,可以使用放水阀门方便地将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水排放掉,结构简单。十四、本技术中,各种材料成本低且均可重复利用。十五、本技术利用操作控制系统统一对补水总阀、控制阀门、进水阀门、排水开关、照明取暖灯和放水阀门控制,操作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爬沙虫自动化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箱(2)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养殖箱(2)为多个,呈层状分布,养殖箱(2)与所述水循环系统配合补水、排水和投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沙虫自动化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箱(2)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养殖箱(2)为多个,呈层状分布,养殖箱(2)与所述水循环系统配合补水、排水和投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沙虫自动化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过滤器(10)、进水管(9)、补水支管(4)和与养殖箱(2)出水口连接的排水支管(6),进水管(9)的一端通过过滤器(10)与排水支管(6)连接,另一端与补水支管(4)连接,补水支管(4)上设置有与养殖箱(2)相对应的出水口,水流依次经补水支管(4)、养殖箱(2)、排水支管(6)、过滤器(10)、进水管(9)后回到补水支管(4)形成水循环通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爬沙虫自动化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储水槽(3)、储水池(7)和水泵(8),储水槽(3)固定安装在支撑架(I)顶部且设置在进水管(9)和补水支管(4)之间,储水池(7)固定安装在地面(16)上且分别与过滤器(10) 和进水管(9)连接,水泵(8)设置在进水管(9)上,水流从储水槽(3)经补水支管(4)、养殖箱(2)、排水支管(6)、过滤器(10)、储水池(7)、水泵(8)和进水管(9)后回到储水槽(3)形成水循环通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沙虫自动化立体养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成全陈申芝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师范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3条评论
  • 来自[日本] 2014年10月30日 14:11
    爬沙虫销售15729821891
    0
  • 来自[日本] 2014年10月30日 14:10
    有货
    0
  • 来自[日本] 2014年10月30日 14:09
    爬沙虫销售.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