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进深值修正部(110),进行修正处理,该修正处理是指在构成进深图像的多个进深值之中越是与该进深图像的端部近的进深值、则将该进深值修正为与该进深值对应的位置越接近于用于显示视差图像的显示面;以及视差图像生成部(120),使用二维图像和通过修正处理修正后的进深图像,生成相互有视差的第1及第2视差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成用于表现三维图像的视差图像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视差图像生成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开发了利用具有视差的多个图像表现三维图像的各种技术。在利用具有视差的多个图像表现三维图像的情况下,存在三维图像的端部的目标(Object)在该端部附近立体感突然消失、该三维图像的观感非常不自然的问题。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用于消除三维图像的端部的不自然的观感的技术(以下,称作以往技术A)。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0-268097号公报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以往技术A中,以将三维图像的端部利用立体的框架(框)的图像覆盖的方式配置该框架(框)。因此,在以往技术A中,有三维图像的显示尺寸变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减小三维图像的尺寸而能够抑制三维图像的端部上的不自然的表现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等。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使用进深图像进行处理,该进深图像用于从处理对象的二维图像生成为了表现三维图像而需要的相互具有视差的两个视差图像。上述进深图像由多个进深值构成。上述视差图像生成装置具备进深值修正部,进行修正处理,该修正处理是指在构成上述进深图像的上述多个进深值之中越是与该进深图像的端部近的进深值、则将该进深值修正为与该进深值对应的位置越接近于用于显示视差图像的显示面;以及视差图像生成部,使用上述二维图像和通过上述修正处理修正后的上述进深图像,生成相互具有视差的第I及第2视差图像。另外,它们的整体的或具体的形态也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记录介质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专利技术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不减小三维图像的尺寸而能够抑制三维图像的端部的不自然的表现。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三维图像视听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2是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进深图像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三维图像的图。图5是表示作为一例的左眼用图像及右眼用图像的图。图6是表示三维区域中的目标的配置的图。 图7是从ZX平面观察三维区域中的各目标的配置位置的图。图8是视差图像生成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进深图像修正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用于说明进深图像内的修正对象区域的图。图11是表示修正后的进深值的状态的图。图12是表示作为一例的进深图像的图。图13是用于说明处理对象的二维图像内的某I线的图。图14是表示三维区域中的像素群的配置状态的图。图15是用于说明像素的移位的图。图16是表示通过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视差图像生成处理生成的左眼用图像及右眼用图像的图。图17是表示三维区域中的各目标的配置状态的图。图18是表示在三维区域中通过左眼用图像及右眼用图像表现的目标的位置的立体图。图19是作为显示器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的外观图。图20A是作为数字静像照相机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的外观图。图20B是作为数字视频摄像机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的外观图。图21A是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的物理格式的例子的图。图21B是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的结构的图。图21C是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使用进深图像进行处理,该进深图像用于从处理对象的二维图像,生成为了表现三维图像而需要的相互具有视差的两个视差图像。上述进深图像由多个进深值构成。上述视差图像生成装置具备进深值修正部,进行修正处理,该修正处理是指在构成上述进深图像的上述多个进深值之中越是与该进深图像的端部近的进深值、则将该进深值修正为与该进深值对应的位置越接近于用于显示视差图像的显示面;以及视差图像生成部,使用上述二维图像和通过上述修正处理修正后的上述进深图像,生成相互具有视差的第I及第2视差图像。这里,假设在三维图像中以处于该三维图像的端部的方式显示了目标A。在此情况下,在通过从处理对象的二维图像使用没有进行上述修正处理的进深图像来生成的两个视差图像表现的三维图像中,目标A看起来在该三维图像的端部中断。另一方面,在本形态中,进行将该进深值修正、以使得越是接近于该进深图像的端部的进深值、则与该进深值对应的位置越接近于用于显示视差图像的显示面的修正处理。并且,使用通过修正处理修正后的进深图像生成第I及第2视差图像。由此,在通过所生成的第I及第2视差图像表现的三维图像中,能够抑制该目标A看起来在该三维图像的端部中断的不自然。因而,能够不使该三维图像的尺寸变小而抑制显示在三维图像的端部上的目标的不自然的表现。即,能够不使三维图像的尺寸变小而抑制三维图像的端部上的不自然的表现。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进深值修正部对与修正对象区域对应的多个进深值进行上述修正处理,该修正对象区域是上述进深图像中的从该进深图像的端部到离开L (I以上的整数)个像素为止的位置的区域。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进深值修正部对与上述修正对象区域对应的多个进深值中的、用于在比用于显示生成的上述第I及第2视差图像的上述显示面更近前侧表现上述三维图像内的一部分像素的进深值进行上述修正处理。此外,也可以是,上述二维图像的水平方向的尺寸越大,则上述进深值修正部使上述L的值越大。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进深值修正部提取包含在上述修正对象区域中的进深值中的、对应的位置向近前侧最远离上述显示面的进深值,并与提取的进深值对应的位置向近前侧越远离上述显示面则使上述L的值越大。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进深值修正部对该进深图像的左右端的上述修正对象区域及上下端的上述修正对象区域的至少一方进行上述修正处理。此外,也可以是,在上述二维图像是在将摄像装置平摇的期间中摄像的图像的情况下,上述进深值修正部使该进深图像的左右端的上述修正对象区域的上述L的值变大。此外,也可以是,在上述二维图像是在将摄像装置俯仰的期间中摄像的图像的情况下,上述进深值修正部使该进深图像的上下端的上述修正对象区域的上述L的值大。此外,也可以是,上述摄像装置的平摇或俯仰的速度越快,则上述进深值修正部使对应的上述修正对象区域的上述L的值越大。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进深值修正部使上述进深图像的端部中的、位于上述摄像装置朝向的方向的上述修正对象区域比位于相反侧的上述修正对象区域大。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进深值修正部对构成上述进深图像的上述多个进深值中的、与该进深图像的端部最近的进深值进行修正,以使上述最近的进深值成为用于在用于显示上述第I及第2视差图像的上述显示面上表现像素的值。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视差图像生成方法,使用进深图像进行处理,该进深图像用于根据处理对象的二维图像,生成为了表现三维图像而需要的相互具有视差的两个视差图像。上述进深图像由多个进深值构成。上述视差图像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修正处理,该修正处理是指在构成上述进深图像的上述多个进深值之中越是与该进深图像的端部近的进深值、则将该进深值修正为与该进深值对应的位置越接近于用于显示视差图像的显示面;以及使用上述二维图像和通过上述修正处理修正后的上述进深图像,生成相互具有视差的第I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08 JP 2011-1287041.一种视差图像生成装置,使用进深图像进行处理,该进深图像用于从处理对象的二维图像生成为了表现三维图像而需要的相互具有视差的两个视差图像,上述进深图像由多个进深值构成;上述视差图像生成装置具备进深值修正部,进行修正处理,该修正处理是指在构成上述进深图像的上述多个进深值之中越是与该进深图像的端部近的进深值、则将该进深值修正为与该进深值对应的位置越接近于用于显示视差图像的显示面;以及视差图像生成部,使用上述二维图像和通过上述修正处理修正后的上述进深图像,生成相互具有视差的第I视差图像及第2视差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上述进深值修正部对与修正对象区域对应的多个进深值进行上述修正处理,该修正对象区域是上述进深图像中的、从该进深图像的端部至离开L个像素的位置为止的区域,其中,L为I以上的整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上述进深值修正部对与上述修正对象区域对应的多个进深值中的下述进深值进行上述修正处理,该进深值用于在比上述显示面更近前侧表现上述三维图像内的一部分像素, 上述显示面用于显示所生成的上述第I视差图像及第2视差图像。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上述二维图像的水平方向的尺寸越大,上述进深值修正部使上述L的值越大。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上述进深值修正部提取上述修正对象区域中包含的进深值中的、对应的位置向近前侧最远离上述显示面的进深值,与提取的进深值对应的位置向近前侧越远离上述显示面则使上述L的值越大。6.如权利要求2 5中任一项所述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上述进深值修正部对该进深图像的左右端的上述修正对象区域及上下端的上述修正对象区域的至少一方进行上述修正处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在上述二维图像是在将摄像装置平摇的期间拍摄的图像的情况下,上述进深值修正部将该进深图像的左右端的上述修正对象区域的上述L的值设得大。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在上述二维图像是在将摄像装置俯仰的期间拍摄的图像的情况下,上述进深值修正部将该进深图像的上下端的上述修正对象区域的上述L的值设得大。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视差图像生成装置,上述摄像装置的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矶贝邦昭,三崎正之,田川润一,河村岳,藤井隆志,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